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主义的分配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大问题 ,所以 ,刘少奇对此十分重视。为了正确处理分配关系 ,他提出了国民收入分配应该坚持“统筹兼顾 ,全面安排”的方针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主要途径是 :根除平均主义思想 ,改革劳动制度 ,改革生产经营方式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2.
在调整所有制结构,改革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建立科学的经济管理体制等方面,刘少奇都有过许多重要论述和实践,对今天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少奇十分重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分配问题,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大分配"观.这一分配理论的鲜明特点是将分配问题看作所有制解决之后的重要问题;分配理论包含了国家如何分配宏观经济资源的问题;不仅对分配的理论和原则进行了阐述,而且对贯彻分配原则的制度保障也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刘少奇提出,分配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解决好分配问题关系重大;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解决好劳动用工制度,保障按劳分配等.这些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利益的重要性,工资利益与利润利益的矛盾,以及关于未来经济体制的收入分配的设想三个方面,对锡克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进行分析,对锡克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地位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单一分配形式 ,是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测设计的。后来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照搬了这一模式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 ,单一按劳分配形式滋生了严重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为此付出了深重的低效率代价。改革后 ,我国从实际出发 ,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提出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观点 ,发展了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十五大则提出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这一崭新的社会主义分配形式 ,从而在更高的程度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6.
刘少奇的一系列著作中有关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理论,论述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广泛的内容以及为建立一个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必须采取的斗争策略等,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理论宣传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奇同志对我党的理论宣传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其理论宣传思想就是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方法,丰富了毛泽东思想。在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这些思想仍不乏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少奇同志是我们党著名的政治家和理论家,在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中,形成其富有特色的反腐败科学理论,如认识反腐斗争的历史必然性、重要性和艰巨性,分析腐败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探索反腐败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如加强党性锻炼,重视反腐的思想教育,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严厉打击惩治腐败等。刘少奇同志的反腐败斗争科学理论,对当前的反腐斗争有着重要的指导、启迪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所决定的,诺夫(Alec Nove)对这一通行的观点提出了异议,认为产品的分配是由资源的相对短缺所决定的;对传统社会主义的直接分配产品的方式也提出了质疑,认为直接的分配必然面临计算的困难。必然产生官僚主义,使劳动者缺乏应有的刺激。同时,诺夫提出了可行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应是通过竞争和协商来解决,而不是通过集中的计划来分配,收入分配应保持一定的差距,在实行物质鼓励的同时,应加强精神鼓励;收入分配应由市场和计划双重调节,由政府实行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0.
刘少奇在新中国成立后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研究综合运用了唯物分析的方法和辩证分析的方法,具体来看,这些方法论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实践论、人的主体论、辩证否定方法、系统整合法、矛盾分析法。因此,刘少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既是珍贵的理念,同时也彰显了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于方法论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1.
刘少奇系统阐述了党内斗争发生的原因、主要内容,开展党内斗争的必要性和目的,提出了正确进行党内斗争的方法。学习继承刘少奇党内斗争思想,开展积极的党内斗争,是新时期进行党内和谐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 ,刘少奇对抗日游击战争问题作过许多论述。他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作用 ,论述了抗日游击队的建设和有关战略战术原则 ,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根据地问题。这些论述 ,对毛泽东思想关于抗日游击战争理论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刘少奇在革命党变成执政党、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时代大背景下,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有益乃至开创性的探索;涵盖少数民族地域、国营企业、新解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始终围绕先进性的历史主题,把握执政能力的现实主线。  相似文献   

14.
别具鉴裁通贯执中——《文学述林》与刘咸炘的文章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咸炘学问淹博,堪称大家,但久被湮没,因而其文章学著述《文学述林》也未得到学术界重视。此书论点圆融通达,沟通四部,力贯东西,对文章本体、创作、文学演进、文体、流派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体现了由博返约、通贯执中的学术特点。其理论贡献与治学方法为文章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十月革命胜利后 ,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并开始了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本文试图以十月革命后苏俄七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立论的根据 ,从三个层面勾勒、阐发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 ,怎样达到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分配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直接涉及到各个经济主体的切身利益 ,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程 ,因此收入分配一直是众多思想家、经济学家研究和思考的核心问题。从空想社会主义者到马克思、从东欧学者到西方经济学界、从毛泽东到中国理论界 ,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他们的学说、理论不仅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而且对我国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的分配原则提供了宝贵和可资借鉴的思想财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这些理论、学说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但在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7.
王玉波 《南都学坛》2010,30(1):111-115
如何有效地监督与制约权力是一直困扰着我们党和政府体制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刘少奇在长期领导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建设的过程中,提出权力制约的基础是健全监督和制约权力机制,主要提出党的监督、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四种监督途径。他不但提出了公检法与党政相互制衡、限制国家领导人的权力和"公开的反对派"等重要的权力制约理论,而且结合中国的政治实践,提出健全民主和法治制度是权力制约的保证,并进一步提出了正确处理党与政府、党与非党组织的关系,以实现权力制约的要求。刘少奇关于权力制约的理论,对我国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和谐"是指不同因素非对抗的协调整合运行状态,其对立面是僵死的同一而不是矛盾的斗争。"和谐社会"是人的关系概念,离开价值坐标并无实质意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改造而不是顺应环境的性质。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基于现实矛盾的自我解放运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针对时下那些极不和谐现象的一种政策调整和治国理念。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势位"培育和践行是一种关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理论。它系统提出和回答了相关基本理论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势位"概念、社会意识的层次结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与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势位"培育和践行的深层必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势位"培育和践行的目标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势位"培育和践行的基本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势位"培育和践行的专家队伍建设、国家核心价值观"高势位"建设的世界未来——"高势和存"。只有掌握和运用上述基本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实现"高势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