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化形象构成城市的“第一道风景线”,文化形象力可以转化成为经济力。为此宁波应遵循主导性、地方独特性、历史-现实-未来交融性、前瞻性、系统性、内外形象统一性原则,高度重视宁波形象建设。其主形象可定位为以藏书博物文化、商贸文化、海洋文化为基调的“三味”文化,并设计出由文化“聚焦点”、纵向“框架”、横向“板块”构成的文化形象总体系统。  相似文献   

2.
文化转型是一个客观的社会实际,也是文化发展演进的历史性标志。在宁波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转型期,其中,第一次转型发生在我国古代,南宋初年为关键的定型阶段,此次转型的结果是使宁波地区的文化形态由“未开化”走向“精致化”;第二次转型发生在我国近现代,民国年间为关键的定型阶段,此次转型的结果则使宁波地区的文化形态由“精致化”走向“世俗化”。种种迹象表明,当前正处于新一轮文化转型的关口,由“世俗化”迈进“现代化”应成为现实文化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道路名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以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平原镇道路名改造为例,从语言学视角出发,阐明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名文化建设应严格遵守“尊重历史、照顾习惯、服务群众、发展经济”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其研究领域应由经济领域向政治、文化、社会和个人生活领域拓展。新疆战略人力资源开发应以更广阔视域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为指导,突出体现符合新疆地域与民族特点的“四服务”价值追求和“四结合”开发原则。  相似文献   

5.
以往学术界很少关注物流与宁波经济发展关系问题.在宁波经济规范化、标准化、模式化、智慧化发展趋势下,走个性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应该探讨物流与宁波经济发展的关系.物流在古代是宁波文明史与经济史的主要内容,在近代形成了“宁波帮”企业家群体,在当代是宁波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此基础上,应明确物流是宁波经济之根,物流文化是宁波经济发展的软实力组成部分,是历史传承下甬商品牌再造应突出坚持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地域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当地的人文精神,并建构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和文化支撑。地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地域形成独特的国内外形象的重要因素。综观中外城市,有影响力和生命力的不外乎两类,一类是经济强市,另一类就是文化名城。区别于此城市与彼城市的常常不是经济实力的强弱,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南通要造势扬名,  相似文献   

7.
浙江的"乡"、"节"、"会"与区域形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的"乡"、"节"、"会",在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他们大多还处于区域形象的自然生成阶段.经济全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及建设文化大省的需要,迫切要求浙江省的市、县、乡、镇进行区域形象的重新定位、策划和设计.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区域形象的人文精神,应成为区域形象浪潮的新追求.  相似文献   

8.
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念随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过去的“工具论”转变为“本质论”,即职业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更应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发展提供原动力。校园文化建设应在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校企共建等方面为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提供帮助,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有效...  相似文献   

9.
《经济文化一体化》一书体现了鲜明的历史感,它从经济方面谈文化,又从文化方面论经济,采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独特视角审视宁波的过去,评述当前,策划未来,为人们提供了认识、思考和策划城市发展的崭新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城市旅游形象自我定位一直不断演变;公众对宁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认知存在的偏差,既和宁波城市现有地位不匹配,也和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不相符。宁波在塑造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形象的过程中,存在资源载体建设、形象构架、传播等方面的问题。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宁波要以文化建设为核心,以文促旅、特色彰旅,创新载体、整合营销,通过开发地方传统文化旅游线路、区域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合力塑造城市旅游新形象。  相似文献   

11.
港口城市文化遗产是海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港口城市文化遗产往往被只关注近代而忽视其古代历史内涵,在我国港口城市历史及其文化遗产研究中很有典型意义。早在隋唐时期,以吴淞江为出海主航道,以苏州地区为经济腹地,上海地区就先后形成了华亭港、青龙港等贸易港,并完成了由内河港口到河口海港的转移。上海地区贸易港的发展在宋代达到高潮,青龙港被誉为“江南第一贸易港”。南宋末年,港区移至吴淞江入海口的支流上海浦,形成上海浦港。在上海地区港口的早期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港口的位移与发展,都影响了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形态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的轨迹与现状,并对照北仑港区经济,就走发展世界贸易道路是港区经济最根本的发展之路提出宏观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新技术园区企业成长与先进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入21世纪,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作用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在推动高新技术园区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企业成长越来越离不开文化因素的支撑,文化力量的打造。园区企业健康成长需要的是先进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必须与企业成长相适应、为企业倡导、信奉和践行,并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成长性的整体合力。新时期,只有让“三个代表”、“三大文明”、“三大素质”进企业,用社会先进的文化理念引领企业发展,才有助于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有助于推动园区企业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根据宁波城市的定位,北仑要建设成现代化国际新城区,就必须透彻了解北仑经济地理优势条件及其对城市产业结构、城市功能的制约和要求。三个相互联系的特征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将构成新港城的总体特征,使之成为步入国际经济圈的动力和实现历史目标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在世界各地也不乏先例,宁波又有城市与港口共兴共衰几达七千年的历史。因此,今天的宁波凭借得天独厚的北仑港,提出"以港兴市"发展战略既符合城市发展规律,也符合宁波市市情,宁波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利用港口的优势,逐渐把城市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相似文献   

16.
以宁波市1985-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港口物流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港口物流能力的提升不仅意味着基础设施能力的增强,还意味着相关配套服务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港口服务业、临港工业、口岸贸易的发展,最终促进整个港口城市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的特征是高度信息化。信息产业的兴起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潮流,也是经济走向繁荣的捷径之路.北仑作为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城一部分,既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又是经济发展的重点,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强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要充分利用北仑港口优良、大工程大项目众多、信息技术应用广泛等优势,积极培植和发展信息产业,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效用。  相似文献   

18.
试论宁波文化的定位和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宁波城市的定位,宁波文化的定位只能是港城文化。这种港城文化应该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时代特征、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浓郁的江海文化色彩。宁波要建设成为在国内以至亚太地区颇有特色、颇具声名的文化都市,应着重从下列四个方面努力:(一)搞好人文景观建设,美化城市形象;(二)增强文化精品意识,发挥文化名牌效应;(三)培育文化人才,聚汇文化精英;(四)提高市民素质,振兴港城精神。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进展程度、亚洲金融危机的后果、区内经贸关系的走势,探讨了亚太经济的发展对浙江省外贸的影响,并针对亚太地区外运港口的竞争态势,对浙江省港口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依据重庆市南岸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地理优势、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条件,以及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南岸区大力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应坚持品种多样性、产品时新性、市场竞争性、经济高效性、多种经营、复种指数高、生长周期短、可持续发展、扩大开放和交流合作、品牌带动以及科教兴农等原则。并针对性较强地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工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优选发展模式、优化生态环境、提高产品质量、实施良好的运作机制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等8方面的发展对策和措施,为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和建议,对重庆市都市发达经济圈农业发展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