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公正与效率既是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目标,也是我们分析和研究刑事诉讼相关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而刑事证据展示制度的确立对刑事诉讼中公正与效率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刑事诉讼公正与效率价值目标为视角,通过对刑事证据展示制度与公正、效率价值目标关系的分析,指出了我国目前刑事证据展示制度在实现公正与效率价值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确立我国的刑事证据展示制度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透视及制度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多重价值 :外在价值、内在价值、效率价值。这三种价值在理想层面 ,一般意义上讲是统一的 ,但就实践而言 ,就个案来说 ,这三种价值又存在着矛盾。基于其价值矛盾 ,我们只能从现实主义出发 ,采用平衡、兼顾原则 ,对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理性构想 ,从而设置兼顾各种价值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  相似文献   

3.
考究了我国古代口供制度的演变,分析了其产生时期、发展时期和成熟时期的特征,探讨了我国古代刑事诉讼口供制度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从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口供,确立自白任意性规则和鼓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陈述机制三方面完善我国当代的口供制度。  相似文献   

4.
2018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把值班律师制度作为基本制度规定下来,这是辩护制度的重大突破和进步,法律上对诉讼权利的保障,是反映一国刑事诉讼法治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值班律师参与刑事诉讼并不当然地具有辩护人的诉讼地位,值班律师的应然定位应当是特殊的法律援助律师。值班律师制度具有推动程序正义实现和促进诉讼效率提升的内在价值,还具有弥补法律援助制度短板、推动审前程序状态合理优化和促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良好运行的外在价值。但是,值班律师依然存在一些现实困惑,对这些困惑、问题的破解,正是改善值班律师制度的有效进路。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价值是刑事诉讼法的制定者主观意志的产物,具有规范性、主观性。在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了刑事诉讼价值的演进性。在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层次差异的基础上,外在价值中的实现刑法目的价值内部和妨碍刑法目的价值内部也具有层次性,同时在各层次并存的二元价值中都具有对立性。文章不仅较系统地研究刑事诉讼价值的基本特征,而且首次在学术界提出了刑事诉讼内在价值就是刑事诉讼权利和义务,刑事诉讼外在价值中存在妨碍刑法目的价值等新观点。  相似文献   

6.
法治社会的进步要求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研究与立法紧跟其步伐.建立一套运行良好的刑事诉讼证据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中国的法律前提.但是我国目前的诉讼制度还相对滞后,现行刑事诉讼证据制度存在五方面欠缺.文章从"证据论"角度谈如何完善刑事诉讼证据制度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古典自由心证制度是与现代自由心证制度相对应的证据制度,它萌芽于古罗马时期,并最终确立于1808年的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中。作为自由心证的早期表现形式,该制度曾在诉讼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厘清古典自由心证制度的基本内涵、历史源流,并客观评价该制度的时代意义,能够为现有证据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权力(利)制衡及其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权力( 利) 制衡问题是世界各国刑事诉讼立法、司法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它主要是人们基于对刑事诉讼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统一的深刻认识而提出。本文首先概述了刑事诉讼权力( 利) 制衡的一般理论基础,随后简要指出了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此问题的若干规定,最后着重从侦查阶段、非法证据的效力、证人作证制度、公诉案件被害人上诉权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刑事诉讼权力( 利) 制衡体系中的某些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地制度是由外在制度与内在制度及其实施机制构成的,农地外在制度与内在制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农地内在制度是从人类经验中演化出来的,农地外在制度是人为设计的;农地内在制度应用的灵活性与外在制度应用的确定性;农地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实施的差异性。如果人为设计的外在制度不能适应内在制度的要求,则外在制度的效率会下降,我们设计的农地外在制度要能够有效实施,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农地外在制度能够与内在制度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价值之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价值在刑事诉讼法的实施过程与刑事诉讼法制定者的需要的关系中产生,是制定刑事诉讼法的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或者利益集团赋予的能够满足其特定需要的刑事诉讼的利益属性。刑事诉讼价值由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构成,内在价值由刑事诉讼权利和刑事诉讼义务构成,外在价值由实现刑法目的价值和妨碍刑法目的价值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