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荆楚释名     
有这样一段传说:楚的始祖出自颛顼高阳,高阳是黄帝之孙,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为帝喾高辛当“火正”的官,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给起了一个名号,叫祝融。祝融之弟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六子。其六日季连,芈姓,是楚国的祖宗,季连之后鬻熊,因“博学有道”。周文王拜为师。鬻熊生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周王室论功行赏,封熊绎于楚蛮,划疆封界,国号日荆。荆楚的称号,早在商代就有了。《诗经》里称为“蛮荆”或“荆楚”。楚国为什么叫楚?又为什么叫荆?《诗经》里有“维女荆楚,居国南乡”,荆楚与南乡是否有联系?楚,是否可作南方解?后汉史  相似文献   

2.
罗昌智 《云梦学刊》2005,26(1):93-95
生长于南楚故地的毛泽东,其诗词创作在人文意识、审美情趣、艺术风格上都与荆楚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主要表现在:豪放雄强的气势;卓然超越的品格;崇尚自然的情趣;典雅浪漫的文笔。  相似文献   

3.
从刊载旧体诗词的现代报刊视野出发,可以透视中国现代旧体诗词的历史演变趋势。具体而言,在过渡时期(1912—1919),以《申报》《南社丛刻》《甲寅杂志》《庸言》为代表的民初旧派报刊纷繁复杂,所刊旧体诗词异彩纷呈。而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起,新式报刊迅猛崛起,旧派报刊纷纷转向,现代旧体诗词创作与传播从繁盛走向衰落。在坚守时期(1920—1936),为了与新文学报刊相抗衡,现代旧派文人相继创办《学衡》《南社湘集》《青鹤》《词学季刊》《诗经》《国闻周报·采风录》等旧体文学报刊。他们退守学人本位,不断丰富现代旧体诗学理论,为现代旧体诗词创作与传播保存种子、积蓄力量。在分流时期(1937—1949),旧体诗词在全民抗战中迎来“中兴”。无论是解放区的《解放日报》《晋察冀日报》《盐阜报》,还是国统区的《新华日报》《民族诗坛》《学林月刊》,抑或沦陷区的《雅言》《国艺月刊》《同声月刊》《学海月刊》,所刊诗词风格或明朗刚健,或沉郁顿挫,或悲凉婉曲,都为抗战诗词中兴做出了贡献。从报刊视野考察中国现代旧体诗词历史演变趋势,可以为当下中国文学创造性地转化和发展中华优秀诗词文化传统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4.
《九歌》乃是荆楚“巫祠”的舞曲,为巫、觋娱神、降神之际,歌舞以乐神者,但历代学者对之解说则多有分歧。本文作者既不同意脱离荆楚巫风的文化环境来抽空理解《九歌》,亦不同意一些学者过分强调屈原的遭际来解说《九歌》,他坚持认力屈原不过是《九歌》的搜集整理者。据此,作者对《九歌》诸章从结构体系进行分析考证,认为它是一完整的“巫祠”体系组曲。  相似文献   

5.
日本汉诗推崇《诗经》,常用《诗经》的语言和表达形式进行创作,主要表现为对《诗经》中的诗题、诗句、诗词、意象的引用和化用。日本汉诗引用《诗经》形式的多样性显现出,日本汉诗对《诗经》从刻意模拟、融会创新逐渐到适合日本文化审美需要的不断探索。日本汉诗引用《诗经》时不仅重视继承《诗经》所蕴含的文学灵性,而且在内在精神上与"温柔敦厚"的诗教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显现出对《诗经》政治教化功能的继承。这种学中有创的引用《诗经》的方式使得日本汉诗修辞优雅、婉转含蓄,丰富了日本汉诗的表达方式,提升了其表现力和文化内涵,彰显了《诗经》在日本的文化影响力,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孔子诗教观的意义指向与《诗经》文本的社会文化形态之间存在着某些间隙。透过这些间隙,我们可以发现孔子与《诗经》的多重对话关系,以及晚年孔子的生命情境;从《诗经》出发,最终又回到《诗经》,孔子藉此完成了其生命与文化形态的内在逻辑;孔子晚年对《诗经》的整理是其政治、文化活动的一个总结。  相似文献   

7.
民国初年,中国第一小说季刊《小说大观》创刊。作为集结作家、编辑、出版者这些文学场中主要行动者的一个重要活动平台,《小说大观》和其它通俗文学刊物一起在民初通俗文学场域的构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小说大观》在创办过程中同样交织着政治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争斗,其结果进而影响着刊物底色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京派作家在人生理想、审美情趣、艺术风格上都与荆楚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眷恋自然、寄情田园、崇尚人性、安于虚静、冲和淡雅、和谐有致的文学气质同荆楚文化的内在精神达到了一种契合。  相似文献   

9.
楚国始建于商代,别名荆。西周初年,受封为子爵之国于荆山。春秋时,楚庄王名列五霸,曾一度称霸诸侯;战国时.为七雄之一,逐鹿中原。公元前二二三年灭于秦。楚国历史长约千年,较之各诸侯国,历时最久;其后期,疆域最大,人口最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楚文化,影响甚远。弄清荆楚释名,有助于深入理解楚史与楚文化。最近有的同志就荆楚释名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荆有强大的意思,楚有南方的意思”,“以南方的强国来解释荆楚,符合历史实际”。根据之一是《尔雅义疏·释地》所载:“《释名》云。荆州取名于荆山也,必取荆为名者,荆,警也。南蛮数为寇,逆其民,有道后服。无道先强,常警备也。《邢疏》引李巡云,江南其气燥刚,禀  相似文献   

10.
荆楚文化与《九歌》艺术王瑶,张庆利(绥化师专中文系)宗教祭礼与场面描写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说:"原始人感到自己是被无穷尽的、几乎永远看不见而且永远可怕的无形存在物包围着,这常常是一些死者灵魂,是具有或多或少一定的个性的种种神灵。"①基于这种独特的思维...  相似文献   

11.
《诗经》中的关女对后世美女有着某种模式性的影响,是关女的文化源头。《诗经》中对女性美的描写散见于十多篇《国风》中。仔细阅读这些描写美人的文本后,我们发现,《诗经》里的关女有两个层面。其一,女性的整体之美。其二,女性的外在美。在《诗经》里我们分明能感受到男女身份上的相对平等,男性的审美目光是平视的。  相似文献   

12.
孟春时节,我们迎来了《江汉论坛》创刊40周年的生日。作为该刊的忠实读者和作者,不仅为它的成熟、发展感到欣喜,而且为它40年来繁荣学术研究、扶持理论新秀所作出的艰辛努力表示由衷的感谢。作为一份综合性理论刊物,40年前,《江汉论坛》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教授主持创办,属建国后国内创办最早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之一。40年来虽饱经风雨,历经坎坷,但始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双百”方针,发扬创新精神,根植荆楚沃土,浸润于传统文化的内蕴,既立足于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诗经》中的卜筮内容进行了分类研究,通过对其中卜婚、卜宅和占梦等卜筮活动的分析,分别探讨其历史和文化意义,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开展对《诗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赵景梅  胡健 《江淮论坛》2012,(4):188-192
通过《诗经》和《荷马史诗》中的战争诗歌可以发现,东西方在战争文化上存在诸多差异性:从战争的目的来看,东方主要是保家卫国,西方侧重于暴力扩张;从战争的审美来看,东方尚武,西方嗜血;从对战争的反思来看,东方厌战、渴望和平,西方则对战争无限向往。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在于东西方的地理条件、政治意识和社会文化的显著不同。东西方的战争文化特征在当今中外领土争端中得到了强烈的映射。  相似文献   

15.
汉武帝扩建乐府与西汉俗乐的兴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武帝扩建乐府的初衷及其特点在汉代的文化建设中,武帝的大肆扩建乐府机构无疑是一件大事。对于武帝为何如此大规模地扩建乐府这一机构,传统的看法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统治者借这些与传统古乐不同的新乐来满足自己对声色娱乐的要求;二是因为乐府机构的一项职能是采集民间诗歌,故而统治者又可由此“观风俗,知厚薄”,借此了解所施政治的好坏。这两种看法当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关于武帝如此大规模地扩建乐府机构的初衷及其过程,文献记载中有明确说明的。《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其年(指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既…  相似文献   

16.
萧涤非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唐代文学专家。萧先生的杜甫研究,尤享誉海内外。他还有《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乐府诗词论薮》、《中国文学史》、《皮子文薮》等多种著述行世。他不轻易动笔,却篇篇掷地有声。  相似文献   

17.
或许你认为“苏李诗”及“古诗”展示的只是一个颓废者的世界,但你不能不承认其在艺术上的拓荒意义。当然我们不否认这些诗作对传统诗歌的继承。如《行行重行行》篇的“与君生别离”,袭《楚辞》“悲莫悲兮生别离”;“道路阻且长”,袭《诗经》“遡洄从之,道阻且长”;“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袭古乐府“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最后二句“弃捐勿复道”,更是乐府成语。《明月皎夜光》篇,不仅词汇、立意多袭《诗  相似文献   

18.
宋陈文化与宋陈之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区域性特征,一直是文化史家乐于探索的问题。1981年,任继愈先生发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地区性》一文,将中国先秦时代的文化区域一分为四,即邹鲁、燕齐、三晋和荆楚。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这中间,关于前三种文化形态划分的科学性,本文不敢妄评,单就荆楚文化而论,任先生将《楚辞》、《老子》及受老子影响的庄周并称为荆楚文化的精神成果,确有诸多值得辨异的地方。本文认为,在屈宋和老庄之间,其思想实质大异其趣,活动区域相距千里。老庄应属于宋陈文化,屈原、宋玉才是荆楚文化的真正代表。  相似文献   

19.
郑群 《殷都学刊》2006,(4):52-54
《诗经·国风》和南朝乐府民歌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两朵奇葩,它们的繁荣说明古老的中国也曾经有过发达的情诗。它们相隔千年,在以爱情、女性为主题的共性下,从社会背景到文体风格等也存在着诸多盖异。  相似文献   

20.
《诗经》至《楚辞》年间诗歌,是指《诗经》以后,屈原赋出现之前的诗歌。它大约经历了从春秋中叶到战国中叶的近三百年时间。这近三百年,向被视为散文大放异彩和诗歌沉寂消歇的时代,诗歌的研究几乎成了“空白”。追溯原因,除了世远籍湮,茫昧难觅,散篇残句,真伪杂糅,以及一直未曾出现诸如《诗经》、《楚辞》、《乐府诗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