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肇专权与北魏宣武帝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肇专权是影响北魏宣武帝一制政局的重要事件。本文以高肇权力的形成、膨胀和衰败为线索,对宣武帝时期北魏统治集团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对高肇专权出现的原因以及它的性质、特点等问题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填补了北魏晚期政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空白点。  相似文献   

2.
有着近60年历史的“崇文”“宣武”即将从北京地图上彻底消失,内城四区也由此变成内城二区,旧有的城市记忆将被彻底革新。怀旧的情绪弥久不散,引发了众网友对“老北京”的捍卫、对文化古迹的追忆。毕竟,崇文、宣武所在的北京南城是北京文化肇始之地,难免会有人质疑,“宣武、崇文”名称的消失会对北京城历史文化的延续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孝文帝迁都洛阳开启了北魏历史的新篇章,迁都之后,代京的政治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孝文帝迁都时,代京成为守旧势力的集聚地。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证迁都的顺利进行。孝文帝及宣武帝还多次北巡,以显示朝廷掌控着以代京为核心的北方边镇。孝明帝时期,随着北方边镇军事地位的失去,边镇将士不再受到重视。少数民族不断南下,加之朝政的逐步混乱,最终导致了代京的衰落。  相似文献   

4.
“军用”问题是南北朝史学的传统问题,北魏“军用”研究的核心是揭示北魏军事物资的供给、补给对国家社会形成了何种影响。在平城时期,尚未摆脱部落国家形态的北魏,其“军用”呈现出义务性和原始性,“军用”以调役和抄掠形式促进了国家的张大。到了洛阳时期,孝文帝官制改革使得“军用”形态迅速改变,“军用”开始走向农业化和职官化,形成以汉士族为主导的“军用”结构,从而能够提供“殷广”的“军用”物资,极大地提高了北魏的“军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海经》中所载“群帝”或“众帝”的名称及其谱系的分析,认为黄帝、帝喾、帝俊、帝舜实为一人,乃是上帝;帝鸿即帝尧亦即太皞、昌意;少暤即帝挚,亦即《海经》中的戏,他应该是帝尧之弟继帝尧为帝者,《世本》《史记》中说他是帝尧之兄的说法不可靠;韩流为《竹书》中的帝乾荒,曾继帝挚为帝;帝丹朱即驩兜、驩头、讙头、讙朱,是帝颛项之子而继颛顼为帝者.帝尧、帝挚、帝韩流、帝颛顼、帝丹朱是唐虞时代的五位帝王,一代为兄终弟及,其余为父传子,先秦所谓的五帝时代、唐虞时代是相同的概念.“五帝”传说是真正的古老史传,并非战国时人的杜撰,也可以证明战国时代儒、墨所谓“尧舜禅让”的说法根本是子虚乌有.  相似文献   

6.
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王朝的一个著名皇帝。他之所以著名,既不仅是由于他“雅好读书,手不积卷”富有深厚的文化教养;又不止是由于他“听览政事,从善如流”,具有开明的政治作风;更主要的是因为他是一个少数民族皇帝中的以汉化为基本内容的大改革家。而在他的多方面的改革措施之中,迁都洛阳龙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相似文献   

7.
魏孝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名元宏,生于北魏皇兴元年(公元467年)八月,死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三月,终年三十三岁。他五岁登基,在位二十九年,是中国历史上鲜卑族的一位年青有为的皇帝。他颁行俸禄制,反对北魏官吏贪污舞弊;颁行均田制,促进北魏农业生产的发展;颁行三长制,编订北魏户籍,安定社会秩序;并把北魏国都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迁到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改革鲜卑族的旧式衣服;禁说鲜卑族语言,提倡汉语“正音”,以汉语作为北魏通行的语言;改革鲜  相似文献   

8.
一 魏碑书法在内容上是北魏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变迁的文化反映,孙伯翔先生选择魏碑,也就选择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他由此找到了不竭的艺术源泉。北魏文明的兴衰告诉我们,鲜卑族完成对北方地区的统一很不容易,它首先是在残酷的部落竞争中胜出,然后实现了征服后燕、攻打南朝、打败胡夏、大破柔然、攻打北燕和降服北凉等诸多关键环节。经过孝文帝改革,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国力强盛。至公元534年孝静帝决定迁都邺城,洛阳拆城移民四十万到新都,帝都化为废墟,国力日渐衰微。征战杀戮,颠沛流离,社会动荡,伴随着北魏的兴衰历史。北魏在文学上没有出现太多大家,但总体上沿袭了“三曹”父子开启的“魏晋风骨”,在内容上不乏描写国家动乱分裂的严重后果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魏碑对现实的关切也注定了它拥有丰富的社会内涵,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石刻等形式与魏碑内容相得益彰,故此能够展示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我与孙伯翔先生的相识纯属偶然。我的老家湖南九疑山,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明始祖虞舜的帝陵所在,  相似文献   

9.
张久英 《北京纪事》2011,(3):109-111
知道住在棺材铺的旧址,却不知道棺材铺的字号。52岁的邢其良在原宣武区米市胡同37号已经住了50年。他说:“这里以前确实是棺材铺,不过解放前就已经成了民居。”  相似文献   

10.
试释“帝”     
关于“帝”字的本义,向无定释,学者们各有所主,至今无一定论。从“帝”字产生的社会,意识背景去解释此字,能正确理解“帝”字的来源及含义演变。“帝”字与造字时代人们的土地崇拜有关,也与人们对于天、地、帝、神等自然、社会的理解有关。对“帝”字的正确理解,可以审视先人造字方法及当时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1.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太和八年(公元484年)至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北魏政权在冯太后和孝文帝的先后主持下,进行了十六年之久的持续改制,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对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拟就中国文化传统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关系做以探讨,并就教于学界。  一、北魏“崇武”传统与“偃武修文”之争  所谓传统,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在民族文化心理中的凝结与沉淀。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区别于其它民…  相似文献   

12.
尔朱荣述论     
尔朱荣述论洪涛尔朱荣(493—530年)是北魏时期著名人物。许多学者在谈到他时,总是将他作为“乱世奸雄”看待,斥之为“刽子手”、“野心家”、“大军阀”等。综观《魏书》、《北史》等有关史书,我认为这样评价尔朱荣是不公允的。今将我个人一些看法陈述如下,不...  相似文献   

13.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并实行汉化改革,使拓跋鲜卑政权发展至顶峰,史书将该阶段政治稳定、国家强盛、八方归附的社会面貌称为“太和之风”。洛阳作为国都,其墓葬形制和随葬品折射了北魏后期的社会现实,是“太和之风”的典型实物例证。考古发现洛阳北魏墓葬墓向坐北朝南,地面有高大封土,都是单室墓,这些方面的统一性分别继承了东汉和魏晋丧葬文化理念。墓葬是否随葬陶俑群、形制固定为带盖方形的墓志尺寸大小具有身份等级差异,说明北魏把汉晋的部分葬俗进一步发展为礼仪制度。而帝陵墓室涂黑、部分陶俑左衽则是保留的北方游牧文化传统。随葬品中所见拜占庭金币、下颌托等,是西域商贸往来的见证。出土的胡人侍从俑和佛教用品,表明对外来文化的接纳。以上各种因素和谐共存于同一墓葬,从一个侧面充分反映出当时在汉文化主导下的多元一体格局。墓葬中“太和之风”的形成主要是孝文帝对于洛阳陵墓区的规划、汉与鲜卑势力的持续消长和北魏统治下复杂的人口构成等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孝文帝积极主动承继汉晋文化,目的是将拓跋鲜卑纳入华夏统绪中。对洛阳北魏墓葬实物材料的解读,能够直观全面地认识汉文化对北魏政权的影响,为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提供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孝文帝定姓族的具体规定作了介绍,并对拓跋改姓时间进行了考证,对史学界姓族的等级划分结论找出质疑,作者认为“膏梁”、“华腴”不是一个等级,而是一个特殊的称号。孝文帝定姓族唯一的标准是官爵的高低。孝文学定姓族,有利于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的分流,对巩固北魏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建立门阀制度使用人制度更加制度化,是其明显的消极影响。南朝士族的种种流弊在北魏后期同样出现,孝文帝死后,北魏统治者政治腐败,毫无作为,但不能把北魏的衰亡完全归罪于孝文帝的定姓族。  相似文献   

15.
温子升     
<正> 温子升(495—547),字鹏举,北魏文学家。祖笈太原(今太原市),后迁居济阴冤句(今山东荷泽县西南)为晋大将军温峤之后裔。温子升家世寒素,自幼勤学好读,乃至博览百家,文章请婉,初为广阳王渊贱客,在马房教诸奴子写字,因撰写《侯山祠堂碑文》出名。二十二岁时射策高第,补御史,台中文笔,皆出于子升手。孝庄帝即应,任南主客郎中,修起居注。孝庄帝认为他是“当世才子”,甚为器重。曾为庄帝谋划杀尔朱荣,可见他还是一位颇有胆识的人物。永熙中(532—534),任待读兼舍人、金紫光禄大夫,迁散常待、中军大将军。东魏末年,高澄引为大将军谘议。武定五年(547),元瑾、刘思逸作乱,高澄疑子升与其谋,下晋阳狱,备受饥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了日前野外考察关于北魏《皇帝南巡之颂》碑的发现及其内容,论证了是碑为文成帝平生迭次南巡的全面记载和颂辞,而文成帝的南巡,是道武帝拓跋以来出身北方游牧族的北魏王朝实行民族融合──汉化战略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从这个视角看,此碑所记载所赞颂的是杰出政治家拓跋浚的重大国务活动和业绩,而远不在于以前历史文献所说他的射箭过山之所谓“御射”──一位皇帝个人的膂力和武功,从而指出《魏书》和《水经注》的有关记载是失真的片面的。北魏《皇帝南巡之颂》碑的出土,为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北魏史和民族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为开发文化开发旅游,提供了新的资源;是碑碑文书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北魏太和十四年以前的社会改革称为“孝文帝前期的改革”。认真探究一下,此说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这一段时间的改革应归功于冯太后。现代史学家在记述这段历史时,不少著作对冯太后的作用只字不提,笼统地把所有的改革措施都归功于孝文帝。有人认为:“北魏第五代皇帝(不是“第五代”,应是“第六代”)拓跋宏吸收汉族地主阶级的统治经验,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就是著名的‘魏孝文帝改革’。”①还有许多中国古代史著作,大致都是如此。也有少数著作涉及到了这个历史人物,但对她的作用缺乏应有的估价,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就  相似文献   

18.
进士及第后的孟郊并没有居家守选,而是北上汴州依附宣武军行军司马陆长源,希望在宣武军幕府谋得一官半职。然而,由于宣武军的复杂形势,陆长源并未举荐孟郊入幕,加之孟郊执定“变衣非变性”的入幕原则,在汴州居留了近两年后,孟郊最终放弃了入幕之念,抑郁南返。  相似文献   

19.
孝文帝对汉化改革形成的明确、坚定的态度,是促使他推进北魏太和改革并促其最终成功的重要原因。孝文帝对汉化改革态度的确立经历顺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孝文帝幼时因国家实权由其祖母冯太后掌握,对汉化改革只能表现为顺从;随着汉文化的熏陶渐染及对北魏政权面临形势的了解,加上冯太后的着意培养,孝文帝对汉化改革的态度,很快过渡到自觉认同;冯太后去世后,孝文帝对改革的认识、坚持与投入,证明了其汉化意识逐渐内化。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最风光的人物,除了孔丘,恐怕就数关羽了。前者称孔夫子,端坐文庙,后者称关夫子,端坐武庙,一文一武,为皇帝们帮闲帮忙。崇关之风可概括为“四多”:封号多、庙宇多、像多、坟多。以封号为例:刘备封他为“五虎大将”,曹操任命他为“偏将军”,加封“汉寿亭侯”。蜀汉后主追封他为“壮缨侯”。北宋晚期,关羽忽然身价倍增,宋徽宗封他为“忠惠公”,旋又加封“武安王”。元文宗封他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到明中叶,封建制度开始动荡,关羽地位随之飚升,明神宗封其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20年后又敕封他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