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碳捕获与封存是减排二氧化碳的有效策略,我国尚无专门规制碳捕获与封存的法律。通过鄂尔多斯碳捕获与封存项目的实证调研,对碳捕获与封存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由于碳捕获与封存项目存在市场准入与监管准则缺失、利益相关者知情权未得到保障、法律责任规定缺失、市场融资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建议我国制定碳捕获与封存法全面规制碳捕获与封存活动,根据碳捕获与封存项目的环节设计立法框架,准入与监管制度、利益相关者知情权保障制度、法律责任制度和投融资市场催化制度为该法的基本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论碳捕获与封存及其国际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框架公约》和《议定书》)中有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CCS)的初步思路,但没有明确规定CCS是否可视为缔约国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CCS技术对传统国际法的多个领域造成了冲击,提出了新的问题。应当对《框架公约》和《议定书》的部分条款作宽泛解释或加以修改,同时在各国协商的基础之上,将碳捕获与封存的有关法律问题纳入后京都时代的气候变化立法之中。  相似文献   

3.
欧盟的碳捕获与封存立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碳捕获和封存立法的先行者,欧盟制定了完善的碳捕获和封存立法。从欧盟碳捕获和封存立法经验来看,国家应该通过立法方式确认碳捕获和封存的地位,从而表明国家支持碳捕获和封存的立场。此外,为了有效地控制碳捕获和封存风险,推动碳捕获和封存的发展,国家应该制定严格的法律监管制度,并形成能够激励其发展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4.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应用一方面有利于人类减缓温室效应,另一方面也蕴含了巨大的技术风险和可能造成新的国际社会的不公平,因此它的应用不仅提出了国内法上新的课题,也成为国际法关注的焦点.与此相关的国际法问题主要集中在气候变化、海洋环境保护及废弃物跨境转移等领域.目前已有部分国际法文件对此作出了针对性的修改.研究现行国际法体系如何适用于CCS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由于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带来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加速变暖,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活。为解决这一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节能减排"措施,其中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因具有减排能力强、成本低廉等优势而备受青睐。但该技术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必须对该技术依法进行规制,然而由于这是一个新兴的技术项目,世界各国在法律规制方面都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安全方面、管辖权方面、责任归属和诉讼管辖权方面的法律规制不健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技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作为长期成本最低的碳减排技术,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相结合将成为我国煤电行业碳减排的重要技术选择.然而,我国在推广利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方面还存在缺乏必要的政策法规等困难.对此,我国有关部门和企业应该正确认清国际碳减排技术发展方向,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促进技术创新,加强国际合作,推进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为促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美国“碳捕捉与封存”(CCS)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美国作为全球政治经济实力最强的排放大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CO2捕获与封存(CCS,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具有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巨大潜力。美国积极采取措施完善或制定新的CCS法律法规体系以促进CCS技术发展、扩大CCS示范项目范围。文章对美国CCS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系统的梳理,以期为我国CCS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极具突发性、多样性和极端性的气候灾害造成的损失损害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迄今,国际社会虽然对于气候灾害防治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十分注重气候灾害的预警与防御、国际协作等机制的构建,但于应对气候变化之不利影响尤其是气候灾害所致损失损害的防治上,在相关政府间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统筹协调、系统性和执行力、资金支助以及“南北合作”的主导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对此,国际社会应以预防原则为圭臬,以“华沙机制”为中心,加强国家之间以及相关国际组织间的协调,细化“华沙机制”的相关规定,并于气候变化所致损失损害责任范畴内加强气候灾害防治之能力建设,以切实推动气候灾害防治之国际环境法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地球恩泽万物,而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应用自己的智慧去回馈、呵护她。作为国际法的一个新分支、新部门,国际环境法以其鲜明特色为国际法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观念和规则。文章阐述了国际环境法产生与发展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旨在根据国际法发展的必然趋势,致力于国际环境保护之法律制度的确立,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由于碳封存项目的长期性和潜在损害的广泛性,因而应当构建应对责任风险的资金机制.我国碳封存示范项目可以采用“责任上限与政府财政负担相结合”的资金机制;未来规模化的推广项目则可以采用保证金、责任保险和补偿基金等资金机制.由于我国碳封存项目还处于示范阶段,因此这些资金机制构建中面临的诸多特有的关键问题还需依赖碳封存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才能最终予以解答.  相似文献   

11.
国际环境法是现代国际法为应对人类环境问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与传统的国际法及其各个部门相比,国际环境法具有公益性、科技性、综合性、早期性、超前性和区域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现代国际法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际环境法在解决国际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中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和新方法。但本身也存在着很多弊病。法学方法论的科学合理运用是增强国际环境法学的学术品性的必需。现从多种具体形式的法学方法论的角度去考察国际环境法的特点,反思与检视其存在的多方面的问题,并相应地寻求完善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从实然的层面看,国际环境法具有较明显的早期性;从应然的层面分析,国际环境法则具有向协同性发展的态势。实现国际环境法的协同性是一项艰巨和庞大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但这也是国际环境法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在国际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的情况下,对当代人来说,重要的是立足于现实,尽力减少或消除国际环境保护机制中不利于实现国际环境法的协同性的因素,完善国际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理性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相似文献   

14.
国际环境法是21世纪国际社会极为重要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秩序.国际环境法是国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渊源与国际法的渊源有共性,更有区别.比较分析国际环境法与国际法,明确国际环境法的渊源,强调法的渊源在环境法治中的重要作用,以丰富和发展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传统环境法与现代环境法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环境法是指经济优先,以环境污染防治为核心的传统型环境法体系。现代环境法是指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兼顾,污染防治与资源保护并重,包含可持续发展精神在内的环境法体系。两者在立法精神、保护对象、法律价值方面存在着不同,环境法应走向现代化,实现从“实然”到“应然”的转变,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保护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探究中国现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政策的特征与不足,可为我国将来的政策制定及体系优化提供参考。以2006年2月至2022年12月中央和地方发布的143份有效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政策工具-目标领域-政策主体”的三维分析框架模型。结合统计学方法、结构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别探究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政策的演进历程、政策工具、政策目标领域、政策主体、政策力度等内容特征。结果表明,在“双碳”目标导向下,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政策正在展开布局,战略目标逐步明晰,但仍然存在专项政策缺位、政策工具结构分布不均衡、政策主体合作联系密度不高、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流程技术标准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未来应当强化政策力度,构建面向碳中和目标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专项政策;高效配置多元政策工具,构建政策工具的综合应用模式;完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结构。  相似文献   

17.
国际环境法的调整对象是国际环境关系,所以国际环境法与国际关系理论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新自由主义国际机制理论促进了国际环境法的产生,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加速了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关系理论必将引领国际环境法的未来发展。国际关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国际环境法产生与发展的理论根源,并以此预测国际环境法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被各国所公认的、适用于国际环境法一切效力范围、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构成国际环境法的基础的法律原则。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有很多不同主张。虽然各国学者对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认识不一,但是笔者认为国家环境主权及不损害国外环境的原则、全球共享共管资源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国际环境合作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应当作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并由各国在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中遵守。  相似文献   

19.
国际环境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刍议——以系统法学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国际环境法的一项发展中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国际环境法的一条主线。国际环境法是在保护国际环境方面协调各国行动的法律,只有各国切实履行国际环境法所规定的义务,建立健全本国的环境保护制度,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环境保护领域积极合作,才能真正实现一国乃至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原则,为国内法与国际法所确认,着重强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协调。通过以系统法学为视角,对这一原则的基本要素即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与发展一体化作了系统内部和外部全面和深入的探讨,以求在理论上更好地理解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内涵和外延,在实践中加强原则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作为独特的环境法治模式,欧盟环境法在我国环境法学研究与立法中备受推崇。然而,现有欧盟环境法研究普遍存在理想主义倾向,欧盟环境法治的内在不足与缺陷往往无人提及。为此,文章首先阐述了欧盟第六个环境行动规划、环境责任、气候变化、化学品管理等领域的新近发展,随即剖析了薄弱的基础法依据、易变的指导思想、执行不足的困境、一体化的悖论等欧盟环境法治依然存在的内在缺陷。最后,文章探究了欧盟环境法新发展及不足对中国环境法治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