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是深刻总结、认真借鉴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严重失败之后,在苏俄由国内战争转变到和平建设时期所实行的经济政策。为什么邓小平认为“列宁的思路比较好”?那是因为中国的国情与当年俄罗斯的国情是相似的,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思想与列宁的“迂回过渡”思想是相通的,中国与苏俄、苏联的经验教训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2.
论列宁反对“左倾”的斗争艾景学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反对“左”倾错误斗争的历史经验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提出的既要防“左”又要防右,特别是要注重防止“左”的错误,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所以,对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反对“...  相似文献   

3.
列宁过渡时期民主建设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的民主思想既有对社会主义高度民主的理想认识,又有在实践中形成的过渡时期民主建设思想。‘“承认民主发展水平还不高”,“强调民主的渐进性”,“反对空谈民主”,“注重民主条件的创造”,这四个方面是列宁过渡时期民主建设思想的重点。作者认为正确把握其丰富性,不仅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苏俄过渡时期民主实践,而且有利于纠正在民主问题上的不切实际的高要求和急躁冒进情绪,顺利进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4.
列宁后期思想的政治性质及发展中的一贯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主张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改善工农关系,认为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是不能“堵塞”、二是必须引导,并且要求缩小肃反委员会的权力,维护执政党的团结和统一,改革国家机关和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这说明,列宁的后期思想具有政治平稳性的取向,或者说具有追求国家政治生活平稳发展的政治性质。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的思想也具有这样的性质,在国内战争时期的思想的多方面内容具有这样的性质。本文对此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谈谈列宁是怎样提出民族自决权这个口号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自决权是列宁为解决俄国民族问题而提出的革命口号,是列宁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中一贯坚持的革命原则。今天,我们应当如何来正确理解、正确对待这个口号和原则呢?我认为,首先我们一定要把列宁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出这个口号和原则这个问题搞清楚。列宁说过:“  相似文献   

6.
<正> 资本主义薄弱环节思想是列宁指导俄国革命的一个基本思想,它不但带来了十月革命的胜利,而且鼓舞苏联人民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可是,从《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开始,理论界却往往把列宁这一思想等同于他在1915至1916年间提出的“一国胜利论”,因而限制了这一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国胜利论”,而他的资本主义薄弱环节思想却包括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艾革  相似文献   

7.
刘振强 《社科纵横》2007,22(6):18-21
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是一种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和内容的理论思维,具有深刻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建党基本原理、列宁建党学说是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的基本来源;毛泽东建党思想、邓小平党建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的直接来源。  相似文献   

8.
十月革命后,掌握了政权的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着艰巨的经济建设的任务。严酷的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迫使布尔什维克党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列宁力排众议,及时推出新经济政策,利用经济杠杆、启动市场,从而打开了新局面。新经济政策赋予国家资本主义以重要地位,而租让制则是国家资本主义的典型形式。列宁指出:“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1920年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列宁不失时机地把租让制提上议事日程。面对众多的反对意见,列宁反复地论证了租让制的必要性,权衡其利弊。他在谈到租让制会使国家遭受一定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列宁“最后构想”提出的背景,概括了蕴涵在“最后构想”中的关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尝试以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评析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以发掘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认为,解放思想的实质是确立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反对主观主义,根据这一思想,教育自改革开放20年来,经历了四次思想解放,每次思想解放都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向前推进了一步。教育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推翻两个估计与教育的拨乱反正所谓“两个估计”...  相似文献   

11.
列宁指出:“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了唱前我国学术界对价值的本质的认识,基本上还停留在“所谓初级的本质”上。无论是把价值看作是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主体的劳动和创造,还是视为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性等等,都未揭示出价值的二级本质。我认为,要揭示价值的更为深刻的本质,需要正确理解下列问题:价值是客体的效用性还是主体的效应性?是主客体的“实体质”还是价值系统的“系统质”?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些粗浅的分析,以求揭示价值的更为深刻的二级本质。…  相似文献   

12.
论列宁晚年思想及其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列宁晚年思想及其实质杨晋川列宁的社会主义实践及其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十月革命前为第一个时期;十月革命胜利到新经济政策前为第二个时期(亦称之为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到他去世为第三个时期。列宁逝世时只有54岁,应该说不存在一个...  相似文献   

13.
列宁在领导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多次表达关于“链条──环节”的思想,即关于全部政治生活就是一条无穷无尽的链条,必须在特定时机抓住链条上的特殊环节以掌握整个链条,并切实准备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的理论。本文试图对列宁“链条──环节”论的提出和发展、哲学内涵和现实意义作一初步探讨。 一、列宁“链条──环节”论的提出和发展 把社会主义从科学理论转变成革命实践是列宁面临的时代主题,与此紧密联系,列宁提出并具体运用了“链条──环节”论。从理论上讲,“链条──环节”论是列宁提出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以及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4.
当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问题的讨论时,却忽视了对“相对贫困化”问题的研究、有的同志认为, “相对贫困化”已有定论,不需要去探讨了。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把问题摆一摆。 列宁对“相对贫困化”的论证 在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直接提出“相对贫困化”,这个概念是列宁在一九一二年首先提出的。他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化》一文中写道:“工人的相对贫困化,即他们在社会收入中所得份额的减少更为明显。工人在财富迅速增长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比较份额愈来愈小,因为百万富翁的财富增加得愈来愈快了”。①列宁是用国民…  相似文献   

15.
辩证法的三个要素是列宁首先提出的,它概括了列宁对辩证法理论的主要贡献,可以说是列宁辩证法思想的精华。列宁的这一思想无疑是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可是,长期以来,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列宁总结了自己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辩证法的十六要素。对这十六要素,大家都很熟悉,它是列宁所拟的唯物辩证法纲要,是列宁的珍贵哲学遗产。但是,就在这十六要素前面,列宁先提出了三个有关辩证法的理论问题,并且就这三个问题明确指出:“大概这些就是辩证法的要素”,接下去说:“或者可以较详细地把这些要素表述如下”,然后,才谈到十六要素。显然,在列宁看来,三要素是辩证法最一般的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的法律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予以实事求是地探索、挖掘。既要反对否定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肯定一切的崇古非今思想。本文对《尚书》中反映出来的尧舜、夏、商、周四代帝王相卿所谓法治的阶级本质及其反动性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又对上古为政者所主张的“明德慎罚”、“折狱惟中”、“惟齐非齐”、“君臣相正”等法治原则,进行了较为详实的分析研究,指出了我们今人应该采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在辛亥革命前10年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积极鼓吹、倡导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其中较为突出的思想有三种。(1)排满反帝的民族主义:他们把排满与反帝直接联系起来,提出摆脱清朝专制主义统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援助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斗争的思想,并提倡培养民族主义的情感。(2)开民智、进文明的革命进化论:他们把革命与进化相联系,认为,革命是开启民智的钥匙、是民众由奴隶成为主人的途径、是野蛮进到文明的手段。(3)铲除奴性的“无圣”与“革天”:奴性的表现是做君主专制下的奴隶、做古圣先贤的奴隶和做天命神学的奴隶,这三者之间有内在联系,目的都叫人匍伏在君、圣、天之下,使人丧失自由、平等、独立的意识,因此,革命派明确提出了“无圣主义”和“本天”的主张,以使民众从奴性意识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8.
<正>列宁既是战略家也是策略家,这是东、西方的“列宁学”所公认的.但是,他们在列宁是什么样的策略家的问题上却大有分歧。西方“列宁学”家在列宁传记中提出了三桩疑案,认为列宁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策略家。从政治上说,我们可以象苏联史学家那样对这三桩疑案不屑于顾,但是就历史研究而言,则有必要对它们作出实事求是的考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流行一种看法,认为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所说的“存心伦理学”和“责任伦理学”是相互对立的,而康德的伦理学是存心伦理学之典型。有人据此反对同时藉康德的“道德自律”及“存心伦理学”与韦伯的“责任伦理学”来诠释儒家思想。本文透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证明韦伯对存心伦理学的批评并不适用于康德的“存心伦理学”。康德的“存心伦理学”与韦伯所谓的“责任伦理学”不但不形成对立,甚至可以涵蕴它。本文也指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主流思想基本上包含两个伦理学面向,这两个面向分别对应于康德的“存心伦理学”与韦伯的“责任伦理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认为,当前刑事立法的重心应从治安犯罪向经济犯罪转移。在立法模式上应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经济犯罪立法模式,这样有利于既保证刑法典的稳定性,又能较好地在附属刑法规范中实现罪与刑的具体化、明确化要求。在刑事调整和罪刑构置方面,作者指出,应结合当前中国实际,设置宽严有别的构成要件及轻重相宜的刑罚措施,并提出经济犯罪立法的三原则,认为对经济犯罪中违反经济管理、破坏公平竞争规则,而不是直接营利或者并不是以占有财物为目的的经济犯罪尤其需要在立法上加以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