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由观是哲学的重大问题。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哲学,自由在其哲学思想体系中居于“拱心石”的地位。在哲学史上,马克思哲学实现了自由问题上的思维方式变革。它把人的现实生命作为理解自由问题的基石和出发点,把合理的社会关系的生成,理解为自由得以实现的现实保障,把自由时间的占有,理解为自由的现实表现,这三者构成了马克思自由观的三个基本维度,自由因此真正成为立足于人的现实生命并推动人的现实生命摆脱束缚和奴役的价值存在。  相似文献   

2.
新诗现代性问题是新诗研究史上的核心问题,有着不同的切入角度以及理论预设的理解.从新诗写作语言动力机制的角度来看,主要呈现为三个维度:新与变的维度、 语言构造的维度和综合心智的维度,这三个维度奠定了新诗不同于古典诗的现代性品格.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自由观的三个环节与三个纬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问题只有从实践去理解,才会脱去其形而上学的外衣。马克思的自由观是现实的实践自由观,因为自由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实践自由表现在对客观必然性认识的自由、实践观念活动的自由、物质实践活动的自由三个环节,而实践活动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也即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人自身的关系三种关系。相应地,人的物质实践活动的自由也就表现在这三个纬度。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与现代自由——黑格尔自由概念的三个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格尔认为现代自由是主观自由,其极端形式是抽象自由,其典型形式是任性自由。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市民社会和国家的考察,围绕着自由概念的三个环节,他批判了现代主观自由,阐释了具体客观自由,确立了自身在现代性反思中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5.
王妍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8(4):210-213
自由企业制度在我国已经初见端倪,自由企业制度最为符合人性的基本特征,创造财富的欲望应当受到来自于法律的尊重和保护,这是社会经济繁荣的根基。在自由企业制度中,公民享有企业自由创设权和自由经营权,这种权利不但要通过宪政制度加以确认和保护,而且具体法律制度的设计也应当具有独到之处。自由企业制度下的法律既应当为企业提供充分自由的空间,为其自治和自律奠定基础,同时又应当设定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使一切自由企业制度中的违法行为都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人自由观念存在三个主要偏颇:或者把自由更多地理解为一种内心的自由,由此回避或逃避各种亟须改变的实践困境和现实问题;或者把自由更多地理解为一种任性的自由,由此秉持或奉行无规则、潜规则等无政府主义处世方式;或者把自由更多地理解为一种竞技的自由,由此无视或认肯社会不平等或不公正现象的滋生蔓延。定在的自由、规则的自由、平等的自由,是重塑当代中国人自由观念的三个着力点。定在的自由意味着权利、机会与能力的统一,规则的自由意味着能动、秩序与自律的统一,平等的自由意味着每个人的自由与一切人的自由、种自由与类自由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8.
常晶 《东岳论丛》2012,33(4):43-45
马克思对自由范畴的考察,采取了回到历史的进路.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政治解放虽然确立了人的普遍自由的权利,但现代私有制却解构了自由的平等基础.人的自由在市民社会的历史语境中呈现为历史的偶然性与个人的任意性.消灭私有制,达至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合理的自由乃是未来社会的诉求,也是马克思自由观的根本取向.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自由是人的全面发展程度的标志.人作为具有追求理性超越特点的存在物,自由往往体现在对束缚人自由发展的超越中,但是,超越是指人类立足于自然的束缚,同时要有超出自然束缚的愿望与可能.所以,表达人的自由的超越是有维度限定的,本文从以往对自由的论述出发,着重分析了作为全面发展的人的自由的三种维度空间.试图在实践上界定人的行为空间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承认政治是差异政治的理论基础,是对差异化时代文化多元性与差异性的包容。承认政治的关键是弄清楚为什么承认、承认什么和承认谁三个问题,承认政治的核心主张是对少数族群分别给予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承认,而承认的表现就是平等参与、再分配与包容。  相似文献   

11.
行政自由裁量是行政法治化趋势下的具有合法性与价值合理性的"非制度"领域。但自由裁量权固有的"自由"属性,使其存在着合理性基础上的滥用危机。就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属性而论,一方面它不能真正脱离制度规范的依托,与制度价值具有同构性;另一方面它本质上又是行政人的道德决断权,吁求行政人的德性崇高。因此,规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危机,并使其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需要在构建责任伦理的目标中达致制度维度与伦理维度的严格优势策略,实现双方的正和博弈与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2.
行政自由裁量:制度维度与伦理维度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重庆社会科学》2007,(12):100-105
行政自由裁量是行政法治化趋势下的具有合法性与价值合理性的“非制度”领域。但自由裁量权固有的“自由”属性,使其存在着合理性基础上的滥用危机。就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属性而论,一方面它不能真正脱离制度规范的依托,与制度价值具有同构性;另一方面它本质上又是行政人的道德决断权,吁求行政人的德性崇高。因此,规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危机,并使其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需要在构建责任伦理的目标中达致制度维度与伦理维度的严格优势策略,实现双方的正和博弈与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3.
想象的自由是意志自由,文学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可以补充和强化这种自由.正如自由渗透在必然的历史进程之中,想象对现实的渗透自有人类以来也从没有停止过.因此,想象与现实并非二元对立的关系.既不存在一个没有现实的想象世界,也不存在一个没有想象的现实世界.想象的自由表现为凭借自由意志摆脱现实必然性束缚,对于作者来说,是在一个想象与现实比例失衡的时代创作出体现崇高抗争精神的文学作品;对于读者来说,则是通过文学想象启动实践理性,为自我救赎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实践的发展,理论有一系列重大前进和创新。其中最具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和确立。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两大突破和飞跃。理论的提出是重要的,理论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发展和完善则是更为重要的。为此,我们组织了这期笔谈,邀请几位国内著名学者、专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对此问题的认识,希望把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在整个西方思想文化传统中,"劳动"始终被认为是一种低下的、不自由的、不能体现人之为人的本性的活动,因而受到一贯的排斥。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劳动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对劳动地位的提升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他们只把劳动看作一种谋生活动,看作积累财富的手段;黑格尔对劳动范畴进行了哲学提升,看到了劳动同人的自我生成的内在关系,但他所说的劳动仅是精神的活动,于是劳动的自由维度也只能停留在抽象的观念自由层面上。马克思的超越之处在于他立足于现实的人,看到了"劳动"与"实践"之间的内在勾连,将"劳动"提升到"实践"的意义上来理解,看到了劳动的双重意蕴:谋生目的体现的是占有劳动成果以维系肉体生命存在的方面;自由维度体现的是人通过劳动达到自我确证的方面。劳动的双重意蕴构成了马克思理论中表征理想与批判现实的双重维度,在历史的发展中这两个方面将达到和解。  相似文献   

16.
自由是近代西方政治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之一,美国政治文化史学者费舍尔教授通过对自由一词的起源的梳理,探讨了西方自由的两个传统,即强调个人独立、互不隶属的地中海式自由(Liberty—as—separation),以及强调与生俱来的平等的、共同体内每个成员平等的北欧式自由(Freedom—as—belonging)。英美政治文化不仅在语言上继承了西方自由的两大基因,而且在其近现代政治发展过程中,不时反映出两种自由传统的内在紧张与冲突。  相似文献   

17.
自由是自我实现的根本条件,二者成正相关变化:一个人越自由,他的个性发挥得便越充分,他的创造潜能便越能得到实现,他的自我实现的程度便越高.自由是每个人自我实现、发挥创造潜能的根本条件,同时也就是社会繁荣进步的根本条件.因为社会进步的一切要素,都不过是人的活动的产物,都不过是人的能力发挥之结果,因而说到底,无不以自由为根本条件.因此,自由是人道的根本原则,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原则.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的研究视域中,自由概念兼具建设性与批判性双重意蕴,不仅是一种理想价值追求,更是一种社会批判的规范性构思。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强调劳动是实在的自由的实现中介,并将自由概念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的重要手段,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所谓个人自由的虚假性、片面性,强调真实的自由建立在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自由概念的批判维度,对于回击西方“自由主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三元 《学术界》2012,(1):270-273
马克思自由观的内容丰富而深邃,具有多维性和多层次性。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人的自由呈现出三种形态:自由精神、自主活动和自由个性。自由首先是精神的自由,自由精神的本质就是真理本身;自主活动是对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提升,是人的主体性活动,是与人的全面发展同等程度的概念,是一种"自我决定"的"积极的自由";自由个性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质性内涵,是自由精神和自主活动的最高成果,是马克思自由观的核心。把握这三种形态及其相互关系,对理解马克思自由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也是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其宗旨的必然要求。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劳动与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以及人民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具有密切的联系:“现实的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民主体地位确证的历史前提;扬弃资本逻辑对劳动的占有是人民主体地位实现的现实依据;劳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民主体地位的充分彰显。劳动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启示:一是劳动光荣,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靠人民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二是节制资本,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尊重和保障人民的劳动相关权利,确保劳动成果为人民所有;三是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人民的解放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