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休闲农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闲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产业之一。休闲农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休闲农庄和民族文化休闲的农民直接参与休闲农业,以"企业 农户"和"政府 农户"的间接参与农业经营模式,目前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整体存在规划滞后、规模小等方面问题,应从大力加强休闲农业统一规划、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2.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顺应现代农业发展潮流的必然抉择,其发展壮大迫切需要财政支农政策的重点倾斜和扶持。然而,基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标下的财政支持政策尚未完善,客观上影响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效果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因此迫切需要通过明确重点领域、完善政策框架、优化方式方法和健全配套机制等路径选择来改革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尽快实现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这样一方面有效提升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绩效,另一方面更好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壮大,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绩效关系到其可持续发展。采用农村固定观察点对我国各省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不同类型的经营主体的经营绩效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相比小农户而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绩效相对较高,但是其平均绩效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融资难和人才缺乏的问题,且该问题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最为突出;我国家庭农场的经营绩效在三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是最高的,其次是农业(龙头)企业,最后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此,提出应完善土地“三权分置”机制,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生产,进一步解决其融资难和人才缺乏的问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湖南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对推进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湖南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主导性产业的特色和优势不太明显;农业产业化组织利益结合方式比较松散;农产品加工层次、科技含量低;农产品综合优质率不高、农产品基地建设不到位等几个方面。湖南应从积极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政策体系等方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湖南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载体,按照"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政策理念,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近十年来一直把扶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期望通过"扶持政策(政府)→农业龙头企业→农户"的政策路径,实现扶持农业,扶持农民,促进农业产业化的目的。以江西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为例,研究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龙头企业绩效评价问题,试图对多年来受到政策惠顾的农业龙头企业产生的基于农户视角的行为绩效作出合理评价。结果表明,从横向上看,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龙头企业绩效普遍偏低,且潜在绩效也不明显;从纵向上看,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龙头企业绩效有逐年提高的趋势。据此:(1)政府有必要延续扶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政策理念;(2)要根据农业龙头企业基于农户视角绩效的动态评价结果,调整优化扶持政策;(3)应当将扶持政策转化为基于农户视角绩效表现突出的农业龙头企业列为"重中之重"扶持对象。  相似文献   

6.
闽台休闲农业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两岸关系新形势为其深入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宽广的舞台。台湾休闲农业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逐步兴起,通过政策积极引导和支持整个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从业者突出地方特色,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经营管理理念和形式,推行社区经营理念,建立营销网络系统,注重体验参与,完善服务体系,重视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突出休闲主题及文化建设,为闽台休闲农业成功合作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福建休闲农业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应积极对接和借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尊重农民意愿,提高其思想认识;加强政府引导,提升服务品质;科学规划,构建独特的空间结构;以市场为导向,构筑共同的休闲农业市场;以绿色休闲为主题,实现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获取最佳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对其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经研究发现中国休闲农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经营主体在全国范围内的空间分布较为离散,总体呈现"东部集聚,西北分散"的分布格局;休闲农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有显著的相关性,地区GDP和职工平均工资与休闲农业从业人数呈负向关系,和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呈正向关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个数和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和城镇居民数呈正向关系,和公路里程数呈负向关系。建议提高经济发展水平,重点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继续完善休闲农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产业组织的市场力量理论和效率结构理论,针对中国啤酒产业自1995年以来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产业不仅市场绩效受到经营效率和市场结构的综合影响,而且经营效率与市场结构同样存在关联性,说明中国啤酒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根本原因是经营效率的提高;与市场绩效具有正相关性的市场集中度,则与近20年来的并购和新建等投资活动密不可分.研究表明资本优势和管理优势是啤酒产业寡占市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后,文章结合该产业的市场特质,提出了提高管理整合水平,对并购加强反垄断和战略协同审查,适度扶持国内资本控股企业以及提高啤酒产业安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安徽省宿州市两个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案例,分析了联合体的运作模式及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各经营主体的盈利驱动。研究认为,联合体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合模式之一。联合体强调要素融合和利益联结,与传统的"公司+合作社+农户"形式相比,在联合体内各主体的职能定位和目标发生了一定变化,适度规模的发展要求又迫使联合体内部成员间形成了"自动甄别"机制。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对传统农区具有很强的启示性,这一模式将政府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通过联合体渗透到家庭农场这一基础单元。  相似文献   

10.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基础。由于农业属于弱势产业,具有显著的效益溢出性,加之在培育初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因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离不开财政金融服务支持,而提高财政金融服务绩效,对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进度和质量意义重大。通过考察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及其财政金融服务的理论关联与现实状况,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财政金融服务绩效进行评价,最后提出了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政金融服务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柔性扶贫:一个依靠乡村自身力量脱贫的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柔性扶贫是指在乡村价值基础上,充分利用乡村资源的一种扶贫理念。柔性扶贫视角下的乡村资源包括乡村农业资源、手工业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包括民居、村落、景观等资源,也包括村民生产与生活方式、乡村文化与民俗、乡村社会结构等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保障村落有机体的完整性和健康运行。柔性扶贫理念认为,村落贫困是由于村落有机体的构成要素或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村落正常运行受阻。因此,发现村落价值,修复村落结构,使其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健康运行,而不是对原有村落价值系统视而不见地去建立新系统,是精准扶贫理应遵循的重要理念。何斯路村由穷到富的蜕变过程,正是这一扶贫理念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论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具有多功能性,表现为它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环境生态功能。按照农业功能的特征,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至少有农业物质产品生产模式、田园城市模式、农业观光休闲模式、农业民俗文化传承模式。目前要开展对农业多功能性的研究,转变农业发展观念,把建设多功能农业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规划,才能提高农业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3.
考察江西具体的历史与现实认为:红色文化资源丰沛是江西值得重视和可资利用的比较优势。当前,发展江西休闲农业是提升江西农业产业升级、促进江西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借助红色文化推动休闲农业不失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可行途径。而红色旅游既是红色文化与休闲农业两者有机结合的现实选择,又是红色文化推动休闲农业的具体实现形式。红色文化与休闲农业这两个基本要素决定了红色旅游设计当中突出存在的景观问题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六安市有着丰富的乡村景观资源,广阔的客源市场,便捷的交通.在调研与二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六安市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进而对六安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进行总结,认为“农家乐”是六安市休闲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对六安市2008~2012年休闲农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认为六安市休闲农业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与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政府对休闲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与企业经营管理缺乏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唐代女性在闲暇时光里参与球类、博弈类、节日休闲类等游乐活动,不同时节、不同阶层女性参与的休闲活动各不相同,种类多样,兼具娱乐性、趣味性、益智性。唐代稳定的政治环境、繁荣的社会经济、宽松开放的社会风气、妇女地位的提高等,最终促成唐代女性娱乐活动多姿多彩,起到了放松身心、增强体质的作用,推动了后世娱乐活动种类、规则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对传统的科学思维进行重要的反思,其焦点是语言。它打开了语言学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语言视角提供了以文本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人类学也出现了语言学转向态势。文章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纳家户村的现代旅游开发为例,指出旅游开发下的纳家户村是在宏大叙事中被想象、构建出来的,它能够将该村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民俗文化边缘化,甚至消失。只有超越宏大叙事的言说方式才能直指回族穆斯林传统文化的本质,才能给予纳家户现代旅游开发中的传统民俗文化以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17.
成都因地处平原,交通便利,城乡联系比较紧密,休闲文化传统深厚,旅游观光农业得到了较好发展。从具体模式上看,既有传统的农家乐型,也有现代的观光农业——花木观光、果木观光、民居观光,还有参与体验型等。但成都的旅游观光农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假日依赖性和季节依赖性强,观光群体仍以成都及周边居民为主、辐射作用小,现代观光农业模式尚未成为主体,政府的直接推动强于市场的引导,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等。历史及现实优势使成都的观光农业还有许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一个朝鲜族、汉族混居村落中山神由朝鲜族一个族群的祭祀神发展为村落保护神的现象进行了结构过程的展示,并在分析、呈现村落社会山神信仰的民俗文化实践过程中考察了村落社会族群关系的变迁过程,进而在将国家、市场与地方性的因素融入此村落社会成因的分析基础上,认为即使是在当下民族国家体系与经济全球化这种现代性的宏观背景之下,地方社会的实践形式依然是多样的。当前认识、思考汉与非汉问题的过程中,对于这种多样性的关注依然重要。  相似文献   

19.
社会学视野下一个传统村落文化的现代性变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后石村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一样,有着祖先崇拜、神灵崇拜以及宗教信仰等民间习俗的深厚基础,这些构成了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后石村岁时礼仪习俗、民间信仰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调查了解,可以清晰窥见到这一民俗文化事象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间传承演化的历史轨迹。作者以其在后石村的具体表现与历史流程为契入点,来分析和解读辽宁农村地区民间习俗与宗教信仰状况的历史沿革、建构、特征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观光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的交叉产业,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边缘区是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区域。以昆明市为例,在分析昆明市城市边缘区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该区域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四种模式: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特色产业展示观光、资源依赖型观光休闲,并对不同发展模式的属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