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交通与港航》2009,(6):10-10
2009年11月24日,在广东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十四次会议上,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蔡启文在《关于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交通一体化情况的报告》中指出,广东将积极推进城市间公交互通互联,推进珠三角各地级以上市公交IC卡并网,并拓展至城际轨道交通,五年内实现公共交通”一卡通”;加快珠三角高速公路电子联网收费,减少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到2012年实现珠三角所有城市出入口均至少设置一入一出ETC车道;加大现有政府还贷公路项目的债务重组和政府还贷力度,  相似文献   

2.
珠三角城市间环境合作治理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明 《城市》2011,(3):62-68
珠三角是广东省环境问题集中且突出的地区,在城市群或大都市区环境治理中具有代表性。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的经济连续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但同时也在区域内导致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形成环境的复合型污染,联手治理环境污染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迅速,作为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之一,其凭借独特优势在政府对社会治理过程中逐渐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自身发展以及在社会治理方面与政府的行为模式研究才刚刚起步,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结合我国的实际,探索出一套有利于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结构。本文首先对非政府组织以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的现状进行简要论述,结合实际,指出我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间应该建立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模式。其次,分析了我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合作关系模式构建面临的困难,最后提出了构建我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合作关系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公信力是一切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组织的公信力主要体现在对外部的承诺和践诺能力,同时也在于自身对角色及功能的定位和发展。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中存在着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这已是理论界的一大成果,也是非政府组织确定自身作用领域和功能的主要依据。同时,在研究非政府组织的公信力方面,我们必须对其自身的局限性(志愿失灵)进行研究,非政府组织的公信力只有依托其自身的功能和工具才能得到提高。只有明确了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领域和有效工具,才能有效提高非政府组织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社会服务领域中不同类型的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的比较研究,本文以法团主义和市民社会为理论视角,对四个不同类型的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试图从中建构出一个初步的类型学。与笼统地谈论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的做法不同,本文希望上述类型学的建构能够更加具体地展现两者互动关系的实态。  相似文献   

6.
一、壮大规模,实现社工职业化建设的系统化 社会工作职业化建设是一项涉及政府、学校和非政府组织三个有复杂关系的子系统的社会系统工程。 这三个子系统中,政府居领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包括立法、导向、支持、保障等作用。 学校居中心地位,发挥基础作用。必须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社工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职业型本科、研究生教育,培养大批应用性、复合型、高层次实务人才;积极推进社工人才持续进修制度;加大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7.
非政府组织的存在是对政府的一个良好补充,起到了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作用,并且承担了一部分政府职能,有力地助推了政府向着高效、精简的服务型政府转变。因此,应当充分认识和挖掘非政府组织的基本功能并研究保障其功能实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天社  朱骥 《阿拉伯世界研究》2023,(3):44-67+158-159
约旦非政府组织在教育、医疗卫生、救济、减贫与就业等民生领域开展了大量活动。从法团主义的理论视角看,非政府组织在约旦民生领域的活动有三大作用:一是弥补了政府和私营部门公共服务的不足;二是充当约旦政府的伙伴与民生政策在基层的实施者;三是保障基本民生与社会稳定。不过,非政府组织也存在外国捐助机构与外国非政府组织对约旦本地干预、控制和渗透的风险。影响约旦非政府组织在民生领域活动与发挥作用的因素如下:约旦民生状况、约旦政府政策、伊斯兰传统文化和约旦非政府组织自身的短板。总体而言,约旦政府在民生领域起主导作用,非政府组织起辅助作用。从长远来看,约旦政府应当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优势并引导其继续在民生领域开展活动,以填补政府在民生领域的不足,但也要严格控制其参与政治活动,警惕外国势力借非政府组织干预约旦国家内政。  相似文献   

9.
愈加复杂化的社会环境使得公共危机出现常态化发展趋向,在政府力量不足以应对的现实情况下引入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成为必然。但是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内外环境的不利因素仍制约着其优势的充分发挥,需要通过与政府建立协作伙伴关系、建立并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社会参与积极性、充盈非政府组织的人力资源、提升非政府组织的财务管理能力等措施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有效地参与公共危机治理。  相似文献   

10.
非政府组织(Non-Gonvernmental Organizations,即NGOs)是90年代在国际上流行的一个措词,一般指那些非政府的、非营利性的、带有志愿性的致力于公益事业的社会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是在当今全球社会经济生活中崛起的相当活跃的新角色,从事着多种社会工作,活动的领域涉及人口、扶贫、卫生保健、妇女儿童保护、教育、环境保护、人道主义救援以及人权保障等。1997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年度工作报告中,将非政府组织在全球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看作是影响未来全球发展的第五大因素。在其之前的四大因素依次是:冷战结束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重组;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生态环境的保护。非政府组织被置于这四大因素之后,由此也可见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对当今和未来全球发展的潜在重要性。非政府组织作为组织创新的重要意义,是它们在市场体制的组织—企业和国家体制的组织—政府之外,提供了新的选择,在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问题方面具有深厚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2012,(7):79-86
随着大都市一体化战略的提升,如何依托核心区发展旅游经济已成为边缘区的重大课题。韶关通过积极探索,依托深圳、广州等核心区域,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潜力,积极调整发展模式,主动引入外部力量,有效突破生态保护、财力有限和发展模式三重制约,破解了大都市边缘区普遍存在的"有资源不等于有市场,有优势不等于有品牌"的困境,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为大都市边缘区旅游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珠三角区域九大城市的产业结构演进与关联为背景,利用空间滞后模型SLM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全域和局域对珠三角九大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空间关系进行空间计量回归,在全域回归分析的结论基础上进一步验证广深两地局域存在的产业结构调整动态的空间关联性,结果显示:从全域空间计量的参数估计和分析结论来看,变量消费、产业结构初始值、人均GDP、技术进步率和政府干预显著,其余变量则不显著;进一步的GWR局域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初始值、外商直接投资和政府干预等因素,对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调整作用均显示出异质性。基于这两方面的分析,为珠三角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优化都市圈的经济空间有助于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基于2009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经济密度”(Density)、“经济距离”(Distance)和“经济整合”(Division)的“3D”视角,应用因子分析法来研究都市圈的经济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密度呈现一体两翼,经济距离环状递减,经济整合高度集聚,整体为阶梯式发展。最后从公共制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针对性的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适应于“3D”特征的城市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4.
伦敦都市圈及其管理体制的发展演变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城市观察》2014,(4):87-93
中世纪王权与商人的结盟使伦敦城成为伦敦发展的内核,此后伦敦围绕该内核形成了地域范围与人口的不断扩张态势。但直到工业革命后很久,伦敦才逐步形成了"双层政府管理体制",并且大都市区政府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权力。伦敦都市圈在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中还非常重视发挥私人资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By mid-1990s the development of Jakarta Metropolitan Region (JMR) appeared to be heading towards global city status. However, the current economic crisis has largely squeezed the JMR economy which in turn rapidly increased unemployment and poverty incidence in the region. Meanwhile, the capacity of local government to provide urban public service and infrastructure largely declined as the city revenues decreased substantially. The near future of JMR will depend on how soon the economic crisis ends and whether political situation can stabilize, but for now urban poverty becomes the most pronounced issue in JMR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相似文献   

16.
陈朋 《科学发展》2014,(7):86-91
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都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当前,上海城市社区建设总体情况良好,但依旧存在选举后的治理难题。要针对社区治理难题,提升社区治理绩效,必须构建民主合作型社区治理体制,还应健全社区内部治理、拓展社区外部环境、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优化公共服务体制等,重视理顺政社关系,合理架构社区内部的组织关系。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examines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of urba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Riyadh Metropolitan Area, Saudi Arabia. The focus of the paper is on institutional capacity building and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 The paper traces changes in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structures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over the history of the city with the aim of assessing development impact and identifying forces that have shaped the evolving state of urban management. The paper notes that urban management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ith time but the persistence of urban problems coupled with projections of future growth point to the need for further improvements. The paper, in conclusion, while acknowledging the utility of the metropolitan development strategy (MEDSTAR) being formulated for the city, points to the need for broader administrative reform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o cope with long-term challenges of growth in the city. Some issues that reform could address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8.
大学科技园在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三角地区拥有18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多。其机制新、专业性强,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发展形式与开发方式丰富多样。该地区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社会结构的根本性转型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质性增强,就要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在本区域经济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要将大学科技园自身发展,作为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中的重要成长极和源动力;其次,大学科技园通过与所在地政府产业政策的融合,与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接,助推其"二次创业",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再次,通过建立虚拟大学科技园、实施一园多点、大学科技园自建产业化基地,以及园外企业反向在大学科技园内设立合作研发机构等形式,发挥大学科技园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孵化与辐射作用。为此,要在进一步强化大学科技园自身能力建设的同时,强化长三角区域内大学科技园之间的横向交流与合作;不断创新结合方式,探索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转型对接的全新机制与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地方政府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探索长三角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因,以期对破解“中国经济增长之谜”这一谜题有所助益,对经济发展现实有所启示和借鉴。探讨的方式并不是在宏观经济层面上进行理论分析,而是以长三角为研究案例,通过对这一地区计划经济体制后期以来(1970年代至今)经济增长的历史过程中,就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进行经验实证分析,观察政府职能的转变过程,讨论政府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揭示政府参与、控制和影响区域发展的方式,并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区域发展模式的理论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20.
郁鸿胜 《城市观察》2009,1(1):101-107
中国区域合作的发展正呈现出从“极化发展”向“泛化发展”的新态势,在这一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也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特别是国家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提出,更为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和方向。研究《指导意见》,有助于从宏观上把脉长三角地区发展的重点及难点,并为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