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基于工作过程,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就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实训课程开发展开研究.基于工作过程、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理念源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论.该理论要求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根据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优化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在仿真环境中学习理论以及进行专业实训,体现技工院校工学结合的教育优势,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的内容主要是网络管理及各种服务器的配置,实施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维护等项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相似文献   

3.
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会计电算化>培养的会计软件应用能力,是当今社会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专业能力和岗位技能,对学生不仅要进行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传授,更要重视实操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实训为主体"的实践性教学体系,领会和把握课程改革的精神内涵,实践"做中学"、"学中教"的专业能力培养模式.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在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中通过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消除学生自卑心理,增强学生自律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高效构建学生的会计软件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是机电专业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突出特征是理论教学与实际训练并重,要求理论必须与操作密切结合,强调技术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环节和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电气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蒙俊健 《职业》2012,(15):95
一、学习领域课程的构建 对专业职业岗位群和其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行动能力进行分析是开发工作系统化课程的首要任务。通过对企业和毕业生进行调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电子产品整机装配、调试、设备维护、品质管理.  相似文献   

6.
项目课程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近年来,笔者根据<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文件精神和学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对酒店管理专业进行了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突破职业教育传统的课程体系,开发了以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课程目标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指导方案突破了传统的职业教育以理论知识为主线的学科体系,以职业教育行动体系为导向,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经营管理>和<前厅服务与管理>三门核心课程全部实行项目课程模块化教学.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操作型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各技工院校本着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培养技能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目标,组织实施教学.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时出现前后概念混淆不清、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够明确等现象,尤其是不能很好地把握课程的整体内容.  相似文献   

8.
行动引导型教学法创立于德国,是一种以"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会学习为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以老师引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活动方法,使学生主动用脑、用心、用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是建构在"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基础上. 一、行为引导法在油脂加工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油脂加工工艺与设备>课程学习任务 <油脂加工工艺与设备>是中职和高职粮油加工专业主要必修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油脂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蜡各工段的主要工艺、主要设备和技术参数,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相似文献   

9.
苏琳 《职业》2008,(18)
职业教育以向社会输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专门人才为己任,中职学生的就业目标也并非领导决策和产品研发岗位,而应是一线操作岗位.中职教学应以"实用、够用"为原则,紧扣学生专业和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以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程,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各种常用机构及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条件及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选用机构及零件类型,并能对机构的运动、零件工作能力进行简单的校核,具有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目前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主要采用学科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陈述性的知识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势必会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分离,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导致"学不知所用"现象的发生,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是课程教学.高职课程教学应该面向现实的职业岗位.从现实的职业岗位中提炼工作任务、工作职责的内容,并以此作为课程教学的内容.在组织课程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线.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本文拟从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浅谈"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及其对应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确定的新课程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改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全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流媒体技术>课程简述 <流媒体技术>课程是数字媒体专业中一门偏重于实践应用的综合性课程.现代远程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新教学方式的应用,而实现该教学方式的核心技术就是流媒体技术.从教学内容来看,它涉及到包括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视频压缩等多门计算机课程的专业知识,因此需要学生具备较宽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电梯行业企业需要大量的电梯设备制造、安装、维修与管理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要具备优秀的职业素质,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服从管理,才能在本职岗位上获得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圣鑫 《职业》2012,(5):124-125
在制冷专业教学过程中,以小型冷库工程施工的真实情景为工作任务,包括创设安装小型冷库的职业情境、画出制冷系统图、冷库管路的安装连接、冷库设备的检测、安装和安装质量的检查和验收等过程。开展制冷专业工作任务式教学,是提高制冷专业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可以使学生在上岗前初步具有适合在制冷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越来越要求我们的改革要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 一、课程内容的整合与划分学习单元 从数控专业岗位的活动中,对"图"这一特殊的语言有特别的要求,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相应的知识定位,整合后开设了<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这门课程.本课程以轴承座三视图的绘制和减速器的测绘为学习载体展开教学,以工作任务为导向,通过对轴承座的三视图的绘制,减速器主要零件的测绘等课程内容的教学,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开设<礼仪>课程,对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中等职业学校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许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已经在教学中开设了<礼仪>课,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具体详实,教学效果也已初见成绩.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大环境和教育氛围的变化,我们又深深感受到有必要将<弟子规>的内容引入到<礼仪>课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机械制图>是工科类,尤其是机械类学生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对这门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教学质量.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制图课同时要为后续相关课程和工作就业服务.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学生制图的预备知识不足,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较弱,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这些都给制图课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后续相关课程和就业岗位对制图课的要求又不能降低,因此,<机械制图>课的学习好坏将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实训、实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如何使<机械制图>好教易学,成为众多制图教师不断思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改革<机械制图>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使之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吴启红 《职业》2017,(21):81-82
现今,为满足职业能力发展的需求,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全国各技工院校都掀起了新的一轮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热潮,打破传统学科课程教学模式,以成果为本进行教学理念设计,以职业岗位标准为教学依据,采用"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完成专业的教学.本文就笔者学校自动化系自动化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设计经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唐昌松 《职业时空》2010,6(6):54-55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从能力本位出发,对《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能力目标、教学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