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西方政党阶级基础变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党是阶级的组织,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传统的观点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越来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阶级,旧的统治阶级将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灭亡。但西方社会的社会结构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复杂化,政党的阶级基础发生了某些变化,使政党看起来已经成为“全民的党”。从阶级斗争的规律、执政基础与阶级基础的关系以及西方社会的独特性等角度,探析西方政党“全民党”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认为,政党是某一阶段,阶层或集团为实现其根本利益,以取得政权为主要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任何政党都有其阶级基础,代表着一定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是这个阶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工人阶级政党产生于资产阶级政党之后,它是在资本主义进入社会化大生产,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自觉阶段,  相似文献   

3.
一、统一战线的对象随着阶级阶层关系的变化而调整 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在不同时期实现不同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同一切可以联合的阶级、阶层、政党或集团结成的广泛政治联盟。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阶级阶层关系和中心任务的变化,统一战线有着不同的对象、任务和内容。  相似文献   

4.
如何看待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是每个阶级及其政党的根本态度问题,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阶级政党的重要标志。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伟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袁峰 《社会科学》2001,1(1):30-33
一在现代社会,政党是在一定阶级和阶层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政党基础较为深厚的现代国家,一般采用政党组织作为代表和调节社会利益的组织机制。由于政党与其他社会群体和组织在特性上的差异,使得政党不仅可以由某个利益群体、某个阶层、某个阶级的精英分子组成,还具有跨集团、跨阶层、乃至跨阶级的特征。尤其当政党谋取或维持执政地位的时期,它所采取的社会利益分配的政策通常不会局限于本阶级、本集团、本阶层的利益,而是兼顾社会其他利益群体和其他政治组织的要求。因此,从政治上集中地代表一定社会阶级的意愿和利益(即政党的代表性)是政党…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政党的产生有其特定的阶级条件、思想条件和组织条件。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形成是中国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资产阶级政治团体的建立是中国政党产生的组织基础;西方政党政治观念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政党产生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外执政党对执政能力有着不同的理解,而执政理论也是随政党和执政党实践的发展而演化的。无论各国政党的阶级性质如何,借鉴中外执政理论的有益因素对执政理论的创新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对中国民主党派问题的论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周恩来认为中国各民主党派都是政党,但又有别于英美政党。(一)中国民主党派是阶级联盟性政党,非单一阶级的政党,其组织成分和政治纲领都有别于一般资产阶级政党;(二)中国民主党派是排他性和联合性相结合,而联合性得到发挥的政党,特别表现在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关系的发展上;(三)中国民主党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参政型政党。周恩来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观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创立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学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9.
政党作为阶级的政治组织,都存在一定的阶级、群众和社会基础。政党的兴衰在一定程度上是与这些基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党的群众基础更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安全的根本问题。可以说,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执政地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东岳论丛》2016,(2):38-46
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理论之一。基于历史、理论与现实的维度,当前对于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的研究,应聚焦如下问题:何谓阶级?何谓阶级斗争?如何看待阶级斗争的作用?阶级和阶级斗争何时退出历史?何谓无产阶级?何谓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何谓无产阶级政党?如何理解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战略性?如何理解一国无产阶级政党的非单一性等等,并作出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时代的评述。  相似文献   

11.
政党形象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党的生存发展和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依照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的人民性、革命性、先进性等根本属性,以及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现实需求,建构起“人民性”政党的本质形象、“革命性”政党的实践形象和“先进性”政党的特质形象。中国共产党建构的这一政党形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劳动人民利益和中国人民利益的价值立场,分别从阶级维度、人民维度、民族维度传播了中国共产党为工人阶级谋解放、为中国人民谋解放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宗旨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政党、革命政党和先进政党的特殊性质。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需要更好地深化人民性政党形象、筑牢形象建构的思想基础,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人民情怀,深化党的“同情人民”形象;坚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深化党的“领导人民”形象;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深化党的“服务人民”形象;需要更好地升华革命性政党形象构筑形象建构的实践基础,借助自我革命、社会革命、伟大斗争等革命话语、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结合的革命实践以及弘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升华、构筑新时代的革命形象;需要更好地巩固先进性政党形象夯实形象建构的价值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坚决驳斥否定工人阶级的言论,坚守党的组织原则、严肃党的纪律作风,巩固新时代党的先进性形象。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其所代表的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所决定的。它的历史实践证明了共产党组织的先进性本质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本质同样具有自己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3.
政党法治:一种新型的政党文明形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韶兴  张垚 《文史哲》2005,4(1):142-148
政党法治属于政党文明范畴 ,是政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当然要求和必然结果 ,同时也是政党政治的一种表现形式。政党法治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它包含民主与法制、权利与义务等丰富的制度意蕴 ,融会法律至上、权力制约、依法执政等诸多价值目标 ,涵盖政党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等全部政党生活 ,贯穿政党自身事务管理和领导 -执政的整个政党行为的全过程。政党主张与国家意志相一致、政党法律与国家法律相协调是政党法治实行的前提条件 ;阶级性和工具性相统一是政党法治特性的基本内容 ;实体价值和形式价值相统一是政党法治价值的基本形式。政党法治既是一种新型的政党文明形态 ,也是这种文明形态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 ,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就是中国共产党从酝酿到诞生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从一诞生开始就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性质。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又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保持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同时 ,本文还就当前少数人对我们党的无产阶级性质所产生的模糊认识 ,提出了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杨芳 《北方论丛》2022,(2):13-20
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带领全体人民历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在这一伟大转变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原因是多方面的,廉政治理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选择廉政治理方式,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人民主体地位、中华优秀传统社会文化的底蕴等因素决定的。在长期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做到正确审视党内出现的不纯之念、不正之风与不端之行,对不同发展时期出现的各种腐败之风作出圆满解决,在实践中不断提出廉政建设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不断取得新的成效,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廉政治理,自觉坚持、创新和深化廉政建设使然,彰显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永葆党执政为民的初心和筑牢自身廉洁的决心。  相似文献   

16.
构建长效机制,巩固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保持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前提和基础。要深刻认识构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是事关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战略思考,是党中央在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又一重大创新。要构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必须形成党员教育培训机制、健全党员目标管理机制、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建立党员激励惩戒机制、完善党员队伍吐故纳新机制、完善对党员的党内外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现代中国将"一盘散沙"的乡土社会整合为一个高度组织化的政治社会,得益于政党向乡村的延伸和渗透。正是在"政党下乡"的过程中,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成为政党组织网络中的成员;无政治的农民具有了政治意识,动员到了党的目标之下。由此,将一个传统的乡绅社会,改造成为一个现代政党领导和组织下的政治社会。对于现代中国建构中的乡村治理来说,政党整合发挥着政权整合所不能够发挥的作用。党组织成为乡村治理的权力主体,它是对传统乡村社会精英治理体制的现代替代物。与此同时,随着新兴精英的权力化,会产生"脱草根性"的问题,为此需要扩展其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中,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各民主党派处于被领导和参政地位。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这种领导关系的确立,不是偶然的,也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艰辛探索,共同作出的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对民主党派领导的理论基础;带领被领导者取得革命的胜利,并给予被领导者物质利益和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对民主党派领导的现实条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他民主党派是被领导者和同盟者。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的这种关系,既是历史必然的选择,也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政党形象一般指人们对它的看法或印象。政党形象建设对一个政党来说具有三个方面的价值,一是促进政党认同,二是促进政党政治整合,三是促进政治忠诚。加强中共政党形象建设有助于促进党员的政治忠诚,提升内部凝聚力;增进民众对党的信任度,巩固和保持长期执政地位,以及提升国际交往能力。因此,要以党内民主提高党在其成员中的形象;以实践群众路线提高其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以及发挥政党领袖的招牌作用,提升中共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