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上海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哲学研究室对七十年代的外文哲学期刊作了一次普查,初步整理了一万四千多篇论著的篇目。根据这些篇目的初步分析,对十年来世界哲学研究的状况提出一些看法: 一、对于人的研究是哲学的中心问题 从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国外哲学研究从西方许多哲学流派,到苏联、东欧,以及南斯拉夫哲学界,都认为对人的研究是哲学的中心问题。苏联《共产党人》1979年第15期编辑部文章说,在哲学  相似文献   

2.
大致说来 ,近二十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呈现出以下三种主要的学术流派 :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生存论马克思主义和世俗化的马克思主义。上世纪 80年代初期 ,作为对“文革”悲剧的反省 ,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凸显在中国的哲学舞台上。这一学术流派致力于从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自由的角度来重新诠释马克思哲学 ,以区别于前苏联模式那种从与人相异质的自在概念出发的解读思路。作为一种带有启蒙性质的新思路 ,这一学术流派在批判的理论维度上无疑显尽了才能 ,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 ,它却是建立在极其简单和抽象的理论支点之上。它把十年“文…  相似文献   

3.
纵观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文化思想历程,近二十年的哲学研究是最活跃、最具创造性的时期,哲学界探讨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都是空前的,理论勇气和思想建树也远非昔日可比,从这种意义上说,新时期是当代中国哲学最繁荣的时期。但是,在世纪之交的今天,每一位清醒的哲学工作者都能真切感受到,当代中国哲学并没有徜徉在鸟语花香的春天,而是跋涉在风劲雨急的深秋,正陷在困惑的思想泥泞之中。  相似文献   

4.
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江苏学人丛书》第一辑于今年 4月与读者见面了。这一辑介绍了 1 0位知名学者 ,我们读了这 1 0册书颇多感受 ,谨撰小文 ,请读者指正。这 1 0位学者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包括文学、语言学、戏剧理论、哲学、史学及心理学。从年龄看 ,出生于 1 9世纪末的 3位 ;出生于 2 0世纪 2 0年代以前的 5位 ;出生于 2 0世纪 2 0年代以后的 2位。学术领域虽不够广泛 ,介绍学者的人数虽不够多 ,但大体上能够显示出江苏学术界薪火相传、代有才人的基本面貌。从十位学者的学术成就特点看 ,大体上可以…  相似文献   

5.
<正>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王统照是一位既坚持现实主义、又不拘泥于现实主义,博采众长、为己所用、具有独特艺术个性的作家。他从“五四”时期至四十年代末写下了上百篇短篇小说。其短篇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二十年代前期,二十年代后期,一九三○年前后至四十年代。探索一下作者这三个阶段的短篇创作及其发展过程,不论对于研究他的整个创作还是促进与活跃今天的文学创作,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百余年中国哲学研究经历了民国时期、1949年至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以来三大阶段。民国时期的中国哲学研究属于“哲学”的自觉性阶段,且主要通过中国哲学史的书写来完成。1949年至1980年代末属于中国哲学研究的意识形态化阶段,它包括前后两段,前一段属于日丹诺夫模式,后一段属于列宁模式。列宁主义的开放性及政治上的改革开放环境成就了1980年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多元性。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1980年代末以前的中国哲学研究大体上属于“本型—摹仿”类型,是以西方哲学为参照系而对所谓一般“哲学”理念的摹仿。这种“本型—摹仿”类型的中国哲学书写和研究方式带有生搬硬套和强势构造的特征,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1990年以来的中国哲学研究发生了巨变,通过对特殊性的寻求和肯定,中国哲学建立了其自身的主体性。随着“文化热”“国学热”“经学热”和“出土文献热”的持续,中国哲学的主体性不断得到强化。其主体性建构主要表现在:提出了由特殊性进至主体性的方法论;在心性论、价值论和思维方式上作了自我肯定,建立了一套能够自洽、自立和自生的话语体系;本着中国哲学自身的问题、概念、命题及其经典来展开研究;经学哲学兴起,先秦哲学面...  相似文献   

7.
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召唤下,一九一九年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从此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前后,中国的民主主义者中,有一部分人迅速地接受了十月革命的影响,积极地学习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走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逐步地抛弃资产阶级的思想观点,向共产主义者转变。他们一旦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就立即用这一崭新的宇宙观,重新观察中国的命运,指导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李大钊就是其中一位优秀的代表人物。他最早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最早开始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一位伟大的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相似文献   

8.
艾思奇同志虽然在二十年前就离开我们了,但他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却是不可磨灭的。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勇敢传播者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国的上空乌云密布,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中。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内残酷镇压革命,对外投降日本帝国主义。他们为了推行其封建法西斯的反动政策,一方面对中  相似文献   

9.
中西合流是现代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特征。随着传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瓦解,在中西交汇处,产生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线,包括现代新儒学(生命派非理性玄学)和科学实证主义(科学派理性哲学)在内的三条主要哲学发展线索。朱谦之哲学显然应归属生命派玄学一线。令人不解的是,被吴稚晖老先生视为二十年代中国思潮四个代表者之一的朱谦之哲学,在现有的哲学教科书或哲学史论著中,却没有他的位置,即便在论及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哲学界自新时期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目前正处于一个转折性的关键时期。通观今日国内哲坛 ,“马哲”由其热点问题引导的原有研究范式正变得走向不明 ,众多贫乏空洞的理论言说流于“假问题”而受到冷落 ;80年代的“国学热”和 90年代后期以来的“西学热”似亦难免自说自话的弱点 ,对文本的“过度诠释”因缺乏思想灵性而显得平庸琐碎。然而 ,此种看似消极的局面其实正孕育着中国哲学发展的转机 ,因为新时期以来 ,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 ,对现代西方哲学话语全面深入的引进以及中国传统哲学资源的重新发掘等准备性工作之后 ,中国哲学界的学术品味已变得更加高雅 ,学术心态也更加成熟坚毅。进入 2 1世纪 ,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正在呼唤“当代中国哲学”的创生 ,探索和创造真正具有中国气质并能自立于世界哲坛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 ,已成为今日我国哲学工作者充分自觉的使命和雄心。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本刊推出“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这一专栏。本期约请国内哲学界几位知名学者撰文 ,探讨在当今西方话语权力的普遍宰制下 ,开发中国人自己的哲学理论是否可能 ;如果可能 ,应选择何种思想起点 ,并如何培育本土哲学流派 ;“马、中、西”三方能否在这一共同主题下实现思想创新功能的  相似文献   

11.
西方诠释学的东渐及其效应——洪汉鼎先生访谈(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洲:据您的了解,您认为西方诠释学在中国的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请问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况? 洪汉鼎:我们最早接触诠释学的就是中国科学院哲学所编的《哲学泽丛》,早在1960和1970年代,它就发表了一些从苏联翻译的哲学论文,其中讲到了诠释学.广州大学有一位青年学者作了考证:在《哲学译丛》 1963年第9期刊登了由水羊木先生翻译的德国学者O.贝克尔所写的《艺术审美尺度的超验问题质疑:H.-G.卡达穆尔〈真实性和方法·哲学诠释学纲要〉》一文(卡达穆尔即伽达默尔),这应该是中国当代最早介绍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文章.注意啊,这是在1963年,也就是在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出版后才三年,我们就有介绍了.此后,在1970年代,《哲学译丛》陆续发表了一些翻译过来的苏联学者的文章,其中提到了解释学和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所以说,引入解释学的年代可以上溯到1960年代.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哲学理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中国哲学界自新时期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目前正处于一个转折性的关键时期。通观今日国内哲坛 ,“马哲”由其热点问题引导的原有研究范式正变得走向不明 ,众多贫乏空洞的理论言说流于“假问题”而受到冷落 ;80年代的“国学热”和 90年代后期以来的“西学热”似亦难免自说自话的弱点 ,对文本的“过度诠释”因缺乏思想灵性而显得平庸琐碎。然而 ,此种看似消极的局面其实正孕育着中国哲学发展的转机 ,因为新时期以来 ,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 ,对现代西方哲学话语全面深入的引进以及中国传统哲学资源的重新发掘等准备性工作之后 ,中国哲学界的学术品味已变得更加高雅 ,学术心态也更加成熟坚毅。进入 2 1世纪 ,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正在呼唤“当代中国哲学”的创生 ,探索和创造真正具有中国气质并能自立于世界哲坛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 ,已成为今日我国哲学工作者充分自觉的使命和雄心。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本刊推出“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这一专栏。本期约请国内哲学界几位知名学者撰文 ,探讨在当今西方话语权力的普遍宰制下 ,开发中国人自己的哲学理论是否可能 ;如果可能 ,应选择何种思想起点 ,并如何培育本土哲学流派 ;“马、中、西”三方能否在这一共同主题下实现思想创新功能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哲学界自新时期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目前正处于一个转折性的关键时期。通观今日国内哲坛 ,“马哲”由其热点问题引导的原有研究范式正变得走向不明 ,众多贫乏空洞的理论言说流于“假问题”而受到冷落 ;80年代的“国学热”和 90年代后期以来的“西学热”似亦难免自说自话的弱点 ,对文本的“过度诠释”因缺乏思想灵性而显得平庸琐碎。然而 ,此种看似消极的局面其实正孕育着中国哲学发展的转机 ,因为新时期以来 ,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 ,对现代西方哲学话语全面深入的引进以及中国传统哲学资源的重新发掘等准备性工作之后 ,中国哲学界的学术品味已变得更加高雅 ,学术心态也更加成熟坚毅。进入 2 1世纪 ,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正在呼唤“当代中国哲学”的创生 ,探索和创造真正具有中国气质并能自立于世界哲坛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 ,已成为今日我国哲学工作者充分自觉的使命和雄心。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本刊推出“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这一专栏。本期约请国内哲学界几位知名学者撰文 ,探讨在当今西方话语权力的普遍宰制下 ,开发中国人自己的哲学理论是否可能 ;如果可能 ,应选择何种思想起点 ,并如何培育本土哲学流派 ;“马、中、西”三方能否在这一共同主题下实现思想创新功能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科自觉和理论志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哲学界自新时期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目前正处于一个转折性的关键时期。通观今日国内哲坛 ,“马哲”由其热点问题引导的原有研究范式正变得走向不明 ,众多贫乏空洞的理论言说流于“假问题”而受到冷落 ;80年代的“国学热”和 90年代后期以来的“西学热”似亦难免自说自话的弱点 ,对文本的“过度诠释”因缺乏思想灵性而显得平庸琐碎。然而 ,此种看似消极的局面其实正孕育着中国哲学发展的转机 ,因为新时期以来 ,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 ,对现代西方哲学话语全面深入的引进以及中国传统哲学资源的重新发掘等准备性工作之后 ,中国哲学界的学术品味已变得更加高雅 ,学术心态也更加成熟坚毅。进入 2 1世纪 ,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正在呼唤“当代中国哲学”的创生 ,探索和创造真正具有中国气质并能自立于世界哲坛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 ,已成为今日我国哲学工作者充分自觉的使命和雄心。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本刊推出“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这一专栏。本期约请国内哲学界几位知名学者撰文 ,探讨在当今西方话语权力的普遍宰制下 ,开发中国人自己的哲学理论是否可能 ;如果可能 ,应选择何种思想起点 ,并如何培育本土哲学流派 ;“马、中、西”三方能否在这一共同主题下实现思想创新功能的  相似文献   

15.
试论当代中国哲学的思想起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哲学界自新时期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目前正处于一个转折性的关键时期。通观今日国内哲坛 ,“马哲”由其热点问题引导的原有研究范式正变得走向不明 ,众多贫乏空洞的理论言说流于“假问题”而受到冷落 ;80年代的“国学热”和 90年代后期以来的“西学热”似亦难免自说自话的弱点 ,对文本的“过度诠释”因缺乏思想灵性而显得平庸琐碎。然而 ,此种看似消极的局面其实正孕育着中国哲学发展的转机 ,因为新时期以来 ,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 ,对现代西方哲学话语全面深入的引进以及中国传统哲学资源的重新发掘等准备性工作之后 ,中国哲学界的学术品味已变得更加高雅 ,学术心态也更加成熟坚毅。进入 2 1世纪 ,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正在呼唤“当代中国哲学”的创生 ,探索和创造真正具有中国气质并能自立于世界哲坛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 ,已成为今日我国哲学工作者充分自觉的使命和雄心。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本刊推出“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这一专栏。本期约请国内哲学界几位知名学者撰文 ,探讨在当今西方话语权力的普遍宰制下 ,开发中国人自己的哲学理论是否可能 ;如果可能 ,应选择何种思想起点 ,并如何培育本土哲学流派 ;“马、中、西”三方能否在这一共同主题下实现思想创新功能的  相似文献   

16.
高清海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以自由独立的思想人格、巨大的理论勇气、敏锐的理论洞察力和深刻的学术思考,有力地变革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头脑的传统哲学观念,为当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学子。高清海先生晚年通过对马克思哲学的创造性解读与对时代精神的深入反思,形成了系统的“类哲学”思想体系,为理解当代人类社会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贡献了一个当代中国哲学家的独创性的哲学理念。理解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高清海先生是绕不过去的人物,他的哲学遗产,已成为当代中国哲学弥足珍贵的重要财富。2014年10月13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在长春召开“高清海先生逝世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韩国和英国的六十多位学者会聚一堂,对高清海先生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会议共收到四十多篇论文,本刊从中选取了三篇,以向这位曾经深刻重绘当代中国思想图景并不断追求自我超越的先哲表达我们真切的追思与敬意。  相似文献   

17.
<正> “两论”(指《实践论》和《矛盾论》)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丰碑,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理论背景.书中批判的主要错误观点,阐述的基本哲学原理,与中国三十年代的哲学斗争、特别是新哲学论战,关系极为密切。考察两论与中国三十年代新哲学论战的关系,将有助于利学地评价两论的历史地位。(一) 中国三十年代新哲学论战,是我国哲学领域真假马克思主义之间第一次大规模的公开较量;爆发于1935年,1936年达到高潮(时人称这一年是“中国哲学界最热闹的一年”),  相似文献   

18.
<正> 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是先秦道家的集大成者。《庄子》一书是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是一份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建国以后,学术界开始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研究庄子的哲学思想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庄子哲学的讨论先后出现了两次高潮,第一次发生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这一时期讨论  相似文献   

19.
<正> 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今天,当代中国哲学风风雨雨地走过了十年历程。如何评估这十年来中国哲学的发展水平及预示今后的发展前景,为此,笔者于1988年11月30日在南开大学采访了著名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吉林大学哲学系主任高清海教授。问:高先生,当代中国十年哲学变革,您能否就其总体状况谈谈您的估价? 答: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社会的变革必然要向哲学提出新课题,引起哲学观念的变革,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哲学的十年发展,我以为大体走过了三个步阶。第一个步  相似文献   

20.
走向21世纪:中国大陆哲学的历史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70年代末开始,伴随着中国大陆的社会生活所发生的历史性的变化.中国大陆的哲学研究也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一历史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1)哲学位置的转变;(2)哲学思维的转变;(3)哲学格局的转变.这些转变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大陆哲学的学术风貌和思维空间,展示了中国大陆哲学走向21世纪的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