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文化定型是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某群体或民族对他群体或民族共同认可的价值和行为的概括性表达,或叫固化的、简单化的看法.一旦文化定型与客观实际相吻合,它就对跨文化交际起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认知环境的限制,文化定型不一定和真实的情况相符,这就容易给跨文化交际造成障碍,从而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数量和质量.本文就文化定型的概念、形成原因和特点、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并就如何超越文化定型以取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提出了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关于价值与文化问题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袁贵仁 《河北学刊》2005,25(1):5-10
价值是指事物的意义,价值观是关于什么样的事物是有意义的看法、观点、态度。研究价值观,不能不研究文化。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一切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都有群体成员共同拥有和信奉的价值观;任何一个社会个体,都是文化的产物,都有自己接受和遵循的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任何群体的形成,都是由于社会个体的文化认同,由于一种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标而走到一起的。价值观和文化的关系表明,价值观建设必须立足于文化建设。发展文化,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和良好的文论环境,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3.
共文化传播是指未被充分代表的群体成员与优势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活动。共文化理论作为西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为理解文化内部各群体间的互动机制提供了参考框架,也为探索文化、权力与传播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本文在全面引介共文化理论的基础上,跟踪国内外共文化传播研究前沿进展,发现其具有研究方法多样化、实践类型丰富化、身份界定复杂化和理论应用世界化等四大趋势,并认为共文化理论在当前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下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文化观念、文化符号以及行为活动,作为文化系统的三个要素,相互影响共同促成文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文化循环通过人们具有周期性的活动把文化观念凸显出来,把经过群体反思过的"过去"复现出来,文化成为一个群体成员精神的栖居场所。文化观念的载体化,核心观念的循环化以及文化的开放性是文化免疫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已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大趋势 ,但是“文化全球化”这一命题却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宽泛的概念 ,而各民族的文化存在各自文化传统的差异性 ,因此我们不应轻易地认为经济全球化会马上带来一个全球文化的一体化。商品流通是互利的 ,文化交流也是互动的 ,文化接受是历史的选择和群体的实践。认为单一文化或“美国文化”将会主宰全球的看法并不正确 ,而事实上中国文化也在全球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文化识别——一种界定“少数人”的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焰 《文史哲》2011,(6):151-159
文化识别是个体基于自身既定文化和文化群体所形成的一种身份归属。与民族识别不同,它更多地体现出对于不同文化平等价值的尊重和个体选择的宽容。文化识别作为一种界定少数人的进路,产生了"多数人"和"少数人"的概念。少数人是指缘于文化差异而在国家共同体中实际居于"天然劣势"地位,其既定文化在共同体的公共领域未能得到充分反映的那些群体及其成员。基于文化识别中文化的不可公度性和平等性,少数人因肯定自身既定文化而产生的"额外文化诉求"应得到理解和尊重。如此,须在统一的公民权利之外另寻途径来满足少数人的这种诉求。  相似文献   

7.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最富魅力的一个部分 ,这主要源于成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及文化思想价值。本文的主旨是通过对成语中所反映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以及整个社会对一般妇女的期望和对娼妓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看法的探讨 ,试图从文化制度与文化心理层面两个角度来描写古代妇女生命形态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8.
论民族凝聚力与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和动能显然是与民族个体成员的素质和动能有关的,但更与该民族的凝聚力密切相连.稳固的、高强度的民族征聚力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为现代化提供强劲的动力,促进现代化过程的有序进行.因此,巩固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必然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以下,笔者就民族凝聚力与传统文化问题作些探讨.凝聚力指的是组织内各要素的协调性和整合性.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群体凝聚力是群体一致程度的特性,具体表现为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群体凝聚力是使群体成员…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企业文化的界定与认识过程“企业文化”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我们先对其下个定义。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我国有时称企业精神,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认同问题日益明显。文化是形成群体文化认同的核心,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都表达和建构了群体的文化认同。本文通过分析文化中的艺术和审美实践等文化形式在塑造群体文化认同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以艺术和审美为基础的审美认同是地方性艺术生产的一个重要特征。群体成员在生产带有明显身份特征的艺术和审美实践的过程中,群体的审美经验是实现审美认同的基础,艺术生产和审美实践只有真实地表达该群体的审美经验,才能真正起到表征该群体文化认同的作用,也才能在全球化的多元文化舞台上发出本群体的声音。  相似文献   

11.
“学衡派”史实及文化立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衡派”成员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流动群体,文化认同构成了他们的“精神共同体”。文化保守成为他们的精神联系,并表现在“学衡派”成员创办的三个刊物、一个报纸副刊、三个外围刊物上。“学衡派”的国学研究在学术传承意义上体现出的是知识传统的延续。  相似文献   

12.
主客位视野中的冼夫人文化及其符号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远玲 《学术研究》2005,(8):120-123
冼夫人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文化现象。我们运用人类学主客位互换的方法,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立场的人们对冼夫人及冼夫人文化的看法:官方侧重于赞颂冼夫人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方面作出的贡献和强调冼夫人文化对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而民众大多把她作为英雄人物来敬仰,当作神灵来信仰,希望从中获得心灵的抚慰、群体的凝聚力。冼夫人文化是一个“精英文化”和“草根文化”融合的典型,它的深层意蕴在于冼夫人是民族记忆和民族情感体验的“原型”。  相似文献   

13.
王烨 《兰州学刊》2012,(6):215-217
"文化休克"现象指人们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语言文化环境之中,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各种符号,致使产生各种不良情绪。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现象普遍存在。西安市是哈萨克斯坦留学生作为西安市留学生的一个群体,因其自身的特点,便显出"文化休克"现象的种种独特性。  相似文献   

14.
论文化认同的实质与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认同是指对一个群体或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或个体受其所属的群体或文化影响,而对该群体或文化的认可或赞同,其指标是人们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甚至利益取向性。文化认同中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都体现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人性的三维性(生物性、社会性、精神性)与生存空间的三重性(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历史空间)决定了人的文化本质,并在文化的创造活动中不断地实现和提升自我价值。参与到文化中是人趋向于中心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作为人类理性的象征符号,始终能够以自身与意图和表征物之间建立关系,以传达、交流、沟通特定语境中符号的创造者和运用者相互间的目的和意图。因此,文化认同的实质与核心就是共同体共享的意义或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5.
周震 《南方论刊》2009,(10):73-73,72
团队精神是指一个组织具有的共同价值观和道德理念在企业文化上的反映。团队精神是企业的灵魂。一个群体不能形成团队,就是一盘散沙;一个团队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就不会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当然就不会有战斗力;一个企业没有灵魂,就不会具有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多元文化主义”由形容词“多元文化的”(mu lticu ltural)演化而来,而“多元文化的”意为“属于一个由多种文化群体组成的社会的”,相对于“单一文化的”(monocu ltural)一词而存在。多元文化主义既是一种社会政策又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的同质化的反抗,是弱势文化群体反对文化霸权的文化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17.
性别歧视是社会一类性别成员对另一类性别成员所持有的缺乏充分事实依据的偏见,是一种偏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歪曲了的社会态度。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大量的性别歧视语。语言作为思想的外衣及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直接反映出语言使用者的社会价值观、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思维方式。汉语和英语中女性受“歧视”的现象反映的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语言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学校社会多元化特征越来越显著,教师面临着来自不同地域、阶层、民族等不同文化群体学生所带来的挑战.传统“文化盲点式”教学,使得教师对于自身及学校系统所持有和传播的文化特点缺乏反思,教学不能使来自社会边缘及与主流文化存在差异的文化群体的学生受益,存在隐形的不公平.文化敏感性教学,强调教师是文化的反思者和多元文化融合的促进者,并利用多元智能教学、搭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文化桥梁等途径将学生多元文化的困难变成教学优势.  相似文献   

19.
所谓政治文化,是指社会政治群体成员中所具有的特定政治行为模式,它包括这些社会政治集团的成员有共同的群体意识和规范,成员以及通过成员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和学习所产生或遵守共同的观念、信仰、价值和政治态度。根据政治学的观点,每个社会政治集团都有自己特定的物...  相似文献   

20.
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在政治体系中持有的政治心理、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观,包括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等。政治文化所包涵的丰富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文化手段、文化氛围和文化支撑。军事文化作为政治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军队政治文化的高度凝练和集中体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