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肯在美国内战时期高举联邦统一旗帜,把拯救联邦作为战争最高目标,奴隶制问题放在第二位。南部分裂国家时,林肯指出各州没有主权,联邦政府创造并赋予了各州法律地位,各州分裂联邦是非法行为。联邦不能分裂,而奴隶制的存废视维护联邦的需要而定,是实现联邦统一的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奴隶制度的前提是国家主权统一。林肯在维护国家统一时争取和平手段,当南部分裂国家时,采取了坚决的战争手段。林肯维护联邦统一的历史应给今人以启示。  相似文献   

2.
任何真正的哲学家都把哲学观作为自己哲学思考的出发点和归宿,并以自己的哲学观去创建自己的哲学理论。历史上的哲学观是多样性的统一,哲学家秉承“爱智慧”的意旨演绎出许多不同类型的哲学观,构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哲学系统,使人类生活得愈来愈智慧;未来的哲学观仍将是多样性的统一,哲学家还会在“爱智慧”前提下演绎出更多不同类型的哲学观,构建更多不同类型的哲学系统,使人类更加智慧地生活。一系列的哲学观构成一个发展嬗变的过程,不论将来生化出多少种不同类型的哲学观,哲学是爱智慧的意旨不会改变。哲学家将把所爱的智慧聚焦于生活智慧和发展智慧,从而不断地去追求更高的智慧。  相似文献   

3.
亚历山大经过十年东征建立了空前的大帝国,然而他遽然去世之后,帝国立刻面临着分裂的危险。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虽然不断涌现出试图将帝国统一在自己治下的继承者,但经过四十年的征战,亚历山大帝国最终仍走向了分裂。从亚历山大帝国的分裂中,可以看出马其顿继承制度和传统观念对帝国统一的制约及王室衰微对帝国分裂的加剧。当然,在继承者中始终存在分裂和统一的两种倾向,而统一者由于自身力量的限制,在其他继承者的联合反对下一再遭到失败,是亚历山大帝国分裂的主因。此外帝国的分裂也与帝国自身现实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张君叻思想简论王其水,欧阳英张君(1886—1969)是位哲学家,也是位政治家。他的信条是搞哲学不忘政治,搞政治不忘哲学。他与一般哲学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仅谈哲学理论,而且把自己的哲学信仰具体化,提出一套颇为完整的建国方案。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角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争取民族独立当做自己的奋斗目标,实践着自己是中国社会最先进的政党、是中华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的信条,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不屈服于外来压力、坚持民族独立、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精神.  相似文献   

6.
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相互关系的历史发展陈世清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相互关系,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所有权中心同经营权的统一,所有权中心同经营权的分裂、经营权中心同所有权的分裂、经营权中心同所有权的统一四个阶段。一、所有权中心同经营权的统一早期企业家是...  相似文献   

7.
德国历史法学派与近代法学方法论的创始者萨维尼之所以反对在当时立法,并非完全基于"民族精神"说。《论立法和法学的当代使命》的伟大之处,恰恰是在法律语言下隐藏着更高远的智慧:一个统一的私法法域有利于推进国家统一;但当这个私法法域还未真正形成时,如果草率立法反而有可能造成孕育中的统一法域的分裂。  相似文献   

8.
从莱恩的存在心理学角度,通过分析和研究《收藏家》中主人公克莱格的反常行为和心理,揭示克莱格自我分裂这一主题。指出克莱格的自我分裂体现在,其一,他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出现分裂;其二,他与自身的关系出现了分裂。自我缺乏存在性安全感,没能与他人及外部世界建立一种积极,生动和健康的关系,而把自己囚禁在一个分裂的世界里来维护自己不确定的自主性,最终导致了自我的分裂。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与西方古代国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球视角看中国,古代中华文明具有显著的政治统一性。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统一的帝国以来,2200多年的中国古代社会里,中华民族虽然也多次经历战乱、分裂和改朝换代,但总能分久必合,统一的时间远远长于分裂的时间,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人心所向与大势所趋。这在西方古代的国家群落中是独一无二或绝无仅有的。这是古代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最显著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开篇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反映了古代文人罗贯中对分裂和统一关系的认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局势,有统一,也有分裂,但若认为分裂久了必定统一,统一久了必定分裂,则未必允当.而且这句话只是从表面现象看问题,没有揭示出国家统一和分裂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11.
从莱恩的存在心理学角度,通过分析和研究《收藏家》中主人公克莱格的反常行为和心理,揭示克莱格自我分裂这一主题。指出克莱格的自我分裂体现在,其一,他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出现分裂;其二,他与自身的关系出现了分裂。自我缺乏存在性安全感,没能与他人及外部世界建立一种积极,生动和健康的关系,而把自己囚禁在一个分裂的世界里来维护自己不确定的自主性,最终导致了自我的分裂。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界对统一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从威廉·詹姆斯,到勒温、托尔曼等人。弗洛伊德、华生、赫尔、斯金纳等众多研究者也都试图以自己的理论来统一心理学。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对心理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许多研究者试图为心理学找到一个统一的理论范式。斯塔茨明确指出了心理学的分裂危机,发表或出版了一系列相关论著,为心理学统一工作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并提出了具体的整合理论一心理行为主义。他为该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朝鲜半岛的分裂是冷战的产物,民族的一大悲剧。目前朝鲜半岛问题很复杂,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难度也很大,但是其和平统一的可能性也确实存在。其一,在冷战体制解体后的今天,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其二,朝鲜南北直接对话,客观上加深了相互了解;其三,双方决策人的明智决断。随着新世纪的临近,北南双方决策人都呼吁早日结束朝鲜半岛分裂的历史悲剧。其四,国际环境有利于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朝鲜北南双方都开始积极探索和平统一的原则。朝鲜半岛的统一,不能走德国统一之路,与此相反,朝鲜半岛的统一,只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首先必须终止敌对状态,加强北南对话和交流,营造和平环境,实行互惠、互利、共同繁荣的政策,以便恢复和增进民族共同性,消除异质性,增进民族共同意识。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只能是一步一步地走,这才是实事求是的路线  相似文献   

14.
现代心理学在发展中面临的分裂危机日益严重。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形态,正是建立在对现代心理学批判的基础之上。它反对科学主义、个体主义和经验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一种社会建构,强调社会互动和话语对人心理的建构功能.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后现代建构心理学为缓解现代心理学的分裂危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蕴含在其中的整合意识更为心理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边城》与《强盗》的比较,可以发现席勒与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存在诸多相似,他们都试图通过审美的途径实现人性的完美,从而实现改造国民性的政治理想。他们在反思民族危机的过程中,把弥合人性的分裂作为解决国民性问题的基石,而且在大量的文学创作中对人性美理想做了形象化的表达和演绎,从而把自己的政治理想、文学理想和美学思想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6.
按照主权构成研究,中国在主权所有权层面上是统一的,但在主权行使权层面上是分裂的,即海峡两 岸的分裂性质是主权所有权统一之下的主权行使权分裂。它在现实中的表现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 国,但在一个中国内部却存在着分裂,即海峡两岸的分裂是统一之中的分裂。认识这一点很重要,它 有利于我们分清海峡两岸与东、西德和南、北韩在分裂性质和程度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历史,祖国处于统一局面的时间颇长,呈分裂状态的时间甚短。即使在分裂时期,人民渴望统一的呼声亦十分高涨。可见,反对分裂,维护统一,始终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不仅如此,各民族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都曾进行过长期的、艰苦卓绝  相似文献   

18.
造成东晋十六日时期南北大分裂的因素大致有:胡族政权的胡汉分治政策、频繁的战争、赋役苛重、强迁人口扩大了北方的分裂,北方胡族政权南下用兵的失败过成了北方再度的大分裂;东晋统治局面的长期维持及北伐的失败则延续了南北分裂,推迟了南北统一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与自己讲和     
有一次,一位评剧表演艺术家不小心摔碎了自己心爱的小茶壶,十分心痛。但是。她马上安慰自己:“碎了碎了,就不会囫囵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得马上赔自个儿一把壶!”于是,她不再责怪自己,扔掉碎壶,迅速上街,买了一把更加漂亮的小茶壶赔给自己。这件小事体现出的是一种“与自己讲和”的智慧。  相似文献   

20.
晋南北朝的三百年间,是我国统一国家形成后出现的一个较长的分裂时期。总结这一时期统一与分裂斗争的历史经验,对于深入批林批孔,理解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认清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下面着重从当时统一国家为什么会分裂以及又怎样重新统一问题进行分析,试图找出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