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之所以指斥报告文学边缘化,是因为众多报告文学不再反映历史发展的主流倾向;不再反映社会的本质问题、重大问题;不再反映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放弃报告文学正义性的本质特征,环顾左右而言它。说报告文学边缘化,是因为从历史传承上今天我们已找不到几个后继者,让我们不得不发出悲叹。尹均生先生说:“新生代的报告文学家们,个个以人民为母亲,作时代的代言人。”是言过其实了,永远独立地把握报告文学的灵魂,是救治今天报告文学边缘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早想写一篇关于报告文学的文章,为我系新闻专业提供一点参考资料,但因诸事繁忙,一直没有动笔。近几年来掀起了报告文学的热潮,这和我们纯文学的圈子日益缩小,脱离生活,脱离现实,脱离人民,因而也受到人民的冷遇很有关系。前年,我看到老友冯牧写的一篇《报告文学漫议》,触发了我第二次想写报告文学的愿望,但又因诸事繁忙而拖延了下去。这次看到《山西大学学报》的专刊(1989年第4期)上有我系两位青年教师谈论报告文学的文章,这又第三次触发了我的写作欲望。列夫·托尔斯泰曾告诫我们:没有写作的愿望不要轻率地执笔,直到内心非有话吐露时,执笔方可,我是以这位大作家的教导来鞭策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报告文学作为独立文体的核心要素是在局部抗战时期的上海初步形成的,具体内涵为比新闻更丰富、深刻;比小说更直接、逼真;比历史研究更广泛、形象;比数字统计更感性、具体.这是局部抗战时期报告文学对中国报告文学发展作出的又一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国报告文学在不断发展中有了可喜的收获。許多优秀作品,都以鮮明而生动的笔調,充分表現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設中我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和宏伟气魄。在这些优秀的报告文学中,有一些是描写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英雄們的光輝业績的,如《在农村陣地上》(燕凌作,載《报告文学》,  相似文献   

5.
报告文学横跨新闻和文学的界河,是一种边缘性的文学体式。这种文体最先是在西方繁衍起来的,其滥觞可以追溯到上一世纪甚至更早些时候。不过,它在我国繁兴起来,并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则还是在三十年代。这得力于“左联”的引进和提倡。从三十年代初到四十年代末,报告文学追随时代的脚步,表现了民主革命的历史风云,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充分发挥了应有的战斗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时代,为报告文学的繁荣创造了充分条件。三十多年来,报告文学和其他姊妹艺术一样,也遇到过不适当的干扰,以致出现艰难和曲折,但总的说来,它是在大步前进的,取得了巨  相似文献   

6.
徐迟同志是擅长写报告文学的老作家。他曾经说过,报告文学的任务是“迅速地,灵活地,勇猛地出击。他们突然出现在敌前敌后侧翼,突然出现在生活的激流中,突然出现在正是人民最需要他们的地方。”①《哥德巴赫猜想》一发表,就激动人心,反响强烈,其原因也正在于它是完成了这样任务的一篇报告文学:它在我们生活的激流中翻起雪浪,在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包蕴着强烈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成了贯穿整个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一根红线,它不仅是作品的有机部分,也是构成作品的内在风骨。民族精神使新时期报告文学在发挥自身真实性的同时,比小说、诗歌、散文等更贴近时代和人民,因而更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地位。它表现在知识分子题材、体育题材、有关记叙“两弹一星”的作品、改革题材中,甚至问题报告文学作为中国特定时代的产物,作为爱国精神的另一表现形式,也同样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茅盾——杰出的报告文学作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茅盾,作为一个小说家,早已驰名中外,但是作为一个报告文学作家,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此本文想就茅盾在报告文学创作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进行一些粗疏的探讨。我想这对于全面了解茅盾的文学成就,了解我国报告文学创作发展的情况,都是有所裨益的。一首先,茅盾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杰出的报告文学作家,是决非偶然的。这可以说是由于他那坚实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全面的报告文学理论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所决定的。茅盾的文艺思想,一开始就建筑在雄厚的现实主义基础之上。他积极提倡新文学。在他的第一篇文学论文里就提出了“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文学主张。这“人生”不是一家一户的人生,而是一社会一民族的人生;不是“特殊阶级”的人生,而是“平民”的人生,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人生。进而他又指出“文学是时代反映”,“表现社会生活的文学是真文学”。他要求文学描写下层人民的悲惨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国报告文学空前繁荣、长足进展的重要时期。广大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诗人,评论家,新闻记者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纷纷拿起报告文学这个战斗武器,旋风般地追踪如火如荼的斗争生活,描绘伟大的时代风云,记录激变的时代音响,写下了为数众多、影响很大的报告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充分揭露了日本侵略者惨绝人寰的滔天罪行,报道了抗战军民勇敢顽强的战斗生活,表现了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团结人民、动员人民、激励士气、打击敌人的重要作用,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战斗性。在艺术上,尽管初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为了配合斗争的需要,属“急就章”,显得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是中华儿女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谱写的我国民族解放斗争史上最壮观、而又最灿烂的一页。这个时期的报告文学正是这一页历史的真实而又形象的记录。它继承和发扬了报告文学的战斗传统,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纵横驰骋,传递信息,鼓舞斗志;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经受磨炼,发展繁荣。正如周扬所说,报告文学“在战时的文坛上演了最活跃的角色”(《新的现实与文学上的新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报告文学创作呈现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它紧扣着时代的脉搏,把笔触伸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让我们看到了变革着的时代前进的轨迹,听到了前进中人民的心声。一批综合性、全景式巨篇的出现,标志着报告文学正在实现突破,它们在报告文学的园地里发挥了优势,在全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所国心的《一九六七年的七十八天——“二月逆流”纪实》、钱钢的《唐山大地震》、涵逸的《中国的小皇帝》、沙青的《北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一年夏天,四川人民经受了一场特大洪灾的考验。138个县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遭到百年来遇的几次暴雨和洪灾的袭击。报告文学是一种以真实地形象地及时反映现实斗争生活见长的文体。在洪水肆虐的日子里,我在川中重灾区遂宁县猫儿洲采写了一篇报告文学《抗洪八勇士》。稿件发回  相似文献   

13.
报告文学与无产阶级革命 回顾一下报告文学(Reportoge)的兴起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报告文学是伴随着无产阶级登上社会历史舞台的新型文学,因而它是人民的文学,战斗的文学,真实地记录时代风云的文学,是最富于时代精神的文学.报告文学不同于诗歌、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文艺散文等文学形式,它不是古代早就产生了的,而是近代社会生活的产物,是近代政治社会生活需要的产物.十九世纪末期,欧洲曾出现过比新闻生动一点的反映战争场面的速记,如德国记者写的短篇战地速写;反映民主主义革命者生活的特写,如俄国民粹派领袖谢尔盖·米哈依洛维奇·克拉甫钦斯基写的  相似文献   

14.
以黄土地文化为背景的西北文学创作,其地域性与民族色彩相当鲜明,也最具有西部地域文化的意义.正是在这一特有的文化生态的影响下,西北报告文学创作也表现出其独有的审美形态.对西北人民生存状态的形象记录、时代精神烛照下的人性书写、多元文化生态影响下的政治叙事构成了新世纪报告文学独特的西北叙事.  相似文献   

15.
综观建国 50年的山东报告文学 ,笔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山东的报告文学发展与山东的经济发展呈同步发展状态 ,出现了穷山东的“穷报告文学”和富山东的“富报告文学”。本文作者查阅了大量资料 ,站在历史的高度 ,以翔实的材料 ,从宏观上论述了时代政治与齐鲁报告文学、政策典型与齐鲁报告文学、经济发展与齐鲁报告文学、观念变化与齐鲁报告文学、出版状况与齐鲁报告文学之间的关系。从五个方面评析了齐鲁报告文学流变的特色及产生流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贴近现实 ,紧扣时代脉搏 ,反映人民群众意愿和要求的新时期报告文学 ,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 ,以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为己任 ,关注国家前途和命运 ,真实地记录了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和我国人民开拓进取的前进步伐 ,反映了我们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7.
《汉堡港的变奏》选自柯岩的优秀报告文学《船长》.本文是第一个故事.它通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著名港口汉堡港因中国远洋货轮“汉川号”的到来而改变了本来节奏的故事,歌颂了创造奇迹的贝汉廷船长和中国海员的爱国精神,深情地唱出了一曲我们伟大祖国、伟大人民的赞歌.诗人柯岩以敏锐的思想、横溢的才华,写下了这篇歌颂时代英雄的报告文学.其写作特  相似文献   

18.
纵观报告文学之发展史,几乎所有报告文学作家及其评论家,无不认为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和本质特征。这足以表明真实性对于报告文学的成败与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价值和作用。但是,对于如何理解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以及在写作中如何体现真实性的问题,始终是报告文学争论的焦点,迄今仍有分歧。有人主张在报告文学写作中,允许作者“适当虚构”或“略有虚构”,认为这种“有限虚构”是出于艺术加工的需要而无  相似文献   

19.
真实性问题是报告文学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把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报告文学的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因而伴随报告文学发展过程的真实性问题的讨论几乎没有停止过,但直到今天,对真实性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仍然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统一结论,原因是人们只注意探讨报告文学真实性所包含和所能达到的绝对程度,而很少注意探讨报告文学真实性相对程度。其实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是脆弱的,有限的,相对的,“在报告文学中没有绝对的真实。”  相似文献   

20.
徐迟同志的报告文学集《歌德巴赫猜想》,黄钢同志的《亚洲大陆的新崛起》,以及近三年来的一些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发表后,报告文学的巨型编钟又一度强烈地震撼了神州大地.在开展史无前例的革命建设大进军的今天,我们的祖国像沸腾的大海,“飞沫起涛,状如天轮胶戾而激卷,又似地轴挺拔而争回.……惊雷浪奔,骇水迸集,开合解会,瀼瀼温湿.”(《海赋》)这样飞速发展的现实,多么需要报告文学家用激情酣畅的笔墨,来提高和升华人民的精神境界,来反映党和人民的精神的力量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