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难苦吟     
又闻矿难讯,心肺虑如焚;急卜求神佑,希亲幸得生。怨鸡啼晓迟,绪乱待清晨;曙起兼程赴,煤山寻夫君。晴天大霹雳,遮眼尽黑云;丈夫埋地下,回生渺无门。心血骤凝缩,哀泪雨纷纷;一家无主骨,老幼怎活存?顿足问苍天,苍天默无闻;咬牙询地府,地府冷森森……矿难频繁出,罪责应谁承?底里略探究,塞通心肚明:老板心肠黑,认钱不认人;贪官捧大款,护富不护贫。劝君莫得意,沉冤终得申;法网恢恢密,治尽造孽人!矿难苦吟@黄全安  相似文献   

2.
中晚唐的“苦吟”不仅是一种苦思的写法,还有更多的内涵。第一,苦吟诗人在人群上以科举穷士为主,内容上以吟苦及苦闷的消解为核心;第二,苦吟还体现了穷士诗人在困境中逆俗自立的不懈追求,他们或倚之科举及第,或倚之实现立言不朽的追求,或倚之寄托心灵、实现精神生命的延续;第三,苦吟还是苦吟诗人苦中作乐的生活方式与癖好,他们把苦吟与休闲结合起来,使苦吟成为一种颇有吸引力的写作与休闲自娱相结合的生活方式,有的苦吟诗人吟诗甚至达到了成狂成痴的地步;最后,苦吟诗人在风格上有苦吟以求怪奇和精妙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3.
4.
孟郊是中唐一位“苦吟诗人”。一般对“苦吟”的理解,是指诗人的反复推敲吟诵、字雕句琢。本文从诗人的悲剧命运及其诗歌文本中悲剧意境的创造出发,揭示孟郊苦吟的内部动因和外在表现。指出:时代的需要与诗人的个人才能的冲突构成孟郊诗境的“苦”;中唐道德沦丧与诗人先验的道德理想的冲突构成诗境的“清”;以上两种冲突造成的诗人的悲剧命运和悲剧性格,投射于诗句和诗境,就形成了诗人的“苦吟”和“清词”。受伤的孤鹤的形象是苦吟的内质;“寒”与“不欢”是苦吟意境创造的根据;高古、峭硬和新奇乃苦吟的外在表现。孟郊的苦吟,开启了中国寒士文学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中晚唐五代苦吟派的诗歌崇拜和耽溺不仅基于诗教传统,还带有浓厚的谶纬诗学意蕴。一方面,汲取谶纬诗学的政治伦理意蕴建构起经天纬地的神学"诗道"观。诗是造化之精,诗人则是璀璨的"文星",也是国运盛衰的象征,"诗谶"遂流行。另一方面,苦吟派还彰显了谶纬诗学的"自持其心"之义,以诗为立心之道,诗格因之以盛。就方法而言,则是在"比兴"传统之中融入谶纬诗学杂糅阴阳五行、天人感应说以天象、四时比附人事的解经方式。同时兼法《类书》的类目和体例,建构起一个封闭自足、包罗万象且有着特定对应关系的符号象征系统,诗之"秘旨"得以呈现,其弊则失之穿凿。  相似文献   

6.
一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生于公元七五一年(唐玄宗天宝十载),死于公元八一四年(唐宪宗元和九年).关于他的家世,由于文献不足,我们已不能详细地知道.根据现有的一些资料来看,仅仅知道他的先世并非豪门世族①.他是在他父亲任苏州昆山县尉时生于昆山②.从他送李??去苏州的诗:“小时履齿痕,有处应未销.旧忆如雾星,怳见于梦消”一些话来推断,大约他的童年至少是在苏州生活过一个时期.当“安史之乱”的时候,他年方四岁.在“安史之乱”结  相似文献   

7.
晚唐五代"苦吟"诗风在诗学上的成就实际上就是当时的诗格类著述。对这些文献进行专门的文本分析,发现"苦吟"本身还具有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比物讽刺"式解读去寻绎作者对现实政治的关切的内在用意。而一般对"苦吟"的理解多从推敲琢磨诗句的技术层面考虑,虽然已经把握了"苦吟"本身具有玩味前人诗作以启发诗思和指导创作的内涵,但却忽略了"苦吟"实际上也有对现实政治生态深切关注的更深层涵义。诗格类著述在剖析诗歌意象所对应的政治内涵的同时,要求学者运用"比物讽刺"的方式去表达对现实政治的意见。还应注意,在"苦吟"风气下形成的诗格类著述实际上反映了诗学研究由外部诗歌文体职能向具体而微的细节问题转化的趋势,除摘句批评、章法理论之外,其"比物讽刺"观点其实是对古代诗学"比兴"传统的隐性张扬。  相似文献   

8.
厚积只因苦搜寻 唐朝名诗人李贺,为了寻找写作的素材,每天起得很早,背上锦囊,饭兜,骑上一匹瘦马,沿着小溪漫游,他细心观察周围的自然景物,即景吟诗,每逢吟出佳句就写在纸条上,放入锦囊中,直到天黑才回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三长”吟     
浩浩长江,滚滚东流,浪育风流无尽休。巍巍长城,横贯神州,挺起脊梁立千秋。漫漫长征,赫赫铁流,旌旗飘飘扫贼寇。此乃中华民族之魂,传承精神万古不朽!“三长”吟@熊传甫  相似文献   

10.
刻苦与创造──论苦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吟”现象大量出现在唐宋时期,与近体诗的成熟以及诗人对声律的吟咏把玩有直接关系。苦吟是一种刻苦的创作状态,苦吟者普遍具有僻、痴的性格特征,其诗歌风格也自成一体。“推敲”即选择、创造,属于“妄想揣摩”而非“即景会心”,其本质是创造了“第二自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晚唐苦吟格局中的诗僧的探讨,指出在当时诗坛苦吟之风日盛的情况下,诗僧能融入时流,促进苦吟之风,将苦吟变成一种生命的需要,其创作行为本身就体现出诗僧诗歌创作的热力。  相似文献   

12.
"苦吟"是中晚唐诗坛的一种特有诗歌现象,体现了诗人的生活之苦、思想之苦和作诗态度之苦.杜甫身处盛唐和中唐转折时期,注重学习和借鉴前代优秀诗歌遗产,使其诗歌显现了"牢笼百代"的特征,并重视诗歌创作的"求新",因此诗作新句纵横,而强烈的诗歌创新精神使其崇尚及注重格律的"苦吟"式作诗方式,"苦吟"风尚垂范后世,对后世诗人影响深远,逐渐形成了"苦吟"流派.这与其人生经历、由盛唐向中唐转折的时代风气有关,更与其对诗歌艺术追求卓越的创新理念有关.  相似文献   

13.
孟郊是中唐著名诗人之一,终生仕途坎坷,只任过溧阳尉、河南水陆运从事两个低级职务,实属诗人之不达者。人们谈到其不幸,常提及他任溧阳尉时被分半俸一事,比如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在谈到孟郊时即云:  相似文献   

14.
"苦吟"是中晚唐诗坛上开始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对古典诗歌发展影响重大.唐宋之际诗歌重镇南唐的"苦吟"之风产生了新的变化,"苦吟"诗作语言清丽淡雅、善于描摹物态,对传统诗歌意象的含义和作用进行了显著的再造.这一变化深刻反映了唐宋之际诗歌创作群体及其创作心态的演变,并对后世全新审美范型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单永生 《社区》2003,(18):33-33
夕阳西下,晚霞满天。 一群小女孩儿聚在我家门前叽叽喳喳,像正开晚会的雀儿,让我无法捧读,便想驱散了她们。走出门外,见两个女孩儿正在绷紧的橡皮筋上非常有节奏地跳着什么花样,口中念念有词,旁边几个围观的女孩儿和她们一齐吟唱:  相似文献   

16.
孟郊山水诗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人评论孟郊,多喜称道其言愁言穷的诗篇,于其山水诗作则很少提及。这一半因为历史上扬韩抑孟偏见的影响,一半因为他的诗太工于抒写愁苦之音,妨碍了人们对其山水诗的认识。事实上,孟郊的山水诗很富个性、颇具特色。说它是中唐山水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葩,也不为过分。  相似文献   

17.
一唐代在安史之乱平定后,人民的痛苦并未减轻,反而更加深重。由于藩镇割据,外族不断威协侵略以及统治阶级的生活更加奢侈腐化,人民在统治阶级无休止的残酷压榨下生活濒于绝境。这时阶级矛盾仍回到原来的主导地位并更加深刻。面临这种残酷的现实,许多有正义感及人道主义精神的诗人,继承和发扬从诗经以至杜南的现实主义精神传统,有意识地以诗歌揭露现实的黑暗,伸诉人民的生活惨痛,形成一股诗歌的现实主义洪流,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以其反映现实矛盾的广泛深刻及战斗精神的无比强烈,形成这一洪流的高峰。  相似文献   

18.
中华书局1982年版《全唐诗外编》(下称《外编》)补孟郊遗诗十首(句)。我在搜笺《孟东野集》过程中发现“补遗”间有疏误,兹勘正五条于下。 1、《失志夜坐思归楚江》《外编》第451页据元李治《敬斋古今黈》十,以《失志夜坐思归楚江》为题,录“死辱片时痛”四句作孟郊遗诗,误。这四句系北宋刻本《孟东野诗集》(北京图书馆藏),蜀刻残本《孟东野文集》(北图馆藏)所原有(见卷三),是《夜感自遣》一诗的  相似文献   

19.
《荀子·不苟篇》:“盗跖吟口,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其中“吟口”一词,历来注说纷纭,迄无定论。杨倞说:“吟口,吟咏长在人口也。”郝懿行说:“案‘吟口’,《说苑》作‘凶贪’,此木必作‘贪凶’,转写形误,遂为  相似文献   

20.
丽尼(1909年11月——1968年3月),原名郭安仁,生于湖北孝感.他是活跃于30年代文坛的年轻作家.他运用散文诗形式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细微的感情,表现自己不满现实、不甘沉沦又找不到出路的时代苦闷,在散文诗艺术的形式上力求精致创新.促进了散文诗艺术的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