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从提出之时起就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研究格局的推陈出新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不仅是打通近代、现代和当代的著史方法,更是一种新的著史理念,其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看作一个整体的构想对今天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仍有较大的启示意义。但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念忽略了现代中国时期一些文学形态的存在价值,没能完整反映出现代中国时期文学的发展面貌。  相似文献   

2.
黄子平等人提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这一新的文学史概念及其背后的文学史观念在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在当下新的语境中,对这一概念有重新检视的必要。作为统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总主题的"改造民族灵魂"并不能敉平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之间的政治、社会、文化断层,而传统文学史分期至今仍有其自身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在1985年那个火爆的"方法年",钱理群等三人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倡导用一种整体思维去打通近、现、当代三个时期的文学史.这一概念提出一种崭新的治史思路,立即在学界引起广泛而热烈的反响,随后作为呼应的"中国新文学整体观"、"重写文学史"等命题相继出台,形成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奇怪的是,二十多年过去了,尽管倡导的热度不减,却似乎没有产生一部真正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相似文献   

4.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研究界业已向世人贡献了数以百计的各种文学史。但是,却没有能象二千多年前司马迁创作中国第一部三千年通史那样,贡献出一部连接当今文坛的真正的文学通史。这不能不说是当代文学史家的最大遗憾。据有关方面预测:“种种迹象表明,九十年代将会出现一个新的‘文学史高潮’”。在这一高潮来临之前,有必要从总体上浏览一下中国文学史(包括近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前期工程的轮廓、规模与内部结构。而判明文学史的“类型”与“功能”,正是寻找一条通往这些工程深处的道  相似文献   

5.
浅谈当前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少数民族文学的特点及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中应占有怎样的地位,这个问题其实直到今天也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一个最明显的证据便是至今尚未有任何一本中国文学史涵括了少数民族文学。中国文学史其实只是一部汉语言文学史。许多学者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看到了中国文学史的这种片面性;甚至有人上书人大和政协,要求给“中国文学”一个全新的,真正准确的定义。①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中国文学史应该包括少数民族文学在内,方才全面和公正,这一点无可非议;但关键在于,研究者们对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  相似文献   

6.
至今,大陆已经编撰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可说是种类繁多,相关述评也是随之繁盛,但由于大多编撰及相关研究对台港及海外的同类文学史著视而不见,欠缺平行比照的视野,这无疑使得我们的文学史编撰始终是自说自话。而台湾学者皮述民等撰写的《二十世纪中国新文学史》在文学史命名与整体流变的勾勒,台湾与大陆文学的并行书写,历史性与文学性的融汇等方面所进行的努力,或可作为我们的镜鉴[1]。  相似文献   

7.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是文学史"重写"与教科书"新编"在世纪之交的一大收获.它全面落实了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构架为代表的新的文学史观和系统研究范型;鲜明体现了"现代文学必将被逐步经典化"的历史意识;同时又切于教学实践是一部难得的文学史教科书.  相似文献   

8.
今天,当人们撤去狭隘的批评框架,从汇入世界文学大潮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宽阔视野,以科学的文学观念全面审视我国文学的“现代”阶段时,无论是目前享名的诸种《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作者本人或是广大的读者们,都会为现有史书的价  相似文献   

9.
文学史是作为人类文化成果之一的文学的历史。要把文学当成文学来研究,重视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并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广阔的文化视角对文学史研究具有重要性。文学创作是文学史的主体,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是文学史的一翼,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翼。撰写文学史应当具有史学的思维方式,将过去惯用的评价式的语言换成描述性的语言,在描述中自然包含着评价。文学史既是当代人写的,又是为当代人写的,必定具有当代性。中国文学的演进是不平衡的。就其演进的内部因素而言,有雅与俗的相互影响与转变,各种文体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复古与革新之间的交替与碰撞,文与道的离合等。中国文学史可分为上古期、中古期和近古期,三古之内,又可细分七段。三古七段说虽然打破了朝代分期,是处理文学史分期问题的一种新的视角,但朝代分期仍可作为另一种视角,二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0.
进化文学史观与文学史研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史观之于文学史研究至关重要,而进化文学史观则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它承续了我国古文论中之进化思想因素,又自觉借鉴了西方现代进化文学史观,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进化文学史观,以胡适、茅盾为代表的新文学先驱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尝试运用进化文学史观研究并书写了外国或中国文学史,显示出进化文学史观的主要功能特点与突出缺欠;进化文学史观用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与阶级论文学史观相比异大于同得小于失,同现代性文学史观相比同大于异失小于得,惟有现代国家文学史观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方可视为科学的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11.
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上,二十世纪初叶至五四时期构成了中国文学由古典到现代的历史转折期.这是中国社会形态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必然结果.本文从读者群体,传播媒介,职业作家,白话文等方面阐述了社会形态转型对文学内容与外在表现结构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并进而得出文学史分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二十年代初叶,法西斯主义的幽灵开始在欧洲徘徊,不久以后,直面现实的德国反法西斯文学便应运而生,走在其它国家同类文学的前列。本文着重阐述了德国反法西斯文学产生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勾画了它的结构框架与发展历程,探讨了它的总体特征,并且通过对众多作品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审视和简析,凸现出德国反法西斯文学在小说、诗歌、戏剧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而充分肯定了它在二十世纪德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功绩与地位。  相似文献   

13.
张恨水研究七十年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章回小说大家 ,长期以来对他的研究停留在一种意识形态和“历史定位”的简单争论上 ,而“遮蔽”了他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七十年的张恨水研究历程 ,是由意识形态化逐渐学术化的过程 ,也是张恨水的文学史、文化史意义逐渐呈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走向与文学史观念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史研究涉及两大范畴的理论问题:文学与历史。本文回顾了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西方各理论流派关于“文史之争”的论述,并找出它们在理论上克服文史对立局面的观点,指出文学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必然促使人们从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人类语言、写作、文类、叙事方式等。  相似文献   

15.
自1988年陈思和、王晓明在《上海文论》上主持“重写文学史”专栏, “重写文学史”这一说法第一次被明确提出,遂成为20世纪80年代文学活动的核心面向之一。但笔者认为,如果仅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重写文学史”是远远不够的,它不只是80年代产生轰动效应的文学事件,更是自现代文学产生以来就贯穿整个文学史而无法抗拒的历史思想潮流。广义而言,“重写文学史”一直是文学建设者们或隐或显的文学思想诉求,或被动或自觉的文学参与姿态。它在80年代被正式赋予了学术的内涵,但却上可追溯至现代文学的源头,下可延伸至不断发展的当今文坛,既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学的孕育下新生,也从世界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学中汲取力量而发展。只有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认识“重写文学史”这一问题,才能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文学发展的挑战,以更客观的立场审视文学发展的调整,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学科发生发展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追寻文学流变的轨迹──论建构科学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问题温潘亚,许振敏文学史作为某一历史时代、地域、民族或国家文学发展历史的记录,在具有不同史学观念的文学史家笔下可以从不同角度编写出不同类型的文学史,有以年代为标志,有以流派为基准,有人侧重文学思潮与文...  相似文献   

17.
文学思潮史隶属文学史之范畴。自2 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学术界倡导“重写文学史”以来,对“思潮史”以及与之相关的“文艺理论史”或“文学批评史”的重写已然成为其中的热点。2 0 0 2年,张俊才、李扬两先生合作推出了一部新专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河北教育出版社2 0 0 2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主潮》)。与同类研究成果相比,该著以其新颖的思路和精深的阐发等特点确立了自身独特的学术价值,为2 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重写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一在为数已不算少的思潮史著作中,《主潮》一书之所以能新人耳目,首先在于著者依据自己对文学…  相似文献   

18.
日本接受西方"文学史"的叙述体例,尝试对中国文学进行通史性质的研究,明治时期日本学界人士兴起了中国文学史撰写的热潮.在日本的中国文学史书写模式影响下,20世纪初叶的中国出现了大量以日本的中国文学史为蓝本而撰写的文学史著作.日本文学史家的"文学"观影响到中国文学史家对"文学"的理解和定义,他们此期撰写的中国文学史呈现了这种文学观嬗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两宋文学史》刍评马村宋代文学是在中国文学上上足可媲美秦汉盛唐的极其辉煌的文学,而对宋代文学史的研究却很薄弱。由程千帆、吴新雷两教授所著的《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版)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此书材料宏富,立论精审、新见迭出,充分体现出著者宽阔的视野、深厚...  相似文献   

20.
逄增玉,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法学部副部长兼汉语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著作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与文化透视》、《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文学现象与文学史风景》等: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16项,获中宣部“精神产品五个一工程”理论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40余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