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探讨西汉军队的领导体制,是研究西汉军制史的一把钥匙。因为军队领导体制是军队的中枢,军队的编成、编制、装备、战略和战术等诸方面的变化,最终都要反映到领导体制上来。同时,探讨西汉军队领导体制,还可以从一个侧面窥视西汉专制主义中央政权的发展轨迹。本文就此呈疏浅之见,敬请指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军事机构从无到有。伴随着军事机构的日渐庞大,军队领导体制也开始形成。到西汉时期,随着文武分职制发展,军队领导体制日趋完善。从制度上说,其时中央军事行政系统,设有太尉(大司马);中央禁卫军系统,设有卫尉、中尉和郎…  相似文献   

2.
南朝征讨都督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朝时期,国家为了适应征伐战争的需要,一般都设置征讨都督来统帅出征的军队。这种征讨都督在当时国家的都督体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由于战争的不断发生、朝代更迭频繁以及军事制度的诸方面较之东晋时期出现了一些变化,因此,南朝的征讨都督的设置具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特点:南朝国家以多种方式设置征讨都督。南朝征讨都督的等级区分,是承袭东晋的制度而来,可是与东晋比较,却出现了一些变化。南朝国家征讨都督的军事惩罚权较之东晋时期明显地提高。但是,南朝征讨都督是为了征讨作战而设置的,因而,一般在征讨作战结束后,国家自然也就撤消对征讨都督的任命。正因为如此,征讨都督所具有的权力就不是长期的,在南朝,都督诸州军事到他所辖的都督区外作战,不是他担任都督诸州军事所具有的权力,而是他担任征讨都督所具有的权力。因此,担任征讨都督是都督诸州军事到其所辖的都督区外进行作战的前提。都督诸州军事与征讨都督任职之间具有这种关系,自然就使南朝国家的地区防卫和征讨作战有机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3.
蜀汉镇戍都督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蜀汉镇戍都督是在刘备平定益州后普遍设置的。当时没有汉中都督、降都督、永安都督、江州都督。由于设置了这些镇戍都督,便在蜀汉国家的南方、北方、东方构成了比较稳固的防卫体系。这种镇戍都督是具有中央兼地方双重特征的军事官员。他以所任将军职作为等级划分的标准。镇戍都督“假节”是为了加重其地位。他统率的是国家镇戍军队。镇戍都督设置后,蜀汉国家在防卫曹魏和孙吴方面,具有了稳固的防御能力,同时,也是蜀汉对曹魏进攻作战的保证。并且,南中少数民族地区成为蜀汉政权的可靠后方,也与镇戍都督的设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文史哲》2018,(6)
都督府在北宋、南宋都存在,而且在宋金战争中,曾经发挥过未可忽视的作用。两宋都督府有显著不同的职能,北宋为州格与虚衔,南宋为宰执兼领的统一前线诸路军马指挥的军事统帅机构。对两宋都督府的三重职能进行比较研究可知:其一,北宋都督在地方行政区划上,它既是六等州格都督州、节度州、防御州、团练州、军事州的最高一等;又是五等府京府、陪京府、都督府、次府、余府中的一等。其二,与州、府相联,北宋所设都督,有大都督、中都督、小都督之别,其实这时都督为亲王、宰执遥领之虚衔,无实职。其三,南宋初期,因宋金战争形势严峻,于是有宰执兼领都督诸路军马之置,发挥了战时区域最高军事指挥的职能。自绍兴后,都督诸路兵马府的设置,贯穿南宋七朝中的六朝(唯光宗朝例外),逢战必设,成为常态。通过两宋都督府的比较,得出结论:北宋大都督、中都督、都督之设,是沿隋唐诸路总管府、都督府之制,与州郡建置相联,属"都督州建官"体制,非统兵作战体制。而南宋以宰执兼都督诸路军马,传谕皇帝调动军队部署的旨意,节制前线诸大将,统一号令,保障军队供给,以便宜行事,属统帅作战体制。  相似文献   

5.
十六国城市史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国的城市有着浓厚的军事色彩,诸政权为了自卫和拓展版图的需要加强了对城市的控制,一方面在一些重要城市沿袭魏晋以来的都督制和护军制,另一方面又采取了以城市取代郡县的方式管理城市。这是十六国城市史的一个特色。与此相关的是各个政权普遍的城市化,城市数量急遽增加,城市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中心。  相似文献   

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创建新的革命军队的过程中,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在军事实践中,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过程,就是实现这一根本原则的过程。革命战争年代,党始终保持对人民军队领导的绝对独立与绝对权威,丰富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根本原则的内涵,在领导革命斗争不断走向胜利的过程中持续实现了这一根本原则。夺取全国政权后,党制定了新的最高军事领导制度,保证了我军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的高度一致,有效推动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根本原则的进一步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采取诸多措施坚持和完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随着军委主席负责制的全面贯彻和深入落实,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得以根本实现。  相似文献   

7.
国民党政权溃败的政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涛 《中州学刊》2001,4(4):179-184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反映的不是军事的失利和组织的紊乱,而是政治制度和体制结构的腐败,是在于刻板、僵硬的政治体制和大政方针决策的错误,这是战略性的失误.简单地说是独裁和内战引发革命导致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终结.国民党军队拥有精良的武器和美元,但缺乏对中国未来的新远见;国民党领导了8百万的军队,但却没有领导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8.
奥古斯都建立的元首制既是对共和制的颠覆与否定,也是一个新体制、新秩序的建构。鉴于军队和帝国政权之间的关系,军事改革和对军队进行治理必然是核心内容。因此,关注奥古斯都的各种史实,应侧重关注其军事改革与治军方略。他改组军团,创建近卫军,强化军队控制权,实现了军事改革目标。在治理军队方面,奥古斯都突出了恩威并重,并达到了加强对军队掌控的目的。奥古斯都统治期间社会稳定,与他军事改革和治军策略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
西晋时期,国家设置将军和都督诸军事.西晋国家使都督诸军事的设置与将军号结合起来.实际都督诸军事是将军的兼任职.西晋国家依据都督诸军事的“都督”、“监”、“督”三等级确定兼职将军的品级,因而,将军的品级可以体现出都督诸军事的等级差别.在都督诸军事任职期间,西晋国家能够迁转他们所领的将军号,其目的是要进一步加重都督诸军事的身份地位.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习苏军、进行正规化建设因"反教条主义"夭折.其实,苏联军队初创时期,已经有过这样的经验教训.当时,新生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敌人的军事进攻和国外敌人的武装干涉,建设强大的军队十分迫切.可是,领导武装暴动出身的伏罗希洛夫等人,习惯于游击战,反对军队正规化建设.列宁和俄共(布)八大及时纠正,通过正规化建设提升军队战斗力,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相似文献   

11.
“曲端冤狱”与南宋初年的陕西陷失@李贵录$韶关学院旅游系!广东韶关512005~~~~~~  相似文献   

12.
以"北洋三杰"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为代表的北洋武备生在清末军事变革中大显身手,创建训练新陆军、改编山东地方军和编练北洋六镇,勤于谋划,躬自实践。因应清末军事现代化对合格将才的需求,北洋武备生主持北洋一系列军事学堂,积极改章建制,培养了一大批学有素养的军事专才,推动了清末军事现代化的发展。伴随北洋集团的崛起,北洋武备生亦逐步形成为"武备派"势力,成为影响清末政局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论金代文学中所表现的“中国”意识和华夏正统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金对峙时期,双方都以华夏正统自居。南宋一方,由于遭到金的侵略,退处半壁江山,因而爱国主义高涨。而在金朝内部,伴随着整体性汉化的趋势,同时因为证明其统治中原地区合法性的需要,也产生了“中国”意识和华夏正统观念。这种思想意识在金代文学中有着系统而鲜明的表现。金代文学表现“中国”意识和华夏正统观念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熙宗、海陵二朝,汉化的开展与政治统治的需要催生了华夏正统意识,这种意识一产生,便在诗文作品中有所表现;二、世宗、章宗二朝,汉化的完成和“文治”盛世的出现,使得华夏正统意识空前高涨,甚至出现了自居华夏正统而视南宋为“蛮”、“夷”的极端思想,这些思想意识在当时的代表性作家那里有鲜明的反映;三、卫绍王、宣宗、熙宗三朝,由于中原地区受蒙古、南宋的双向进攻,金人的“中国”意识和华夏正统观念不弱反强,在亡国之际大放光芒。这种光芒投射到了元好问等一批金末文学家的反映沧桑之变的作品里,而元好问编纂《中州集》更表明金人的这种思想意识已经得以升华。这种思想意识最终为南宋遗民所认同。  相似文献   

14.
杨合林 《殷都学刊》2002,(1):72-76,112
文章围绕钟嵘的“风力”批评概念,就建安、左思以及陶渊明诗歌的美学特征加以清理、分析,认为风力主要表现的是魏晋士人的英雄气与名士风,风力的流变反映出魏晋士风与诗风演进的大势。  相似文献   

15.
南唐元宗李璟(后改为景)即位后,其亲信陈觉、魏岑、查文徽等担任枢密使,他们为了树立威望,轻启边衅,用兵海隅,但并未达到开疆拓土的目的,反而削弱了南唐的国力。淮南之战中,陈觉等人举将不当,又嫉贤妒能,导致南唐一溃千里,被迫对后周割地称臣,虽未骤亡,但亡国之势已成。陈觉等人恃宠而骄,大结朋党,打击异己,凌忽亲王,败坏朝纲。枢密使权力的膨胀既与元宗即位的曲折相关,也与元宗个人执政能力有关,对“孙党”的戒备使得他偏重“宋党”,最终使南唐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16.
卫所制度是明朝军队的一项基本军制。卫所缺伍的原因主要是边班、清军、勾解等措施在实行过程中产生了诸种弊端。明代军中各级官吏贪占政府粮饷、收受军兵贿赂是各种军制无法实施的根本原因并对明朝灭亡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周兆望 《文史哲》2002,(1):118-123
“三都大官”是北魏较有影响的重要职官之一,至迟在天兴二年即已设立,太和十七年罢之。“三都大官”指外都大官、内都大官、中都大官,其职位约与尚书相当,基本职能是断狱判案,是尚书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还统兵作战和参与决策军国大事。其人选主要是宗室诸王、皇亲国戚,还有强宗豪右或部落大人、投依北魏者、勋劳卓著者等。  相似文献   

18.
刘军 《兰州学刊》2014,(5):64-69
北魏宗室阶层专指拓跋始祖神元帝力微的全体后裔,身为天潢贵胄,他们是北魏政权的坚强柱石和统治集团的核心力量。宗室是皇权主义的附庸,其对政局的影响取决于二者的具体关系。北魏前期,宗室残存"直勤"对等的君位继承资格,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皇帝对宗室,特别是皇子皇孙,保持既任用又防范的矛盾心态。孝文帝改革宗室家族制度,根据服纪远近配署统治权益,势力膨胀的有服宗亲成为皇权的牢固支撑。宣武帝反其道而行,利用出服疏宗制衡近属。孝明帝兼用近属与疏族,却无法调解双方的纠葛,激烈纷争导致帝国的崩溃。宗室徘徊于亲族与权力之间,是王朝政治生态的特殊产物。  相似文献   

19.
1921年2月1日,俄恩琴白匪攻占库伦,中国中央政府军退守恰克图,在苏俄和远东共和国以及外蒙古人民武装的攻击下,中国中央政府被迫撤离外蒙古,在苏俄政府的军事政治干预下,外蒙古宣布独立。  相似文献   

20.
王东洋 《兰州学刊》2007,(2):161-164
曹魏官员尚无明确任期规定,两晋始规定官员任期为六年.南朝刘宋前期行六年之制,后期改为三年制,此被南齐、萧梁和陈朝继承并有所变革.北魏早期以久任为原则.自孝文帝至北魏末,地方官任期为六年,中央官则为三年.北魏宣武帝后规定散官任期为四年.东魏北齐地方官任期不足六年,西魏北周内外官任期为四年.隋朝开皇年间几经改革,至开皇十五年文武长官任期稳定为四年.杜佑所云"魏晋以后,皆经六周"的说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