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关于究竟甚麽是文学語言,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說:“文学語言就是書面語”。也有人說:“文学語言就是民族語言”。还有人認为:文学語言这一名詞是由其他民族語言翻譯过來的,譯的“不大妥当”,应当改譯为“标准語”。但,最流行的却是用“文藝語言”代替了文学語言。这种主張的最大錯誤是:一方面不適当的誇大了文学作品中的語言(文藝語言)的社会作用(实际上,有这种主張的人并沒有真正知道“文藝語言”倒底是甚麽);另一方面,又把語言和文学的关系神  相似文献   

2.
“古史辨”一書主要收集解放前30年間國內史学界所撰寫的有关古史古書的討論文章。这书先后出了七集十大冊,共320余万言,份量可謂不少,討論范圍除主要的关于中国古史傳說、古帝王的系統問題外,更涉及到經書子書的考辨以至于陰陽五行思想等方面。由于这書是采取討論文集的編纂形式,所以各文中的意見有許多紛歧甚至絕然相反的地方,作者亦是包括多方面的人。但在这里我們是否可以得出一个結論,以为“古史辨”的編纂是沒有什么眉的,只是把一些文章雜凑起來就算数的呢?我認为不能这样說,“古史辨”是有它的主導思想和中心內容的,从他的几位主要編纂人的文章來看,侭管所談的  相似文献   

3.
《說文解字》一書,為治中國語言文字學之要籍,亦為治先秦兩汉之學術文獻者所不可不讀。其书括有條理,昔賢論之詳矣。而吳檢齋(承仕)先生之《六書條例》最為後出,於《說文》之体製統系,亦最能示學者以津逮。洵治許氏之書之檢度也。往年读先生是書,私心好之,以為折衷羣言,歸於至當,歷世以來,蓋未嘗有,第恨所寫定传世者,僅及指事、象形而止耳。竊不自揆,輒以講論餘晷,斟酌古今,譔稽  相似文献   

4.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義与語言學問題」一書內所闡明的關於基础與上層建築的學說,豐富并深刻化了馬克思主義的基础与上層建築理論,是基礎与上層建築理论進一步的發展。它指出了上層建築產生的决定性條件,更指出了從基础产生的上屋建築的明確的目的和任務,這給予一切社會科學的研究以巨大的指導意义。對财政學來講,基礎与上層建築的积极相互作用學說奠定了它的理論基礎;離開這一個学說,财政學的研究就要在黑暗中摸索,就会迷失方向。本文的目的,並下是要依據這一学說來對財政理論作全面的系統的探討,祇是想把個人学习了基礎与上層建築学說當中,  相似文献   

5.
漢語的詞类划分問題是我們这几年來在語法教学上所遇到的困难問題之一。对这个問題,我們的認識一直不很明确。就所讀过的語法著作來看,語法学家們的意見有同有異,其差異表現在分类数目不同,所用的朮語及其內容不同币脖憩F在对具体的詞的归类不同。例如,“能、会、該、須、敢”之类,黎錦熙《新著國語文法》、張志公《漢語語法常識》和中國科学院語言研究所語法小組《語法講話》定为“助动詞”,包含在“动詞”类中;王力《中國語法理論》,划入“副詞”;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也划入“副詞”,叫作“限制詞”。“來、去、上、下、進、出”之类,黎錦熙、刘世儒《中國語法教材》定为“助动詞”,包含在“动詞”类中,但和“方所詞”結合时  相似文献   

6.
一“科学情報書目”是近几年来苏联目录学界在討論書目种类划分問題的爭論中产生的新术語。“苏联目录学”刊物編輯部在1958年就苏联目录学理論的爭論問题所写的总结性的文章“關于苏联目录学的几个理論問題”一文中,把書目資料分为三种某本的类型,即:統計登記性書目、推荐性書目和科学情報書目谡饫?科学情報書目在理論上被确定为書目的基本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7.
苏联会計学界自1953年4月起在“会計什誌”上展開了会計核算对象与方法問題的討論。問题首先是由列昂捷夫和沙洛莫維奇兩教授提出的。以他們的論文“論会計核算的对象与方法問题”为起點,陸續發表了好几篇文章。(一)从已發表的文章看來,意見相当分歧。就对象問題來說,几乎每一位参加討論的作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討論核算方法的文章虽然不多,但意見也不统一。这表明:要正確解决以上兩个問題,还需要進行深刻的研究和討論。  相似文献   

8.
上古汉語里的系詞問題,是汉語語法史上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之一。呂叔湘先生曾經說过:“語法史上有些問題曾經开展过討論,象‘是’的系詞用法出現的时代,或者擴大一点說是上古汉語里的系詞問題,象上古汉語否定句里的宾語位置問題,都还沒有确定的結論,有待于繼續探討”(見《汉語研究工作者的当前任务》一文,載《中國語文》1961年4月号)。这的确是“有待于繼續探討”的問題之一;因为目前的流行說法,依我們看來,并不符合于語言实际。目前的流行說法,可以拿王力先生和洪誠先生的說法作代表。王力先生在《中國文法中的系詞》文中認为“表明  相似文献   

9.
一語言和言語的区分問題是近数十年語言学中爭論不已的一个重要問題,在我国也已经进行了三年多的断断续续的討論。这个討論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它推动我們努力去认识語言学的研究对象;而对这个对象如果缺乏认识或者认识不正确,語言研究工作就将是盲目的,甚至要犯这样或那样的根本性的錯誤。国內关于这个問題的討論文章大都多少不等地引用已故的苏联語言学家斯米尔尼茨基的某些意見。方光燾同志在1961年发表的一篇回顾那以前的討論过程的文章中指出:“其实所謂主张‘区分語言、言語論者’都是根据斯米尔尼茨基的文章立論的。”我們在这里簡要地說明一下斯米尔尼茨基关于語言和言語的区分的基本观点,不是沒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明清农村社会經济》《明清農村社会經济》是我校歷史系系主任傅家麟(傅衣凌)教授撰寫的一本論文集。这本論文集收輯了作者在抗日战爭时期和近年來所寫的有关明清農村經济問題的論文六篇:《明代徽州庄僕制度之側面研究》、《明清时代永安農村的社会經济关系》、《清代永安農村赔田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文字是人類社會發展到需要突破有聲語言時間空間的限制而創造出來記錄有聲語言的書面符號體系。漢字是記錄漢族人民使用的漢語的書面符號體系。現代漢字是記錄現代漢語的工具。現代通常使用的的漢字達六千個左右。六千多個漢字,正象六千多張小圓畫一樣,幾乎是各不相同的、紛繁複雜的、變化多端的。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中加以分析研究、進行歸納整理、探索共結構規律。 過去的學者,凡是講漢字的結構,總是離不了“六書”。“六書”是我國最早研究漢字結構的理論,它是以隸變前的漢字形體為研究物件的。王鳴盛說過:“倉頡非先立六書名目方造字,乃造  相似文献   

12.
关于第九届青年汉学家年会的情况,会议的参加者翦伯贊、周一良、和我已經分别在人民日报(1956年10月31日)、文匯报(1956年10月12日)、光明日报(1956年10月30日)上作了簡單的评述;但因限于篇幅,以上三篇报导都未能詳细介绍会議上宣讀的論文的內容哉獯位嶙h作全面的估价还有待于会議正式記录的發表,目前只能根据会議上印發的論文和个人的印象作一比较詳尽的报导,俾我国学者能了解外国汉学家的研究兴趣、方法和成果。这次会議的主題虽是“中国历史分期問題”,但并不排斥与会者宣讀和主題無关的論文。除了各国的研究情况报导之外,大会上討論的二十余篇論文中有八篇是与中国历史分期問題有直接关系的;此外属于中国考古和历史范圍的论  相似文献   

13.
这一篇是我在抗战期中繼拙署穀梁伪考一書所寫的論文,因「文体可以不加变动」,所以現在沒有改寫。謹以投登学报,尚請讀者提出宝貴意見。辛未之夏,余撰为穀梁不傳春秋證,用吴兴崔氏說,明穀梁亦古文。当时撰述之恉,端在推見穀梁一書,本非春秋之真傳,乃雜取傳記以造;于穀梁之为古文,但略加以闡明,未遑詳举其例。余書行世,論者虽多题余說,以謂穀梁真伪至是可以定讖。然私意固欲更深切著明之也。近十年来,讲授之余,頗究心于經今古文学。暇时繙覽经傳史籍,于两汉書中,偶獲数證。如:梅福傳引匡衡奏議用礼記「孔子曰,丘。殷人也」之說,与穀梁傳「宋穀其大夫,不称名姓,以其在祖位,尊之也」說合,而「上以其語不經」。如:賈逵傳謂:「至光武皇帝,奋独見之明,兴立左氏  相似文献   

14.
斯大林在他的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學问题里說:“語言學的主要任務是在於研究語言發展的内部規律。”[一]契科巴瓦教授在他的一篇論文裹說:“歷史主義在語言學中的意義是受過雙重考驗的:積極方面的——歷史觀點的應用提供了創立語言的科學的可能;消極方面的——離開了歷史主義,語言的科學研究基礎就被破壞  相似文献   

15.
一、小引 1.1. 外地人到厦門來,想学厦門話总觉得不容易。有些人学会說了,在本地人听來,还是很不象。厦門話的語音系統和普通話有很大的差別,在詞匯和語法方面也有自己的許多特点。不僅如此,由于詞匯和語法的需要,厦門話在語音方面还有一系列复雜的变化。所以,即使掌握了厦門話的声、韵、調系統,掌握了厦門話独有的詞匯和語法特点,还未必能說好厦門話。随便拿几个字做例子,我們就可以看到,厦門話里單字的讀音只有一种,但是在句子里却常常有四种、五种甚至多达七种不同的讀法:  相似文献   

16.
馬克思主义文藝理論中的最根本性的問題之一,莫过于文藝与政治关系的問題了。从我國“五四”运动前夕掀起的新文学运动开始,直至解放以來文藝思想上的一系列的斗爭。无論是“五四”文学革命以及革命文学的倡導;或抗战初期的民族形式問題的討論;无論是對胡适及其他反动的文藝思想——買办資産階級“新月派”、“文藝自由論”和帮閑文学“論語派”等的  相似文献   

17.
一“撫今思昔”“摊陈出新”馬寅初先生的新著《我的經济理論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場》在1958年二月問世,三月間我在一家書店見到了。当我站在書櫃边把目錄涉獵一遍,再把其中作为引言的《此書各篇論文内在联系的說明》一文看过后,不禁大有所感。一是佩服馬老不老,不僅把俄文讀通了,并还讀了不少馬列主义的俄文原著及毛主席著作,奋勉前進,令人望塵莫及;但同時又感到,旧的学問知識,或資産階階的思想教育對于我们年事较大的高級知識分子,該是多么沉重的前進包袱。象馬先生这样孜孜不倦地奋勉兢進。从那篇“說明”中,仍旧充分地顯示出了他的老一套的观点和思想方法。他本来是要說明全書各篇的内在联系的,而結果却連表面的形式邏輯也沒有給我们指出来。  相似文献   

18.
根據蘇聯外語教學法原則,任何外國語教學應該首先從語音舉入手。這一原則就是馬克思主義語言學中有聲語言第一性原則在外語教學中的具體運用,要學生很好的掌握外語,必須首先讓學生掌握語言的“自然物質”。幾年來,我國初步根據這個原則來進行英語教學,重視了語音系統訓練(應用的、理論的)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在教學質量方面稍有提高,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經驗。可是對於蘇聯外語教  相似文献   

19.
美国历史协会第77届年会于1962年12月28日至30日在芝加哥举行。大会议程委員会以“变革和历史”为題作为中心来进行会议组织工作。委員会主席是魏斯貝格尔。有4个会议討論了比較广泛的历史问题。开幕那天上午,芝加哥大学富斯勒(H.H.Fussler)主持討論了“历史学家和变革中的研究技术”,图书资料委員会克拉普(V.Clapp)宣讀了一篇論文,論述在  相似文献   

20.
一康德的“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論”(1755)是他关于自然科学著作中一部最主要的著作。在这里面包含着著名的康德星云假說。这个假說就是天文学中康德一拉卜拉斯星云假說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十八世紀末叶和整个十九世紀的宇宙起源論的一般理論基础。康德在这部書出版以前,曾經从事潮汐摩擦問題的研究,并且發表了“地球在自轉中是否發生某些改变的考察”的論文。在这篇論文內,他已經公开提出天体的产生、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