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辛亥前孙中山赴欧美筹款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8年11月,光绪帝与西太后先后死去,国内革命形势空前高涨。为解决革命派进行反清起义所急需的经费,孙中山先后两次赴欧美筹措。前一次赴欧美,孙中山把筹措的精力投注于美国政界、财界。尽管孙中山作了种种努力,但因欧美政府在政治、经济、外交上仍倾向清政府,终使孙中山毫无收获。后一次赴欧美,孙中山把筹措的精力投注于旅居欧美的华侨。华侨具有强烈的爱国心,经孙中山的宣传,华侨纷纷解囊助饷,支持国内革命。孙中山先后两次赴欧美筹措经费,历时两年余,历尽千辛万苦,充分体现了孙中山的献身奋斗精神。孙中山赴欧美筹集了相当数额的经费,为国内武装起义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这对鼓舞革命党人的斗志和士气及革命的成功都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前往俄远东地区的中国人逐渐增多,加之人员流动中又出现了个别不良行为问题,俄境内所谓中国“移民问题”的种种思潮开始泛滥,其相关炒作更是喧嚣一时。“移民问题”在本质上和“中国威胁论”紧密关联,它给中俄关系与合作带来严重危害,也是我国处理中俄关系时必须应对的一个政治难题。对此,我国政府应冷静看待,并采取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本世纪初,吧城(吧达维亚的简称,即今雅加达)的华侨社会在文化教育方面有两件起过重要作用的大事。这就是:(一)一九○○年成立了中华会馆,这是在荷属东印度,也是在东南亚地区最早成立的一个超越乡族姓界、省籍畛域,而为全体侨胞服务的文化社团。(二)一九○七年吧城中华会馆保送了华侨第一批学生赴南京暨南学堂就学,开了此后海外华侨学生回国接受祖国教育的先河。  相似文献   

4.
<正> 南洋是华侨人数最多、最为集中的一个地区.这里所说的“南洋”,主要是指今天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之有华侨,并不始于明代,但南洋华侨人数的显著增加,则是从明代开始的,它又为近代华侨的急骤增长奠定了基础.因此,对明代南洋华侨增长的原因、分布状况及其对侨居国所作出的贡献等问题作一些探讨,这对于华侨史的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帝陵是我省的重要旅游区,为炎黄子孙所瞩目。当前国际国内客源市场变化趋势,要求加紧开发黄帝陵旅游区。这是因为:一、台湾当局对台胞赴大陆探亲政策放宽,来大陆探亲旅游台胞迅速增加。二、东南亚一些国家开始放宽华侨和华人访华限制,这些国家的华侨回国旅游者必将增多。  相似文献   

6.
初夏,随江西省政府代表团赴广东省南部地区考察经济,半个多月的时间里,途径广州、东莞、深圳、珠海、中山、佛山、顺德、湛江等市县,感到:商品经济的大潮在南国这块土地上汹涌澎湃、气势恢宏。最令人感奋的,当首推—— 引人注目的外向型经济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南部地区充分发挥紧靠国际市场、华侨港澳同胞众多的优势,抓住机遇,敞开大门。先后与美国、日本、香港、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关系。自“借船出海”起步,以乡镇企业为依托,从开展“三来一补”业务突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华侨高等教育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自 1978年国内华侨高等教育恢复以来 ,在办学方针、招生对象、培养目标、就业地区和教育理论等方面随着我国侨务事业的发展而发生的变化 ,突出反映了新时期华侨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揭示了当今华侨高等教育与时俱进的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8.
光绪初年 ,俄商违反中俄双方协定向蒙古地区偷运砖茶 ,经过总税务司赫德的核查发现 ,偷运砖茶数量巨大、后果严重 ,垄断了蒙古砖茶市场 ,排挤了华商 ,引起各国的不满。天津海关道提出制定《蒙古税则》以杜绝砖茶私售蒙古、恢复华商活力并增加财政收入。总理衙门以与成案不符 ,流弊滋多批驳。恰值曾纪泽赴俄解决崇厚所签条约的善后之行。他在《圣·彼得堡条约》中满足了俄国在蒙古及我国西北边境贸易的全部要求。这个以满足通商要求换回土地的谈判原则 ,对蒙古地区的损害至大 ,使俄国在蒙古的影响逐渐超过中国。辛亥革命以后蒙古闹独立 ,其源头之一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9.
“其出力垦地者,惟唐人为勤,而海网、江簦、行商、居贾,亦唐人主其事矣.”——郑怀德:《嘉定通志》这寥寥数语,概括了越南华侨勤劳的品质和多方面的贡献。《嘉定通志》成书于一八二○年(越南阮朝明命元年),作者郑怀德是一个越南华侨。这部史籍记载了越南南圻地区的疆域沿革、城池建设、山川物产、商业贸易、水利交通、文化风俗等方面的情况。对这一地区的主要开拓者华侨的活动,也有比较具体的反映,因而成为研究十七至十九世纪南圻地区社会情况和越南华侨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典籍。这里,试根据《嘉定通志》的有关记载,对越南华侨开辟南圻地区的历史背景及其在各个方面的贡献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俄美的矛盾与争端,影响着欧洲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本文研究了俄美在地区与全球范围内的矛盾与对抗,分析了近期俄美关系的新变化,认为俄美关系尖锐对抗的势头会有所缓和,但从长远看,俄美在地区和全球问题上的分歧还会加剧,俄美矛盾仍将是当今世界的重要矛盾。  相似文献   

11.
1890年以前,秘密会社是新马地区华侨社会的主流力量之一.<镇压危险社团法令>正式出台实施后,华侨秘密会社逐渐演变为当地华侨社会中的地下非法组织.许多的内外部原因导致华侨秘密会社社会地位和影响的败落弱化.  相似文献   

12.
广西是我国主要侨乡之一,目前海外广西籍华侨华人约有一百多万,分布在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好些国家和地区。这些广西籍华侨华人在侨居地建立了不少广西会馆(广西同  相似文献   

13.
海外出版的早期华侨报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有华侨的地方就有中华文化的传播。旅居海外的华侨,去国愈远,对祖国文化的宏扬愈力。作为中华文化传播媒介之一的华侨报刊,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便在华侨聚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①。到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海外各地共出版过30多种华侨报刊,其中大多数在美国出版,其次是在东南亚各国。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叶以前华人在东南亚海岛地区的活动及其特点马勇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华人、华侨历史有较多的著述,而对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华人在东南亚海岛地区活动的历史却鲜有研究。结果,不仅使华人、华侨历史研究显得不够全面,而且也影响了中外关系史、中...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犹如一阵阵强大的冲击波,通过各种渠道波及到海外华侨社会中,他们热血沸腾,群起声援,与国内的反帝爱国运动遥相呼应,构成五四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即对当时华侨居多的欧、美、亚三大洲华侨开展的声援五四运动的爱国活动加以探讨。一、关注时局阻止签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为主要战场,英、法、俄协约国男丁大多征召人伍,伤亡惨重,前后方劳动力极为匾乏。因此,这些国家便大肆在华招募华工,以弥补劳动力的不足。据初步统计,大战期间被招募到欧洲战场的华工约20多万人,其中在法国境内的华工,“统而计之.不下五万…  相似文献   

16.
基于引力模型,使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2005年福建省13个贸易对象国(地区)的出口敦据进行对数线性回归分析,验证影响福建省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即贸易对象国(地区)的华侨华人网络、GDP规模、距离、贸易对象国(地区)对中国大陆的直接投资额,以及贸易对象国(地区)是否属于APEC组织成员等五方面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对象国(地区)的华侨华人网络规模、GDP规模以及对福建省的投资规模都与福建省的出口贸易规模成正相关关系.敖据证明闵籍海外华侨华人网络时于福建省出口贸易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证明了外商直接投费和贸易壁垒对于福建省出口贸易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近代广东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少以投资、合股方式兴办的垦殖公司、垦殖农场。这类农业设施,有相当部分是由华侨投资的。这是近代广东农垦事业中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一、华侨投资广东农垦的历史回顾华侨投资广东农垦事业,可从两个地区来考察。首先看华侨对海南农垦的投资情况。已故学者侯过先生在80年代就已说过:清末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华侨华人足迹遍布五大洲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二次大战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结构亦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据八十年代初估计,目前世界华侨华人约近三千万人,其中80%以上居住东南亚,而且85--90%左右已加入当地国籍,①成为居住国的公民,从而反映出华侨华人社区的新变化。应当看到,确切地了解和估计战后华侨华人的历史及现状,特别是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结构的变化,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对于促进当地民族经济发展繁荣,帮助华侨华人生存发展,并利用海外关系这一特有优势,团结广大侨胞,加速四化建设、振兴中华,以及推动我国与东南亚国家人民友好往来,维护亚州及太平洋地区和平与繁荣,乃是颇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9.
二、华侨投资对广东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华侨对广东的投资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投资金额达三亿八千多万元,主要投资于工业、农矿业、交通业、商业、金融业、服务业和房地产业,集中在广州、汕头、江门、海口、佛山、台山、梅县等沿海城市和侨乡中心。虽然华侨投资的历史不长、投资数量不多、地区分布不够广、生产规模也不够大,但是,不可否认,华侨投资于广东企业起了积极的作用,它对广东经济的发展发生着相当深刻的影响。归纳起来有下列几个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毗邻,是中国对俄开展境外农业合作最早的地区。依托地缘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黑龙江省对俄农业投资近年来发展迅速。同时综合分析了黑龙江省对俄农业投资的现状和前景,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