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货膨胀目标制度及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 ,一些国家陆续放弃了传统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转而采取直接盯住通货膨胀目标的货币政策。有了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 ,中央银行就要千方百计地维持这个目标 ,从而保持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中国近年来控制货币供给越来越困难 ,从短期同业利率到市场利率的生成机制还不成熟 ,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2.
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双明 《理论界》2011,(12):33-35
我国中央银行不具有通货膨胀目标制意义上的独立性。在短时期内,货币政策目标具有多重性。我国采用的汇率制度具有明显的固定汇率制度特征,实施完全的自由汇率制度尚不现实。在短时间内,不能建立可供实际应用的通货膨胀预测模型。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尚未达到通货膨胀目标制实施的理想要求。我国在短期内不宜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  相似文献   

3.
西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证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个新兴的货币政策框架。通过分析两组西方国家利率、通货膨胀率和产出缺口的变动,发现中央银行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可以降低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短期波动。同时,泰勒规则值分析表明通货膨胀目标制使中央银行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反应发生了改变。实证结果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向通货膨胀目标制过渡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模型实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利用前瞻性经济结构和非二次福利函数方式设定的目标函数,测定了中国的最优非线性货币政策反馈规则。在央行非对称性偏好和非线性反馈规则的模型设定框架下,利用非线性广义矩估计方法(NLGMM),对央行最优化一阶条件(Euler方程)的约简式和结构式同时进行了估计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1993年至2005年间,央行存在非对称性政策偏好,货币政策反馈规则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实际造成了中国存在通货膨胀的明显倾向。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6,(12):45-52
通过构建改进的IS-Philips模型,对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状况进行量化,并纳入理论模型中,求解中央银行损失函数,实证分析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规则选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货币政策目标规则选择过程中,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在货币政策目标规则选择过程中需要对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加以考虑;通货膨胀目标制并非是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目标规则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6.
最优货币政策规则与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政府制定的货币政策受到了国内外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的作用日益突出,但经济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会影响和削弱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如何根据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借鉴外国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实施的经验,选择中国最优货币政策,促使我国货币政策的运行有效是宏观经济能否稳定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学辑刊》2008,(6):107-111
维护货币稳定是一国重要的货币政策目标,而要维护货币稳定,可以实行固定汇率制,使本币盯住关键货币;也可以把通货膨胀作为指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自主控制和管理货币。对我国汇率制度的浮动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我国实行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干预程度较高,并且货币当局仍不能放弃汇率稳定目标,这将不利于货币政策及目标的制定及实施。因此,有必要从前提条件、制约因素和历史经验三个方面对固定汇率制和通货膨胀目标制进行权衡,并对其适用性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考察并选择在中国适用性最强、最优的货币稳定策略,规划我国短期、中期和长期方案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预计70年的工业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53年至1957年,这是中国工业化的开始阶段.第二阶段自1958年至1975年,这一阶段的建设受到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第三阶段自1976年至2003年前后约28年时间.这一阶段主要处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国民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工业化的成效十分显著.第四阶段自2004年至2020年,是实现工业化的最后阶段,也是国民经济高增长的工业化腾飞阶段.在这一阶段,出现的价格上涨,主要来自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客观需要.我们必须明确,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是有差别的.在工业化腾飞阶段,中国存在着需要理性承受的价格上涨和货币贬值,并没有出现令人恐怖的通货膨胀.而应对价格上涨和货币贬值,中国需要以提升工薪阶层的低收入为主.在这一普遍的价格不得不进行调整时期,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存在货币幻觉,相伴随的必将是实际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我国改革开放前期的快速发展没有带来高通胀,但新时期我国进一步发展不可避免带来一定的通货膨胀。在发展和通胀的关系处理方面,应着重于发展导向,以发展抑制通胀。中外通胀形势和发展情况对比表明,中国的相对通胀水平并不高,中国的实际消费福利仍呈上升态势。我国当前的政策导向既可以通胀换发展,以发展容纳通胀,更可以发展抑制通胀。  相似文献   

10.
考察美元本位制影响中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提出理论假说,并运用多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得到的结论是:美国货币供应量和美元利率对中国通货膨胀具有显著影响,而美元汇率指教和国际油价变化的影响较为次要,美元本位刺的具体实现机制是借助美国货币政策渠道.  相似文献   

11.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有效制止了实体经济的下滑,但也导致物价水平持续攀升,通胀预期不断增强.特别是大量信贷资金直接或间接流入股市和楼市,资产价格持续上涨,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了显著影响.本文选取中国1998-2010年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通货膨胀与股价、房价等资产价格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对其短期波动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其中,通货膨胀对房地产价格的波动更为敏感,两者的因果关系因滞后期不同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2.
以往的工业化模式可从六个方面进行归纳,反映出发展过程的特殊性。我国旧模式中的一些问题 在近20多年的工业化中又以不同的方式重新表现出来,这是需要警惕的。在工业化中,首先要端正目标,真 正做到以人为本,即以人民福利增进和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为目标。在实现目标过程中,要借助于行政推动, 但要防止可能产生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业化模式分析与目标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的工业化模式可从六个方面进行归纳,反映出发展过程的特殊性.我国旧模式中的一些问题在近20多年的工业化中又以不同的方式重新表现出来,这是需要警惕的.在工业化中,首先要端正目标,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即以人民福利增进和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为目标.在实现目标过程中,要借助于行政推动,但要防止可能产生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结构性因素包括:流动性水平、成本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资产价格泡沫、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人民币升值预期、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上涨8个方面25个典型代表性经济指标。基于上述指标创造性地建立了我国通货膨胀的拐点预测模型。将模型分别应用于我国2011年和2012年的通货膨胀预测,发现通货膨胀由上升状态转为下降状态的拐点时刻为2011年7月,2012年上半年通货膨胀会保持大于2的下降趋势,这与我国通货膨胀实际表现相一致。根据通货膨胀在今年下半年会下探到小于2随机游走状态的可能,结合我国通货膨胀内部压力结构的分析,提出合理化解和控制通货膨胀内部压力的五条建议,来保持我国通货膨胀的稳定与适度。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我国各种价格指数连续下降,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局面,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我国的国民收入和政府财政能力是否允许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继续采用诸如增发国债、扩大赤字的财政政策而不会引发通货膨胀,是急需研究的问题。我们通过对当前财政政策引发通货膨胀现实原因的研究,给出了防治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浅议中国当前通货膨胀的特点、成因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呈现了结构性、非平衡性、信念不一致性等特点。而其形成的原因是市场结构性矛盾、成本推动、需求拉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结果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成本,对股市产生了直接影响,对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针对这种现状,政府一方面要适度采取紧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另一方面更应注意发展生产、增加供给、控制物价,尤其是要控制食品价格的上涨,提高居民对控制通货膨胀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中国社会同时受到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大幅上涨的压力,这不仅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也给中国社会带来深刻影响。通货膨胀"劫贫济富"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比较明显,城镇低收入家庭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尽管通货膨胀在客观上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农民从粮价上涨中得到的收益相当有限。通货膨胀使低收入群体产生焦虑感,增加了人们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可能诱发各种社会问题。资产价格大幅上涨迅速扩大了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差距,加剧了低收入群体的不公平感。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刺激了居民追逐各类资产的热情,助长了社会成员的投机与浮躁心态。如果任由资产价格泡沫风险发展成为系统性风险,股市动荡必将危及社会稳定。2008年中国仍将面对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上涨的双重考验,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必须积极审慎地应对,加强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9.
论文应用GARcH模型逐个分析了q-国1995—2010年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波动性和不对称性,再利用vAR模型验证两者之间存在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样本期间,中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自身波动性有持续性,产出缺口存在“风险奖励”,通货膨胀对产出缺口存在“溢出效应”,并且波动具有不对称性,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滞后期为一年。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分析法主要以经济结构矛盾作为出发点,忽视了通货膨胀预期在价格结构性上涨形成中的重要作用。采用时变参数模型以及分位数回归和分解方法,实证考察了不同时点状态、不同通货膨胀水平下工农产品价格预期性质的差异和变化,以及预期性质差异对于形成工农产品价格二元分化的贡献程度。结果发现,考察期内工农产品价格的主导预期性质相反:农产品价格更多受适应性预期影响,而工业品价格则更易表现为理性预期主导,并且通货膨胀水平越高越容易强化工农产品价格的主导预期差异。分位数分解结果表明,预期差异对形成工农产品价格二元分化的贡献达39.1%—6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