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互利共赢的理念和减缩社会代价的理念;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政府利益与群众利益的关系、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关系和城市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重视民生、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胡锦涛提出的“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为民”思想和共同建设、成果共享的民生理念,从执政为民、科学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建设民生、改善民生,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形成了与时俱进又独具特色的民生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3.
以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为选题对象,采用公民满意度的主观测量方式,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实证所需模型,以成都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2个共识性理论结论,探索性地提出了1个论点.2个共识性理论结论是:第一,加强和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为社会建设提供基础保障.第二,以加强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当前推进社会建设事业的重点工作和基础抓手.1个探索性论点是:结合对成都市社会建设状况的实际调查研究,认为成都市社会建设绩效满意度的高水平与其持续8年的统筹城乡工作密不可分,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城乡社会体制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加强和推进社会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凸显民生,它第一次把民生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以党的十七大为起点,我国开始走进改善民生的新阶段。而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就必须彻底转变政府职能,重塑政府角色,建构服务型政府。换而言之,建构服务型政府乃是加快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区建设与社会建设——一种社会学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要正确把握社会建设和社区建设的关系.社区建设是中国社会建设的新起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微观的社区建设是宏观的和谐社会构建的切入点和抓手.社区建设与社会建设的结合,将有力推动中国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既是社会建设的重点,也是社区建设的重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社区服务、社区就业、社区保障、社区学院等充分体现了民生"五有"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刘凡生  阮先强  熊雪 《社区》2014,(28):28-29
开展社区信息化建设,是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着力扩大公共服务的渠道和领域,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网络体系,打造为民服务管理综合平台的重要手段,它对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较为薄弱的湖北省咸宁市,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进程中客观上存在着诸多尚需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出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一切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幸福安康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在把促进社会和谐列入本次大会的主题的同时,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新的任务,报告特别论述和提出了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产生与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和谐社会的建设赋予了社会建设丰富的内涵,同时指出了建设的重点,其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好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以民主建设促进民生建设”既是一种意见表达和决策参与,也是一种社会交流机制。在当代中国语境下,从民生的角度来认识和发展民主,推进“以民主建设促进民生建设”,就要增强民主程序的科学化,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民主不够、民主失真的问题,同时还要提高对民主内部的风险防范意识,防止民主建设失控。推进“以民主建设促进民生建设”,就是要使公民行使人权、确保多元化的利益诉求都能够在阳光下运行,使民主与民生能够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0.
加强社会建设是我国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经济发达区域,要发挥自身的基础优势,进一步明确区域社会建设的价值经度,转换社会建设的视野维度,拓展社会建设的路径向度,以适应区域社会发展水平和全体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原则,以建立科学的社会管理体系为目标,以解决民生为重点,维护民权为基点,协调民利为难点,改革社会体制,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推动区域社会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蕴含丰富的民生思想.这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尤其是对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民生思想的科学总结和深入阐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创新成果.对十八大报告中的民生思想追本溯源,认真解读,对于我们推进民生建设、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的民生诉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民生建设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绍兴各级党委和政府一直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绍兴民生实践走过了发展经济带动民生、深化改革保障民生、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三个阶段,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十二五”期间,绍兴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重点是要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本导向,以推进创业就业为基本路径,以办好民生工程实事为重要抓手,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推动民生改善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13.
建立民生指数 促进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在贯彻十七大精神,推进科学发展中尽快建立民生指数,并重视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是我们必须加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富裕民生、突出改善民生、奋力发展民生、切实保障民生、全力服务民生。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民生问题的解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点,必须重视完善民生保障机制,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王国平 《金陵瞭望》2011,(11):43-43
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使经济适用房建设、新市民转化成为重要课题.如何解决好经济适用房集聚区的民生、稳定、环境等问题?位于南京东南部的光华路街道,以党建带社建、以关爱促和谐、以民生保稳定.推进地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使公民有比较充足的社会资本,有比较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健全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工作在提升社会资本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加强社会建设需要大力推进社会工作的发展和社会工作制度的建构。社会工作制度建构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路径选择和改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民生状况严重恶化。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在坚决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同时,积极推进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建设和社会建设,探索出独具特色的、适应抗战需要的民生建设新路子。当前我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更应该将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提炼和升华,努力开创民生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百姓的基本生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核心理念。改革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五有"新目标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美好愿景,我们要以"五有"新目标为要求,加快推进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13CSS)数据的分析发现:在社会质量各个因素中,社会经济安全因子中的安全因子对农村民生建设具有显著的影响;社会凝聚中的社会信任因子与社会认同因子对农村民生建设具有统计显著性;社会包容中的社会不平等因子对农村民生建设具有统计显著性;社会赋权对农村民生建设不具有统计显著性。据此提出了加强农村民生建设的社会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党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而党政干部作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组织者和实施者,所面对的民生,不仅有其横向方面、而且涉其纵向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