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察印度经济,很多人乐见的是官方统计的接近两位数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却鲜有人担心其与GDP一同成长并且规模庞大的“黑色经济”。实际上,无论人们对它是褒还是贬,“黑色经济”既是印度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困扰印度经济正常发展的重要“病症”。  相似文献   

2.
有人赞誉他是永不熄灭的红蜡烛,一辈子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别人。有人贬他是“蠢宝”,常将他的事迹和“愚忠”拌和在一起,在齿舌间嚼个不休。无论是褒是贬,人们都有一个共识:他的事迹平凡而感人。在桑植县,他的故事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话题,经久不衰地传颂着。他叫甄业成,今年68岁,桑植县退休教师。笔者拜访他时,他刚从乡下义务扶贫归来。他矮胖微躬的个头,头发花白,一身灰旧的衣服沾满星星点点的泥浆,显得很疲惫。走进他的家门,那家当简单得令人惊奇:一张小办公桌,一张简易木床,三把小椅子,一个旧木柜,柜里放满了书,几…  相似文献   

3.
每逢农历三月春发之时,我国一些地区的百姓习惯饮用茵陈酒,这是为了祛除一冬天的火气,来年健康无疾。茵陈酒配方较早被收入《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中也称茵陈酒为上品,常年喝可轻身、延年、益寿。清康熙之前,北方以黄酒为尊,烧酒不入品,正是“茵陈酒”、“精华露酒”、“秋露白”、“竹《青”等名品异军突起,令白酒后来居上,成为国人销量最大的饮用酒。据史料记载,茵陈酒作为“四宝酒”(佛手酒、金橘酒、玫瑰酒、茵陈酒)之一,曾入清宫“四时为老佛爷慈禧太后健身活血用的御酒”。  相似文献   

4.
李军 《现代交际》2010,(6):125-125
汉语的词汇经历着从新词到旧词过渡的一个时期,本文旨在对“盲流”一词如何翻译进行探讨,是应该褒译,还是贬译;分析了现下较流行的译法,然后从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分析比较在字面和内涵上更适合该词的英译。  相似文献   

5.
许德林 《职业时空》2005,(23):55-55
银杏,俗称白果树,又名公孙树,生命力极强。郭沫若 先生称之为“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学术界称 之为“千年孑遗”,”东方圣树”。银杏是遐龄与长寿的象征,国 人称之为“长寿树”。 地处齐鲁大地孔孟之乡的山东永春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是一家应用生物技术研发、生产、销售银杏保健制品的省级高  相似文献   

6.
甲:魏晋时代典型的放浪形骸的人物刘伶,在他留存下来的唯一大作《酒德颂》中道:“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怳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肤,利欲之感情。”刘伶如此我行我素,标榜自己,“惟酒是务,焉如其余”。 乙:生活于封建末世的戴名世,却以一个独醒者的眼光写了《醉乡记》。他在文章一开头,就嘲讽与棒喝“入醉乡者”:颓然靡然,昏昏冥冥,天地为之易位,日月为之失明,目为之眩,心为之荒惑,体为之败乱。”戴公的观点与刘伶  相似文献   

7.
神奇的竹汁     
词曲创作背景竹子生长在深山旷野之中,承天地之雨露,吸日月之灵气,含风云雷电之精华,受天、地、日、月、风、云、雷、电所陶冶。竹汁就是竹子里面流动的汁液,《本草纲目》称之为天水、誉之为神水,具有神奇的功效。龙腾“竹福”牌竹汁饮料彤象主题歌《神奇的竹汁》,由广西诗词学  相似文献   

8.
爱人啊,我在你的爱之网中窒息□蓝风一位不让须眉的女强人在事业有成后却出人意料地撒手西去,留下一段催人肠断的自白……故事的主人公芸女士曾是我的采访对象。采访她之前,有关她的故事早在这座城市里被传得沸沸扬扬,人们对这位女强人的评价似乎贬多于褒。最初,我只...  相似文献   

9.
最新的科研表明,对酒完全持否定态度有失公正。 (一)防肾结石。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苏汉医师对45289名40—75岁男子进行为期6年的科研随访后获悉,若每天饮用380毫升的啤酒,可使肾结石发病危险下降21%;每天饮用180毫升的葡萄酒可使肾结石发病危险下降39%。据知,酒内的酒精可以抑制“抗利尿激素”。适度饮用啤酒、葡萄酒等“含酒精性饮料”可起利尿效果,导致排尿量增多并降低尿液比重。 (二)对幽门螺杆菌有防治效应。德国医学专家对447名受试者科研发现,每周至少饮用80.86克(相当2.6盎司)的…  相似文献   

10.
8月间,媒体热闹地议论了一阵“昆明拟将新闻舆论监督列入地方法规”。有人誉之为破冰,意义重大;有人视之为进步,但意义有限。我却不知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人是越来越现实了",这个话是常常要听到的。是褒是贬,耐人寻味,有点苦涩有点酸楚,又有些许的安慰。也许是说生活日益缺乏想象,人际变得非常实在;也许是说做人越发的理性,谋事更加的物质。人,确实也真是很现实的了。前不久就有"千余女大学生竞聘公交乘务员"、"千余女大学生竟当‘船娘'"等等新闻,并引发了热议。有人哀叹如今大学生已经掉价贬值;有人生气说这是人才浪费;有人为大学生能够这么明智和理性感到宽慰;  相似文献   

12.
刘力 《老年人》2014,(3):35-36
正"老dian dian"(读第四声,音同"电")是当今长沙人对老者的一种"戏称",中性词,然而根据使用者的态度和语气,亦有褒、贬之歧义。笔者自称之,乃自嘲、自侃,聊博读者诸君一哂。抢拍"壬辰雪"2013年1月,长沙城下了一场雪,气象预报称,气温将降至零下6度,这是长沙多年没有过的寒冷天气。儿子关心我和他妈妈的身体,特意打来电话叮嘱我们莫外出。但是一场瑞雪,长沙难得  相似文献   

13.
酒,可以使人迷醉,亦可以使人旷达,但因为忙碌的现代人早已忘却了淡泊之趣与逍遥之乐,所以极少有人再去体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意境。那种带着迷惘的满足,带着困惑的遐想,带着快慰的期待,再也不是现代饮者的心理体验。 北京“罗杰斯”酒吧调酒师Paul说:现代的酒是用来品的,酒的品位就是人的品位,它结晶了生活最浪漫和抒情的精华。 在酒吧里,品酒的最佳状态是让酒“陪”在自己身边:酒吧从一角斜打过来的灯影里,杯底的一弯暗红可以喝一晚上,醉了屋顶下所有的人,而自己却独醒。 Paul说:现代适合品的酒分为三…  相似文献   

14.
爱酒是英雄?     
一日,某酒店开业,门前挂出一副对联,曰“官也罢民也罢喝罢,名不要利不要酒要”,横批是“英雄爱酒”。英雄是否爱酒,爱酒是否英雄,权可另当别论,但时下的酒风倒是如火如荼,滚热得很。君不见,个别单位天天有酒席,夜夜有醉鬼,已经以酒量来分优劣和荣辱了。难怪有人说,“触目皆是酒,酒徒遍地走”。也无怪乎国家一年的酒产量可以灌满杭州一个西湖!喝酒喝不出“小康”,醉死也是枉然。杜甫有诗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等草民,心痛酒钱,倒要问问那些天天买醉的酒鬼,挥霍的是公款还是私款?爱酒是英雄?@唐军  相似文献   

15.
舆论普遍认为,电信、电力、民航、铁路等垄断行业财大气粗,占有了全民资源,却只向国家缴纳所得税,剩下的利润全部留给企业,高工资高福利成为这类企业的典型特征,有人把这种超乎寻常的高工资高福利称之为“福利腐败”。在今年新一轮调整分配制度改革中,“福利腐败”成为矢之的。  相似文献   

16.
“龟鳖神”酒之奥妙去年秋天,在长沙举办的中国国际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湖南省省长杨正午在品尝了株洲华茂保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的“龟鳖神”酒时称赞说:“色纯、香纯、味纯,是我们湖南的健康神!”凡饮过。龟鳖神”酒的人也认为“龟鳖神”酒确实有一种独特的扭...  相似文献   

17.
当有人在罗布泊发现彭家木的遗体后,被世人称之为“死亡之海”、“生命禁区”的罗布泊再度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罗布泊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最东部,常年风沙肆虐,气候变化无常。这个今由古至今的探险家、科学家、艺术家向往的地方,神秘莫测又令人望而生畏,著名科学家彭加木、探险家余纯顺先后在此失踪、遇难。可谁会想到,打破中国“百慕大”神话的却是一位老人,他先后三次徒步穿越这个让人谠起来都感到恐惧的地方,还打破了6月份不能穿越这个“死亡之海”的禁忌。他就是甘肃省建筑职工医院退休药师李东。  相似文献   

18.
“佛之为佛,是因为我们跪着;人之为人,是因生来平等。”。真实体会了这句是在看了一场付出了、执著了却失败了的友情之后。  相似文献   

19.
小春 《当代老年》2014,(1):45-45
一德: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二字: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川页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相似文献   

20.
诗人之醉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此言非虚。自世上有酒此物以来,不分古今,无论中外,酒始终在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中担当着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一把酒壶酹尽了滔滔岁月,一条无形的酒河流遍了寰宇,而酒河流域中的中国与阿拉伯,乃是我兴之所至,着笔之所在。且以这一支半醉半醒之笔,勾几缕萦回在中阿古诗文中的醇醪浓香。 阿拉伯人饮酒入喉,写酒入诗的历史可谓久远。早在蒙昧时代,即有大名鼎鼎的乌姆鲁盖斯以酒作为诗歌的四大题材之一。阿拉伯帝国形成后,饮酒之风不见收敛,乃至国富民强的阿拔斯朝时期,饮风之炽达到巅峰。“酒风熏得世人醉”不仅富有的民众流连酒壶之侧,连哈里发也有喝得不顾君仪的时候。幸而还有一些诗人保持了些许清醒,撑开朦胧的醉眼,兴酣落笔,把饮酒诗的创作推向繁荣鼎盛之期。 中国人造酒的祖宗,或曰杜康,或曰仪狄。随着历史长河慢慢地流过,中国人渐渐接受了这种既能悦性又会伤人的饮品,从而有了“酒以成礼,过则败德”的认识。商纣营造了酒池而遭万世诟责;众多的诸侯国在彼此邦交会盟中,举樽为礼……酒文化日趋发达成熟。到了魏晋时代,清谈、服药、饮酒成了“如神仙中人”的旷逸标志,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名士即以饮酒闻名,其态度之狂放,达到了一醉数月,或饮酒时赤身露体的程度,以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