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钱宏 《山西老年》2010,(5):34-34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统称。皮影艺术是一门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舞台、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皮影戏作为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来,深受  相似文献   

2.
对皮影收藏有着多年感情的我,前不久居然在泰国也淘了回皮影,真是开眼、开怀又开心!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制品的通用称谓。  相似文献   

3.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锦州皮影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出现新的变化:皮影道具的制作由牛皮、塑料等材料取代了驴皮,皮影戏表演由多人取代了单人,皮影戏表演内容由“熊出没”“小苹果”等现代题材取代了“仙鹤斗乌龟”等传统节目。分析锦州皮影的创新发展之路,对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民间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说皮影     
皮影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民间艺术。现在年纪稍长一些的人都还记得,过去农村逢事过节或婚丧嫁娶、庆寿、做满月等,都要唱一台皮影戏以示庆贺。 皮影戏是用纸或牛皮雕刻成不同的人物造型,通过灯光映射在纸或纱制成的窗上进行表演的艺术,俗称“耍灯影”。  相似文献   

5.
陇东道情皮影戏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其中之一便是有着很强的宗教仪式功能。陇东道情皮影戏的这一功能,既体现在一些特殊的戏俗,如“打台戏”、“封神”、“过关戏”等这些似戏非戏,有着很强模拟色彩的驱邪、祛煞的仪式上,也表现在某些特定场合如“庙会戏”、“愿戏”等演出时的神秘仪式里,还呈现在请神仪式以及例戏演出等方面。陇东道情皮影戏的这一功能,与影戏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深受民间道教、佛教以及巫术的影响有密切关系,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道情皮影戏本身就是道教艺术——道情的一种形象化展演,即用皮影这种道具来演唱道情曲目,与道教有着源流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范正安:我的心病是"人" 63岁的范正安是"泰山皮影戏"的第6代传人.泰山皮影是清朝光绪年间发源于山东省泰安市的古老绝活儿,演出时,他独自坐在幕后,神情专注、字正腔圆、手脚并用,铿锵锣鼓声伴着朗朗对白,手中的人物活了一般,演绎着正义与邪恶的交锋.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产业视角来看,望奎县皮影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分析评价望奎皮影旅游资源优势,提出增强营销意识、做好心理营销、开发特色产品、进行创新性市场定位等相关营销策略,对提高皮影戏的知名度、促进皮影旅游发展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第五届全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天稳在皮影雕刻艺术上成就斐然,其作品朴实耐看,常看常新,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功力。在他的艺术生涯中,获得的营养是多方面的,既有前辈皮影大师的言传身教,又有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熏陶感染。他的艺术之路,具有注重传承、寻求突破的特点。对汪天稳的研究,有助于开展一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技艺人物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走进皮影     
对于北京的孩子来说,看电影、看儿童剧已经司空见惯,然而很少有小朋友看过皮影戏。别说孩子没看过皮影,已经成为社会中流地中的70后80后们,对于皮影也已经很陌生了。  相似文献   

10.
皮影戏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始于汉,兴于唐,胜于宋。史书《东京梦华录》中就已对皮影有了比较详细的记载。 路联达原是北京皮影剧团副团长,他几十年从事皮影艺术工作,直到退休后的今天,他也从未间断过对皮影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丁萱  刁杨 《社区》2009,(29):34-35
何泽华注目凝视着他的皮影,时不时抚摸把玩一下,这个40岁刚出头。看起来还很年轻的中年汉子.如此痴迷喜爱皮影,让人有些惊讶,也庆幸皖南皮影还有这样的“喜爱”之人。同时也让我们深切地感到:这或许就是皮影戏千百年来传承不失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山西侯马皮影人物造型的形式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马皮影艺术从清末民初逐步发展起来,其中皮影人物造型既是表演影戏的道具,又是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文章认为侯马皮影人物造型具有和谐美、均衡美、气韵美等美学特征。对于这些人物造型规律的研究,有益于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乡村皮影戏     
在我的印象里,皮影应该是属于乡村的,它散发出来的那缕浓浓的乡土韵味,就像纯朴敦厚的乡风村俗一样丰满朴实。看皮影戏,一般都是在秋收后的农闲时节,村民凑份子,请来皮  相似文献   

14.
细节,是与重大情节、总体场面相对而言的,指人物、景物、情节的细微部分,比如人物细微的动作、景色的细小部分、事件的细微变化等。细节描写,就是抓住生活中人物、事件、环境、物件中那些具有典型意义、富有表现力的细微部分加以具体细致、生动传神的描绘。细节虽然看似细微简单,但是能给人一个具体的印象,因而可以胜过一大堆抽象的说明和形容。  相似文献   

15.
玉宽 《新天地》2012,(2):51
我用皮影装饰家居,集传统、时尚、知识、趣味等特点于一体的这种装饰方式,使我的现代家居生活既另类又新潮,赢得了新朋老友们的钦羡。我收藏皮影50年,是皮影的顶级"发烧友"。几十年来我通过各种渠道收藏了各地皮影流派的代表皮影制件百余件,其中人物  相似文献   

16.
论赤峰地区皮影艺术的造型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影是一门历史悠久,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同其他民间艺术形式一样,皮影也有其独特的制作过程和人物、布景的造型表现形式。皮影的造型经过长期表演经验、实物制作等方面的积累,形成了一套自己完整的美学模式。赤峰皮影与北方皮影中唐山皮影在造型方面是一致的,具有独特的平面化、艺术化、地域化的表现形式。其艺术造型值得现代艺术设...  相似文献   

17.
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乃陕西千阳县特有的戏曲艺术.因在伴奏乐器中融入灯盏头而得名。本文从皮影戏、碗碗腔再到千阳县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考其流源,对其进行从“挂账式”到“淡进化”的综合论述;对其艺术特征从文武场面入手,从灯盏头所起的特殊作用再到特色唱腔研究、经典曲目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其保护传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大宅门》,这个戏非常适合一个有雄心的编剧,家族剧,数代人的故事,数十个人物,结构堪称宏大,看得出来,制片方的投资也很大,里面的服装、道具、场景都做得精致。演员的阵容更是强大,那些都是人艺的高手,什么场面到了他们手里,都能做得“艺术”。  相似文献   

19.
蕴含深浓的意境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重要特征,描写景物是创造意境的必要手段,本文对意境场面中景物描写的艺术手法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文学艺术是讲究独创的。独创,是独一无二的的创造,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一部作品,不要说它的主题、题材、人物、情节必须是独创的,就是一个场面、一片景物,乃至一笔细节的勾勒,也应该是匠心独运,别开生面的。我们打开古今中外的文学宝库,怎么也不可能找到一部由于仿效得到成功而被人们称颂的作品,而那些脍炙人口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