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章立足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给人们带来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的多样性对法的作用的影响分析,强调和呼吁加强立法工作,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克服法的局限性,形成民主、公正、自由、平等的社会良好秩序,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维护和保障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有效地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构建成熟的、独特的文化品格和制度框架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论说文的论点、论证和结构层次的读法 论说文是以议论和说明为主要表达方法的一种文体。它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用来阐述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批判修正主义,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打击敌人、消灭敌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的重要宣传武器。论说文的特点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科学地分析和解决三大革命运动所提出的问题。根据论说文这个特点,我们在朗读论说文时,必须旗帜鲜明,论点突出,论证有力,结构严谨,说服力和号召力要强。  相似文献   

3.
道德的法律化与法律的道德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不是法理学的局部问题。而是贯穿于整个法理学的全局问题。不论是法律的本质、特征、渊源还是法律的作用、规范、调整,乃至法律的创制、实施、实现,无一不牵涉到法律和道德的关系,而且就法律和道德关系问题本身就包含着许多重大的问题;法律和道德的区别、联系,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异同,法律和道德调整的范围,道  相似文献   

4.
农民的现代特质的具备是发展农村和农民自身的关键。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改革开放的进程 ,农民的现代特质应从知识、心态、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四个方面去把握 :农民应掌握基本的地理、历史、国情知识、法律知识、生活常识和谋生的技术、知识 ;农民应持开放的、乐观的、向上的、可塑的心态 ;农民应具备自我超越的人生观 ,市场取向的经营观 ,法制取向的社会观 ,经济、社会效益并重的发展观 ;农民应培养理性思维 ,多向思维和异质思维。农民的现代特质主要通过改革农村教育和使农民心系现代文明两个途径来培养  相似文献   

5.
生态小区是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住区.生态小区空间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它与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相统一,与区域和城市融洽,是生态城市的一部分,体现了所在城市的风貌和特质.  相似文献   

6.
大量的植被和原始森林被砍伐,珍稀、野生动物遭到捕杀,工业废水、废气和有毒物质大量排放、泄漏,河流、海岸和山川被污染,酸雨、沙尘暴、赤潮接  相似文献   

7.
时代精神的界定与当今中国的时代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代精神作为时代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精髓,决定于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时代文明本质,具有时代性、进步性和从先锋性向社会性展开等三大特征。当今中国文明秉承近代、现代和当代中国文明,初步实现了始自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传统文明的时代性(现代性)转换,具有不同于前三者的时代文明本质,可概括为市场经济、法治和科学技术,由此决定了主体精神、平等精神、自由精神、开放精神、民主精神、权利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当今中国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爱因斯坦关于学校教育、劳动和行动、成绩和推动力、爱心和社会责任、工作乐趣和创新精神、课程和教学法、科研方法等方面的理念、论述和谈话,探讨了爱因斯坦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以及对今天教育工作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经师"好遇、"人师"难求的原因是经师只重知识论、认识论层面的知识和理论的传授,人师不仅注重知识论、认识论,更重视价值论和伦理学,看重将二者有机地统一,尤重将认识论转化为价值论、伦理学,在教育实践中致力于"化理论为知识,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人格";经师只重学问之"器",人师重视学问之"道";与"器"相关的是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与"道"相关的是目的理性、价值理性与人文理性。人师对待学问和三尺讲坛的敬业程度应以"学、会、工、巧、精、通、生、化、圣、神"的十个逐级而上的境界为理想目标。本文分析了"经师"和"人师"的实质差异,阐述了当下中国社会教育伦理视域中的师德的现状和成因,论证了师德人格建构的方法论及其内涵、路径和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主要特点,严格区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是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课题,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和出发点。实践证明,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是否从实际出发,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绝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