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采取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非常规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也将产生不利影响。针对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从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启动入手,通过分析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传导机制,在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的对策,以期为中国相关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美国4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首先定性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的4种渠道;然后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考察每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4种渠道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的显著性和差异性;最后得出,在短期内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美国本土经济的预期拉动作用使我国贸易收支情况得到改善,在长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出口的抑制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口的促进导致了我国贸易收支的恶化。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影响意义深刻,在对危机后经济复苏政策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尤为突出。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产生背景着手,分析美国采取该项政策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通货膨胀、资本流动、汇率、外汇储备和出口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 SVAR模型,研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美国的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会产生不同趋势的溢出效应。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造成我国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了负向的溢出效应,抵消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我国产出水平和实际使用外资长期溢出趋向于0;长期恶化中国的贸易收支。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实施,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5.
美国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后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期,为应对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和价格水平走低,美联储开始不断释放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会通过多个渠道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和扩大出口,但也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产生诸多负面冲击,其中美元贬值和其他主要货币升值正引发各国竞相贬值的汇率战甚至贸易保护加剧,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重大不确定性因素,后果十分严重.其对我国的负面冲击尤其巨大,需要统筹考虑,妥善应对.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和OLS回归分析方法,基于美国QE1月度数据展开实证分析,展示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下的汇率传递效应,并估算了量化宽松政策同国内物价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期内,国内物价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较小,汇率传递效应大幅降低。在政策层面,以稳定物价为目标的货币政策能够大幅度隔绝汇率冲击。  相似文献   

7.
以全球性金融危机为大背景,就美国的QE3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由来、内涵和实质,以及特点进行分析,在指出它对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特殊价值和意义的基础上,重点就其对世界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可能影响进行研究,并从应对性策略的角度就相关问题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8.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日本、欧元区三大经济体同时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取得一定效果。虽然,三大经济体都是在基准利率接近零利率的条件下,采取购买国债、企业债券等公开市场操作,但在融资方式、融资工具、政策影响程度、资产负债表变化、政策期限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经验和教训可为中国宏观调控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美联储于2010年11月4日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这对新兴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巨大的冲击。QE2通过国际利差、美国国债回购、跨国企业FDI等渠道迫使人民币升值,同时过剩的流动性会对我国资产价格产生较大的外部压力。特别需要指出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行业低利润现象会推高资产价格并放大人民币升值产生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为了应对经济紧缩,继续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会给全球经济稳定带来负面影响。美元贬值抑制中国出口,同时形成输入性通货膨胀,给中国持续的物价上涨雪上加霜;大量套利的短期资本进入给中国资本市场甚至实体经济带来冲击。因而,在阻击热钱大量涌入的同时,实施金融创新,对流入的热钱应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1.
美国货币当局极力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期望通过美元贬值来改善其贸易收支状况。其实,无论是双边贸易收支理论模型还是季度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都揭示:影响美国贸易收支的因素并不只有美元汇率,美国贸易收支自身惯性、相对产出、相对商品价格等都是影响因素,且美国贸易收支惯性才是最主要因素。由于美国贸易收支逆差存在巨大惯性,美元汇率对贸易收支调节又存在滞后效应,妄图短期内仅仅依靠美元汇率贬值来调整过多的美国贸易逆差是徒劳的,采取一揽子的政策组合可能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具有不同特点,因此,在反危机政策方面也存在区别。通过对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和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比较发现:在危机爆发阶段,美国采取了超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而东亚国家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美国政府出台政策较少考虑外部均衡和汇率问题,而东亚国家则将稳定汇率作为重要目标,通过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平衡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美国政府直接对实体经济进行救助,而东亚国家较少救助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微观企业债务来源异质性的视角出发,利用2009—2018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相应的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债务异质性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验证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债务异质性与企业价值之间显著正相关。货币政策宽松时期相对于紧缩时期,金融性负债对企业价值的削弱程度更强。货币政策紧缩时期相对于宽松时期,经营性负债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美国6 000亿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一种由来已久并在国际贸易领域占据核心地位的壁垒模式逐渐显露出来。后经济危机时代各国为保护本国经济安全在国际舞台上大打贸易战之时,这种悄无声息的货币壁垒便从另一个层面实现其实质意义上的贸易保护。这一壁垒模式将长期存在,并伴随世界经济复苏前景的不确定性,在国际贸易领域"大显身手"。我国有必要对这种壁垒模式的表现及法律规制问题进行研究,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局势。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时代,金融对经济社会的驱动作用日益显著,国际金融合作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经济金融合作和治理更加重要的选择。目前,因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一般制造品市场需求乏力、发达市场波动及美国收紧量化宽松政策等引发的新兴国家金融震荡、贸易下降及增长减速等难题,稳定金融、强化增长动力以及提高全球金融经济治理权是其面临的共同挑战,而深化金融合作不失为应对挑战的关键抓手和平台。本文在分析金融合作对于新兴国家的代表性群体金砖国家共同发展的意义、背景及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及出路,以期充实相关研究并为所有新兴国家深化金融合作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12年,中国CPI走势从4%以上降到2%左右,最后进入了“l”时代,然而进入11月,CPI又重新回到2%,初步判断本轮物价回落的趋势已经基本结束,物价将进入新一轮上升阶段。受新一轮全球性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和短期资本回流,都有可能推高2013年的CPI;食品供求总体处于紧平衡格局,国际、国内供给冲击或货币宽松都容易使物价上涨预期转化为上涨现实;随着PPI逐步回升,将部分传导到CPI。2013年物价综合压力将略有上升;再考虑要素价格改革等,2013年CPI肯定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物价上涨是跟老百姓生活相关度最高的一项经济现象。2013年又是中国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因此,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促进重要商品市场供需平衡,进一步降低流通成本,规范市场价格和收费秩序;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将是新一届政府价格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发达国家银行监管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银行是否应该同时肩负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职能,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仅从货币政策独立性和银行监管专门化的角度来探讨问题无助于理解全球多样化情况下银行监管模式上的差异。对发达经济体银行监管模式与其金融系统结构存在的某种联系进行研究,不但可以有利于理解这种差异,而且有利于深入认识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独立性和银行业危机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