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抗击非典,中华民族充分弘扬了团结统一、科学民主、改革开放、爱好和平和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精神,其文化传统深厚,其时代主题鲜明,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秉承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不仅最终战胜非典,而且能够战胜任何艰难困苦,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彻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
这一段时期,我们国家经历了“非典”的冲击和考验,在抗击“非典”稳定社会的过程中,社会科学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引起了他们对今后社会发展的反思。6月12日天津社联组织我市部分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见解,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抗击“非典”斗争 ,来理解民族精神深刻而广泛的内涵以及民族精神在灾难面前的重要作用 ,从而动员全社会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今年初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在我国蔓延,中华民族面临着一次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胡锦涛同志说:在当前这场防治非典型肺炎的斗争中,我们要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干胜利的精神.这是对抗击非典斗争中表现出的伟大民族精神新的概括.其中民主科学精神是主旋律.正是由于弘扬了民主科学精神,才使我们国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抗击非典这场无硝烟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是把中华民族凝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并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力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长期不懈、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一、培育和弘扬民族…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弘扬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弘扬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激励和凝聚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弘扬民族精神,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7.
尚世海 《理论界》2003,(4):16-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深入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本文仅就民族精神的培育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民族精神?民族是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的人的共同体。迄今为止,民族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而基本的社会形式。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立国之本,是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8.
2003年5月25日,是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55周年纪念日。为了更好地弘扬西柏坡精神,河北省社科联组织社科界有关专家学者举办“深入研究西柏坡精神,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省社科联副主席李鹏图主持会议。与会专家学者从西柏坡精神的由来与历史定位、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及提炼、西柏坡精神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西柏坡精神的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现将有关发言摘要如下。赵金山、王彦坤:“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永远不变的党魂党的十六大刚刚闭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就来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号召…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100年前,江孜抗英保卫战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藏民族民族精神光辉灿烂的一页,也是我们今天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精神力量.这种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历史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使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进程中,能够确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振奋民族精神,不断推动西藏政治、经济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由此引发的“非典恐惧综合症”则影响到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对面对危机时的恐惧心理本质、表现形式、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 ,有助于加强人们面对危机时的心理调控 ,完善个人人格。  相似文献   

11.
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当前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德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两课”教学作为高校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应顺应形势,积极参与大学生民族的培育过程,从中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角度来探讨“两课”教学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意义,为“两课”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从“民族自决”到“民族自治”》是作者王珂所撰的《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系谱》这部著作第lO章的标题(该专著2001年4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系日本神户大学国际文化学部副教授。他198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研究生班,1989年4月东渡日本  相似文献   

13.
“扬”“抑”策略在汉语交际中的运用十分普遍,对这种交际策略的偏爱反映了汉族的民族文化内涵。“扬”“抑”策略是汉民族辩证思维方式的折光反映,是汉民族等级尊卑意识以及和谐价值观的折光反映,是汉民族新奇之美和一波三折之美审美观的折光反映,是汉民族乐观的民族性格的折光反映。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认为民族精神构成一个民族文化的一般原则,也是推动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内在精神原则。黑格尔从民族精神与世界历史、民族文化、民族宗教、民族国家的相互关系等不同角度,对民族精神进行了比较系统与全面的阐释,为我们从国家与宗教等角度探讨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建构问题,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市社科联积极配合省、市政府开展“科技之春”科普月活动,并按省、市政府及省社科联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全市社科界各学会、区(市)县社科联开展“科技之春”科普月宣传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该项活动中共组  相似文献   

16.
沐浴着新世纪的曙光,中国共产党迎来了80周岁的华诞。风雨征程80秋。它用自己曲折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实践三个代表的光辉的历史。我们回顾党的历史。弘扬毕节革命老区精神。对于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老区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沂蒙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一个范例,集中体现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同其他革命精神一样,沂蒙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宝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维吾尔文学为个案,对少数民族文学中的“群”范畴进行探讨。认为民族团结是“群”范畴的“主题外延”,爱国主义是“群”范畴的“精神内核”,二者成为文学在扬弃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文化维系力。这种文化维系力对整合各民族形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文化合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四大精神"是以黑龙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为基础,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宗旨,以忠贞报国、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等为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品格,其内涵不断丰富发展,各地在学习和弘扬中创造了丰富经验,这次全省学习和弘扬"四大精神"座谈会后,在黑龙江的振兴发展中"四大精神"的时代价值将会更加彰显。  相似文献   

20.
《四川社科界》2004,(2):26-27
在全国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重大纪念活动中,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抓住契机,深化“联”的功能,大范围整合社科资源,牵头承办的“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五届年会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纪念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经过紧锣密鼓的精心组织策划,于2003年12月19日上午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