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迄今为止,国内外有关对外直接区位选择的理论研究较分散,有些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理论是主流投资理论的附属品,尚未形成完整的、独立的理论体系.事实上,区位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质量的优劣,跨国公司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应重视区位选择问题,有关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理论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笔者在介绍有关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传统理论的基础之上,追踪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对现有理论进行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该理论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适应性.一方面,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日本20世纪50~70年代情况相似;另一方面,"边际扩张论"的分析是动态的,并认为动态的比较优势变迁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相对海默、维农等人的西方微观国际投资理论对中国企业无疑将更具积极的借鉴意义.因此,借鉴该理论,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主体选择上应积极培育中小型民营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上应遵循边际产业基准;在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上应符合"早半拍"原则.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但从90年代初开始有了长足的发展.从国内经济增长、资源供给、市场供求、技术因素等方面看,我国企业"走出去",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重大的现实意义.而研究企业到何处去投资(区位选择)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动趋势和分布现状及在区位选择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体的区位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4.
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与竞争战略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都或多或少 ,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区位选择问题 ,然而 ,系统化地论述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特别是同企业战略以及企业所处的竞争地位和发展阶段性结合起来的研究尚未得到关注。我国企业尤其是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发展成为跨国企业 ,实施跨国经营战略已是一种必然。因此 ,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与企业竞争战略模式之间的关系不仅具有理论价值 ,也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2009—2019年809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42个国家投资的“企业—年份—区位”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究沿线数字经济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一带一路”沿线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民营企业、拥有海外业务的企业和数字经济关联行业的企业更倾向选择对“一带一路”沿线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进行投资。在作用机制上,“一带一路”沿线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或显著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从而正向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因此,应支持更多数字经济领域的科技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开展商业合作,积极构建“一带一路”沿线数字经济生态。  相似文献   

6.
论现阶段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阶段,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差距甚大,区位分布显著不均,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是现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在对国际上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各种因素,并结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针对处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提出了应采取的区位分布策略。  相似文献   

7.
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标,及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总体发展规划的促进效应,对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诸如相关政策方面的局限性、西部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及对外投资信息咨询服务欠缺等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及区位的选择和如何完善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等方面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论述了西部地区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有利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印两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两国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得到成长,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纷纷选择走出国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然而中印两国却在对外投资的数量、投资区位和投资产业等方面都存在差异.通过比较中印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并从宏观(国家政策、区位选择)、中观(产业选择)和微观(投资主体)三个角度来解析中印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产生差别的原因,希望能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6—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排名前45个东道国的投资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分析制度距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规范性制度距离阻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表现为东道国与中国的腐败距离和民主距离越大,中国投资规模越小;管制性制度距离正向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主要表现为东道国与中国的政治效率距离和监管距离越大,中国投资规模越大。分析管制性制度距离发现,管制性制度距离负向调节市场类投资,正向调节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类投资和发达国家创造性资产类投资。因此,中国企业应该针对各类投资需求进行不同的区位选择,以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概述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在解释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进展与不足的基础上,建立四维分析模型,展开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技术、区位、方式、时机选择。利用模型定义了主动、诱发、迫动型投资,并结合投资动机提出矩阵分析方式,以便更好地解释日益复杂的对外投资行为;最后以垄断优势理论为例,验明四维分析模型能更好地拟合和兼容其他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