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基于网络零售的演进历程以及与零售业态变迁理论的耦合视角,考察了网络零售的演进规律,得出如下结论:网络零售呈现出不断进化、扩展、丰富的演进过程,总体可划分为萌芽、兴起、爆发、整合及升华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各具特点;网络零售业态演进与零售轮理论、真空地带理论、新零售轮理论、零售手风琴理论、零售生命周期理论、环境理论等传统零售业态变迁理论具有耦合之处,但同时又展现出自身特征;“新零售”下线上线下与物流深度融合是网络零售(零售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新零售”驱动供应链变革与重构,催生“新制造”等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际零售业态多样化与我国零售业态的战略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业态多样化是零售业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国际零售业经历了从单一的百货商店向多样化业态发展的历程.在此进程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基尼系数和市场发育程度成为影响国际零售业态多样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零售业态的变革过程存在着业态结构不合理、缺乏科学的模式指导和尚未充分发挥各业态优势等三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不足,政府和零售企业应共同努力,完善零售市场环境,提升我国零售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国际零售巨头已经将自己的零售网络编织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也不例外.零售国际化给一个国家的零售业带来了三个方面的积极影响,包括促进行业发展水平,提升零售企业经营能力,推动消费文化国际化等.但同时也会给一国带来消极影响,包括可能导致进入国产业发展受到国际资本的控制以及本土零售商可能因受到跨国零售商的冲击而倒闭等.  相似文献   

4.
在主张“用零售类型”取“代零售业态”概念的前提下,结合国际上通用的零售业分类方法和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讨论了我国零售类型划分的大中小三类标准,并探索性地提出了主要零售类型的定义,以及《零售业态分类》国家标准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竞争与共生:中国零售业态结构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2-2006年的统计数据,从零售业总量变动、零售各业态的营业面积变动、销售额变动、门店变动等情况,揭示中国零售业已经形成以大中型百货商店为主导,以专业店、超级市场为主体,便利店、专卖店等多种零售业态并存的零售业态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传统百货业态和后发业态竞争与发展的市场结构状况以及零售业态结构演变的四个原因。  相似文献   

6.
从世界零售业发展看中国零售业态发展走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零售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零售业不断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和销售方式 ,并代表着未来零售业的发展方向。借鉴发达国家零售业发展经验 ,遵循发展规律 ,对正确把握我国零售业态发展方向 ,使中国零售业不断发展壮大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中国商业面临着外来冲击和内部压力,本文从不同的学说揭示了我国零售业态的演变.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零售轮转学说、辩证进程学说、手风琴学说、自然选择学说.作者试图从制度变迁角度分析了中国零售业业态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2006年,中国从一个低收入国家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这种转变给零售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十二五"规划确立的"民富"原则将进一步提升这些变化的速度.把握变化的市场元素,有针对性地调整和重新制定新的经营战略与目标,是零售企业保持其在产业链终端地位话语权的不二选择.在对比2006年和2009年的零售业相关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以来,中国零售业在销售额、就业人数、毛利率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增长,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些指标仍然过低.造成这一结果的因素很多,其中地区发展及收入结构的不均衡是制约我国零售市场购买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该研究从理念的成熟、购买力的支付多样化、经营业态的完善、连锁经营成为零售业扩张的主要手段、购买行为的理性程度提高等五个方面论证了当今中国零售市场逐步迈入理性和成熟时代的基本特征和相应的结论.因此,未来几年,中国零售市场的发展应该从以往的"圈地"、"圈人"的增长方式向"合作协调"、"专业差异"的发展方式转变,并以此来调整和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零售业发展史上,百货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曾经的零售主导业态到与各新兴零售业态竞争并存,百货业一直是零售发展的主力军,而今,百货业正在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调整、大变改,面临着跨国零售巨头与新兴业态的双重挑战。  相似文献   

10.
日本战后形成了较完整的现代流通体系,各种零售业态演进路径清晰。运用顾客让渡价值理论,以日本战后零售业业态的演进历程为研究对象,探析演进过程的内在本质。研究表明,零售业态的演进有一定的规律性,为顾客提供更多的让渡价值是推动零售业态演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我国零售业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零售业的飞速发展,我国零售业的市场结构及其绩效也备受关注。为了充分揭示我国零售业的市场集中度及其效率,本文通过选取我国零售业的相对市场集中度(CR)指数和赫芬达尔—赫希曼(HHI)指数,经计算得出我国零售业市场集中度呈现持续上升态势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对影响我国零售业市场集中度的因素作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零售业市场集中度受到期初集中度、规模经济、市场规模、外资进入等因素的影响显著,且与这些因素均呈现正相关,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零售业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但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我国零售业市场集中度下降。建议通过进行规模化发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加大对外开放、协调各种规模零售企业发展等措施,来进一步提高我国零售业市场集中度及其效率。  相似文献   

12.
用具有一定标志意义的事件把我国零售业的成长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发展阶段,借助于SCP模型和钻石模型交叉组合分析框架,分析每一阶段零售业的成长特征。发现我国零售业的成长轨迹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景观,并内在地表现为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方面的不断演进。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以来,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零售业在规模、结构、效益、经营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同时也面临来自外资零售企业的竞争压力和行业内现存的发展模式粗放、企业核心竞争力低、规范化程度低、人才短缺等问题,客观上要求必须从财政、税收、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快完善零售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为零售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零售学术研究发展的演化过程可以分为学习吸收和理论创新两大阶段.对学习吸收阶段的中国零售学术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得到如下结论:(1)在学习引进阶段,主要是引进东欧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零售发展经验,探索中国的零售发展道路;采用经验主义的描述性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的理论创新极少;学者主要分布于非重点的财经院校和政府部门的相关机构,很少具有博士学位和西方国家留学经历.(2)在消化吸收阶段,主要是学习西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零售业发展经验,探索本土的零售发展模式;仍然采用经验主义的描述性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关注正确理解西方和中国零售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理论创新性很少;学者仍然主要分布于非重点的财经院校和政府部门的相关机构,不过近30%的具有博士学位,近20%的具有西方国家访问学者的经历.最后,对这一时期的中国零售学术发展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零售业是一个高度依赖供应链的行业,消费者品牌认同和购买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零售企业是否对其供应链合作伙伴进行严格的社会责任审核和有效的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从劳工权益、消费者权益、环境问题、供应链内部管理方式等方面,说明我国零售业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类不足,并在分析零售业供应链基本特征基础上,从认识基础、责任范围、管理制度、绩效评价体系、核心零售企业主导作用等几个方面,阐述构建零售业供应链责任管理机制的基本要件,提出强化零售业供应链责任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全国30个 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数字经济与零售业水平的空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了两者的空间自相关性以及数字经济对零售业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得到以下结论:数字经济对传统零售业发展存在着显著的线性抑制作用与负向的空间溢出性,两者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零售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外溢性,并且邻近地区社会环境的改善对本地零售业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的交流合作,完善数字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适度推进数字经济的普及,促进数字经济与零售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研究中美两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差异,理清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金融服务业的演进趋势,探究中国金融服务业与其他国民产业部门的关联关系,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金融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以及产业关联系数,在当前中国处于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转型时期下,尝试从比较结果中得出如何深层次地深化金融改革、如何进一步研究金融生产性服务业与实体经济关联关系并探索其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经验。鉴于金融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和稳定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采用WIOD数据库中中美两国2007~2014年的9个行业部门投入产出数据,对两国金融服务业以及整体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产业关联系数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中国金融服务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我国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及美国;美国金融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系数均大于中国,反映了中国金融生产性服务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和不足。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实施,中国应推进深层次金融改革、加大服务业投入占比等,以让金融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8.
零售业创新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近年来,零售业创新活动不断涌现,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完整地说明零售业创新具体是什么,每个阶段发生了哪些活动,有什么特点,还没有对零售业创新进行全面的概括和总结。零售业创新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系统过程,包括零售业创新的界定和特征、零售业创新的动机或目的、零售业创新的驱动力、零售业创新的内容,以及零售业创新阶段等,需要全面和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因此,从以上五个方面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述评,可以发现已有研究的不足,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推动零售业创新理论的完善和创新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史考察,首先描绘了中国零售便利化的演进轨迹,包括极不便利阶段(1949—1979年)、时间便利阶段(1980—1995年)、体力便利阶段(1996—2010年)、精力便利上段(2011—2020年)等已经或正在经历的四个阶段,以及还未经历的精力便利下段(2021年以后),最终实现心力便利的终极目标。其次探索性地提出了零售便利化演进的一般规律:(1)零售便利化演进是由顾客旅程中购前(搜集信息、到达店铺、商品选择)、购中(付款、收货、离店)和购后(消费、评论)三个阶段八个环节的便利化推动的。(2)零售便利化演进会依序经过极不便利、时间便利、体力便利、精力便利等四个阶段,最终进入心力便利的最高阶段。(3)时间便利、体力便利、精力便利、心力便利依序演进时,不是前一个便利化水平达到饱和之后,再开始下一个阶段的演进,而是交叉或同时进行演进。(4)各个阶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影响关系。时间便利、体力便利和精力便利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同时三者都会影响最终的心力便利水平。最后讨论了中国零售便利化演进的成就、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未来应采取的核心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加入WTO以后 ,对中国的零售业来说 ,机遇和挑战并存。为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就必须全面分析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 ,准确把握其跳动的脉搏。面对来自国外零售巨头进驻所带来的强烈冲击波 ,作者认为 ,我国零售业应直面竞争 ,不屈不挠 ,奋发图强 ,迅速进行营销战略调整。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积极发展新型零售业态 ,营造舒适的购物环境等 ,都是我国零售业在营销战略调整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