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人们把《三国演义》看成“智谋大全”是有道理的,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说“以古今人才之众未有盛于三国者也。观才与不才敌,不奇;观才与才敌则奇;观才与才敌,而一才又遇众才之匹,不奇;观才与才敌而众才尤让一才之胜,则更奇。”作品无论写内政、外交,还是写军事谋略无?..  相似文献   

2.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曾对我国古代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发表过许多精辟、独到的评论和见解,值得我们深入地加以领会、学习。“三国”故事不简不繁,适于作小说《三国演义》是有一定史实根据的长篇历史小说。在罗贯中写定《三国演义》以前,关于“三国”故事早就有相当长的流传历史。鲁迅曾经指出,如今可以见到的“上栏为图,下栏述事,以桃园结义始,孔明病殁终”的宋人《全相三国志平话》,便“颇足疑为说话人所用之话本,由此推演,大加波澜,即可以愉悦听者”。从“页必有图”的情况来看,它已是“供人阅览之书”了。鲁迅从文艺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的认识出发,就生活事件的内容特点,论述了“三国”故事之所以早在宋代便“已甚盛”的历史渊源。鲁迅认为,只因“当时多英雄,武勇智术,瑰伟动人,而事状无楚汉之简,又无春秋列国之繁,故尤宜于讲说”。由  相似文献   

3.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其非凡的叙事才能将战争描写得如一曲英雄史,尤其是关于赤壁之战的描写,得力于其结构出无数个三角结构模型,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三国演义》的成败论,具体体现在对英雄人物功业成败分析、战争原因揭示,以及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汉朝和魏、蜀、吴兴亡的描写等方面。成败论的真谛在于,强调英雄人物自身品质、才能和个性条件的作用,汉末三国兴亡历史则是由政治演变、军事较量所决定的。注重法、术、势对劝业成败和国家兴亡的关键作用。而有关天命论的解释,只是其成败论的一层神秘外衣。成败论的主导倾向是唯物的,具有历史真实、艺术真实和巨大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的天命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全书立意在于叙史存义,但在情节铺排中,却搀杂着许多有关天命星象、卦兆灾异等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是《三国演义》思想内容的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而且相当全面地反映了《三国演义》的天命观。 《三国演义》的天命观及书中有关天文星象、卦兆灾异等的描写,主要是受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神秘学说的影响。西汉经学家董仲舒是“天人感应”学说的始创者。他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是“万物之祖”;认为“理”,即“天理”或“天道”,是宇宙的本体,是万物的本原(董仲舒《遗书》)。是最高范畴。他将“天道”与人事相比附,认为天人相应。认为天能干预人事,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是天表示对人的谴责和嘉奖的兆示。他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天心”是“仁爱人君”的,“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异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董仲舒《对贤良策一》)同时,董仲舒又认为人君的政治措施和行为,人们的某些宗教仪式等也能感动上天,促使上天改变天意对人事的安排。他的这种“天人感应”学说,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吸收了法家及先秦各家学派的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其本质和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所宣扬的“君权神授”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很多优秀的现实主义诗篇。从不同角度广泛地反映了中唐的社会生活和级阶矛盾。在这些诗中,战斗性和人民性最强;现实意义最深刻的,要算《秦中吟》和《新乐府》这两个组诗,《秦中吟》共十首,《轻肥》是其中的第七首。  相似文献   

7.
重新评价《三国演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长篇文学名著之一,问世六百余年以来,对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曾经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一部通俗的历史和军事的教科书。建国后,在五十年代中、后期,学术界对此书曾经展开过热烈的争论。可是,在这之后的一、二十年间,由于种种原因,这种讨论却一直中断下来。粉碎“四人帮”以后,学术界重新广泛开展了对《红楼梦》、《水浒传》等我国其他古典长篇文学名著的研究和讨论,而唯独对《三国演义》的研究与讨论迟迟未能充分展开。为此,本刊特将刘知渐等同志的三篇文章,连同本刊整理的《建国以来<三国演义>研究情况综述》发表于此,以后还将陆续发表这方面的文章,以期引起学术界重新开展对这部古典长篇文学名著的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商韬、陈年希在《江海学刊》一九八六年第四期(文史哲版)撰文《<三国演义>毛评概述》,对王宗岗评《三国演义》作了很好的分析。他们认为,毛评揭示出《三国演义》的艺术魅力,在于写出了众多的人才,特别是塑造了孔明、关羽、曹操三个奇绝的人物形象,这是很有艺术审美眼光的。如何塑造人物毛氏在评点中  相似文献   

9.
10.
以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事件以及与之有关的人物为素材而创造的歇后语,蔚为壮观,千姿百态。它们不仅是汉语词汇中的璀灿明珠,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可贵财富。“看《三国》流眼泪——替古人担忧”,它说明了这些歇后语中蕴含了人们对事件取舍以及对之评论的思想倾向,人们对与事件有关人物的褒贬感情。研究、剖析  相似文献   

11.
由我和谭良啸先生编著的《三国演义大辞典》 ,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了。它凝聚着我们二十余年来关注和从事《三国演义》研究的心血。《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 ,是一部对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伟大作品 ,在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也广泛传播。可以肯定地说 ,无论是中华儿女还是其他国家的朋友 ,凡是想学习中国古典文学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人 ,都会把《三国演义》当作必读书。然而 ,从新中国成立到 2 0世纪 70年代末 ,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 ,《三国演义》研究既不广泛 ,也不深…  相似文献   

12.
著名的《三国演义》专家沈伯俊先生的新著《三国演义新探》,是从他20年来发表的大量论文中精选而成的。这部著作的笔墨烙印着他在学术道路上的足迹,有作者和版本的考证,有思想艺术的探讨,有人物形象的论析,有关于《三国演义》与三国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内容十分丰富。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他不仅是一位《三国演义》研究专家,而且长期身兼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的秘书长和常务副会长,倾注大量的精力于这一全国性学术团体的学术活动。因而,沈先生的研究与新时……  相似文献   

13.
略论《西洲曲》的双重结构王太阁,赵民杰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西洲曲》,以它奇特的艺术魅力博得了历代读者的赏爱。然而,由于以往对它的独特结构缺乏深刻的认识,从而影响了对它那绵绵情思的准确把握。南朝乐府民歌大都是五百四句的短篇小体,《西洲曲》则长达三十二...  相似文献   

14.
周育平 《船山学刊》2006,(2):132-134
优秀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的认识价值是巨大的,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鉴赏,本文仅就“三国”的兴盛与用人之关系作一简要地分析,以供领导干部们参考。人是万物之灵,才是人中之英。历史固然不是少数英雄所创造,,但在关键时刻的关键人物确实可以影响历史的面貌。荀子认为,人  相似文献   

15.
《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的古典长篇历史小说,具有很高的思想、艺术价值,拥有众多的读者,对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对我国小说的发展,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然而对于这样一部优秀作品的主题,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目前,学术界对《三国演义》主题的看法,有拥刘反曹、正统思想、忠义思想、歌颂仁政、由分裂走向统一、讴歌封建贤才、反映三国兴亡、反映农民愿望、追慕圣君贤相风云际遇等多种。但是由于多是从小说的某个方面或不同角度来概括的,难以总括全篇。其实象《三国演义》这样一部“陈叙百年,该括万事”的鸿篇巨制,企图用三言两语概括它的主题 是很困难的。 所谓主题是作品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所显示出来的贯穿于整部作品的基本思想。恩格斯说过,作品的“主要人物是一定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我们时代的一种思想的代表”。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研究《三国演义》的主题,就应从分析作品描写的三国历史和塑造的一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是一个由其各结构部分组成的有机系统。各结构部分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使系统整体发挥功能。进行产权改革,要着力于建造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整体结构。前一阶段一些地方和部门的产权改革,常常只着眼于其一个或几个结构部分,而忽略了其他环节,因而收效不大,达不到预期效果。据此,有必要对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各结构部分及其在整体中的作用与相互关系,做些分析论述。1.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的《三国演义》研究胡世厚(河南省社联)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三国演义》研究开始从“左”的思想桎梏中解放出来,呈现出勃勃生机。特别是1984年4月中国三国演义学会成立之后,《三国演义》的研究工作者,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学...  相似文献   

18.
诸葛亮在隆中决策时对刘备说:“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占人和”的思想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诸葛亮把它放到“欲成霸业”的根本大计的高度,可见对以人为本思想的极度重视。刘备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是比较浓厚的。《三国演义》第四十...  相似文献   

19.
理论和实践表明,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伦理道德文化。这种积淀深厚、传承久远的伦理道德文化,讲究道德修养,推崇忠信仁义。反对不忠不义之举。而深受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浸润的中国古典小说,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20.
<正> 对毛宗岗评改的《三国演义》(以下简称“毛本”),建国以来多数同志对其中的封建正统思想是贬抑的。近年更有人说毛本从思想到艺术“基本上是失败的”。然而,毛本问世以前,《三国演义》的版本很多,其中有著名的“嘉靖本”,还有李卓吾的浮点;及毛本出,“一切旧本乃不复行”,历三百年而不衰,这不是很值得研究的吗?笔者以为,对毛本的封建正统思想要作具体的历史分析,毛本所以得到持久而广泛的流行,其思想和艺术方面皆有可足称道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