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财政、金融、物价和流通体制改革,原定对民贸企业实行的三项照顾政策越来越失去落实的环境,致使民贸企业的实力一年不如一年。若不尽快走出困境,将会影响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文章分析了民贸企业的现状及产生困难的原因,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民贸民品优惠政策是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如何与乡村振兴内在契合并发挥作用,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民贸民品优惠政策在乡村振兴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和生态振兴等五个层面均有其独特作用,并且,在此过程中,利益联结机制、资源、参与、认同均是其内在机理的关键环节。因而,要实现民贸民品优惠政策有效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就必须将外源驱动力与内源驱动力相结合,发挥出内源驱动力的根本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民贸县35个。这些县大部分属于边远山区,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不发达,技术落后,缺乏资金,但自然资源却十分丰富,发展经济的潜力很大,尤其是林业、畜牧业、土特产品、经济作物、水果以及水电、有色金属等生产部门。广西应当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挥民贸地区的优势,在保证粮食自给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商品性生产。  相似文献   

4.
论民贸俄语     
民贸人员所讲的俄语十分特殊,它既有别于俄国人讲的俄语,也有别于院校培养出来的中国人所讲的俄语,是一种与众不同,异常不规范的,然而又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的交际俄语,应当说,我们不可以小视它。那么,怎样表述它的影响面之广呢?大概这样表述是绝对不过分的:在中国使用这种俄语的人,数量远远超过使用规范俄语的人,那是数以百万计的,所以,它颇值得我们加以研究,而为着研究的方便,我们暂且把它命名为“民贸俄语”。民贸潮从八十年代末至今,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中俄两国之间的民贸发展极为迅速,大有海潮一般的气势,堪称汹涌澎…  相似文献   

5.
藏族寺院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兼析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的问题东噶仓·才让加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的部分地区,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若能解决藏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问题,将大大推进我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藏文化:青藏高原旅游业的灵魂张忠孝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25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4。主要由青海和西藏二省(区)组成,其面积占高原总面积的80%,故名青藏高原。在这块广袤神奇的土地上,居住着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的藏族。西藏有藏族2...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侨胞旅居海外的历史概况我国的华侨分布世界各地,共有二千多万人,加上归侨一百多万人,侨眷二千多万人,合计五千万人。从历史上看,华侨出国主要原因是因为旧社会的腐败,民不聊生。他们之中的大多数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背井离乡到海外去谋生,也有的是被诱骗或强迫到海外当苦工的。因此,华侨中的大多数在政治上、经济上是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压迫的。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侨居国外的公民,但很少有达到华侨这样的规模,或有这样的悠久历史。例如,在东南亚有不少华侨侨居国外已有三代四代,在北美、拉美、非洲也有类似情况。华侨流亡海外由于得不到当时本国政府的保护,而且他们所到之处又大多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统治的地方,因此许多华侨都有一部悲惨的家史。他们深深知道,“国破方知人种贱”,要想改变这种处境,只有祖国强大起来,所以海外侨胞大多心向祖国。  相似文献   

8.
藏族历史书写传统具有其独特性,受到民间故事的较大影响。以民间故事为核心的藏族民间叙事从文字的创立与广泛运用、史学观的形成、原始苯教、教化功能、宗教意识的宣扬、统治者御民的手段、教史不分的文化传统等方面对藏族历史叙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充分认识加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对于促进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四川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十四个少数民族,共四百多万人,居全国第五位,分布面积占全省面积一半以上。解放前,一百多万人口的彝族地区还处在奴隶制的发展阶段,近一百万人口的藏族地区还处在农奴制的发展阶段,其余的民族和汉族比较起来,政治、  相似文献   

10.
藏族民间文学的研究,在国内外究竟有些什么样的成果,目前还没有见到过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的文章。本文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力图较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一、藏族神话传说的研究藏族的神话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几十年来,在国内有关的杂志上,我们可以陆续见到一些这方面的论文,但是有关藏族神话传说研究的专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版过一本。1987年,中央民族学院民语系研究生谢继胜完成了他的硕士论文《藏族神话研究》,得到藏学界一些  相似文献   

11.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20,(1):F0003-F0003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正式公布,西北民族大学获批4项,立项数创历史新高,立项总数排全国第21位。立项课题简介项目名称:藏族传统科技文献收集整理研究立项编号:19ZDA175首席专家:傅千吉课题简介:藏族传统科技文献是藏族文献中璀璨夺目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在青南经济发展中地位的探讨辛积山,张忠孝青南地区包括黄南、果洛、玉树三个藏族自治州,为保持自然地理地域上的完整性,将属于海西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划入本区内研究。本地区面积3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4%,人口1993年底统计为53.37万...  相似文献   

13.
谈士杰同志在《藏族民歌中运用叠字的方式及其对诗人的影响》(载《青海民院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二期,以下简称谈文。)一文中先后列举了二十多首藏族民歌的译文,并对其作了一番评析,得出了“民歌中运用叠字的艺术手法,对藏族诗人的影响是很大的”的结论,且以藏族诗人协噶林巴·明久伦珠的《忆拉萨》为例,加以论证,发出“它足以证明藏族民歌在运用叠字的艺术手法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不论在 江河源头、昆 仑山区,还是 在柴达木盆 地、青海湖 畔,昔日年年 流动漂泊的 牛毛帐篷部 落,如今变成 了稳定的小 集镇,酥油灯 换成了电灯。 青海已有5万 多户、30万藏族牧民结束了牛背春秋的生活,实现了人有房,畜有圈,草场有围栏,定居点学校、医院、兽医站配套。 青海牧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6%。长期以来,全省8万多户藏族牧民,星星点点地散居在5亿亩草原的牛毛帐篷里。 因牧民没有配套定居的场所,形成了牛羊跟著草山转,牧民跟著牛羊转,小孩跟著大人转的游牧漂泊生活,严重地影响了牧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  相似文献   

15.
祁连山北麓是指介于祁连山脉和河西走廊之间的"边区"或番民区域。在历史的变迁以及演进下这一区域内逐渐形成了以藏族、汉族、蒙古族、裕固族为主体的多维民族共生的民族格局。这里不仅是藏族的放牧场,更是藏族、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多维民族文化互动与生存抉择的交会场。在这片场域下既隐含了藏族与他族的文化互动,还体现了国家政权与地方族群的博弈。最终在国民政府时期国家政权的逐渐渗透下,祁连山北麓藏民完成了由"游民"向国家"编户齐民"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6.
四川藏族计92.19万人,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的55.44万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30.61万人,木里、冕宁、盐源、宝兴、石棉、平武等县的6.04万人。清代,特别是在改土归流之后,四川藏族地区一度出现了藏族教育的兴旺发达时期。现将兴办普通教育的概况及其特点叙述於后: 改土归流前,皇廷为了经营西藏,平定准噶尔军队在西藏的叛乱,于公元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和1720年(康熙五十九年),两次遣岳钟琪为先锋的清军入藏。第二次沿打箭炉  相似文献   

17.
卖花声三首     
徐康 《中华魂》2012,(21):64-64
《中国青单报》2012年6月26日报道:三亚市中级久民法院办公犬楼用四千万元装修成危楼。 三亚出奇观,万众流连。高楼一座忽西偏。外貌巍峨中秀美,华丽千般。楼体本非孱。祸起何端?四千多万富余钱,超重装修成大难。问责谁担?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省商业、民贸部门,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进行民族贸易体制改革,对促进商品生产,繁荣牧区经济,引导少数民族群众过社会主义新生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新形势下,如何根据我省实际,找出关键性环节,进一步加快改革民族贸易体制的步伐,推进民族贸易的更大发展,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众所周知,民族贸易在我省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省有可利用草原面积5亿多亩,占全国可利用草原面积的15%,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是我省的一个主要优势和经济支柱。而畜牧业的商品化,又与商品流通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藏族牧区分布广泛,总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牧业人口400余万。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约束,藏族牧业经济有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从学术和政策角度研究藏族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藏族区域和全国大局的科学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者先后数次深入玛曲调查研究,以为藏族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困难和问题。就此困难和问题作已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20.
格言诗是藏族文学中一种独具风格的文学体裁,它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关于治学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长期的治学生涯中,藏族历代学者积极探索,勤奋实践,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治学经验,而且通过各种文学形式就治学问题进行深入阐发。在藏族格言诗中,即有大量的治学格言。因此,从治学的目的、治学方法等方面对藏族历代学者的治学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