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艺圃     
《中文信息》2008,(3):90-90
艺圃又名敬亭山房,位于苏州市文衙弄,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具明代艺术特色的小型园林。全园占地3967平方米,分住宅、花园两部分,宅分五进,布局曲折,厅堂古朴,有世纶堂、东莱草堂,园在宅西。此园的住宅部分直接临水,与园林相交融。水池居中,池北以建筑为主,有博雅堂、延光阁等,池南以山景为主,临池处则以湖石替成绝壁、石径,既有变化又较自然。  相似文献   

2.
怡园     
《中文信息》2008,(3):94-94
怡园位于苏州市中心人民路中段,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浙江宁绍台道顾文彬始建,至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全园建成。怡园在苏州园林中建造最晚.得以在建造风格上吸取了苏州各古典园林之特色而自成一格。园布局以复廊为界隔东西两部,建筑有“碧梧栖凤馆”、“画舫斋”、“牡丹厅”、“面壁亭”、“小沧浪”、“螺髻亭”、“金栗亭”等诸多人文景观,特别是嵌入长廊墙体的书条石书法艺术成为苏州诸园之冠。  相似文献   

3.
文渊阁     
《中文信息》2008,(3):31-31
文渊阁位于故宫东华门内文华殿后,原明代圣济殿旧址。清朝乾隆三十九年至四十一年(公元1774-1776年)建成,是皇家收藏《四库全书》的图档馆。文渊阁为三层楼房,仿宁波天一阁规制,楼上通为一间,楼下分为六间。取“天一生水,地六承之”,意在防火。文渊阁的园林布局,十分精致。  相似文献   

4.
十笏园     
《中文信息》2008,(3):50-50
十笏园坐落于潍坊市潍城区的中部,原清末大地主丁善宝的一座私人花园,建于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至今已有百多年历史。十笏,是以十块笏板形容此庭园之小,面积仅仅有2000平方公尺,却有假山、池塘、曲桥、亭榭、书房等多种建筑,且布局得当,充分显示了园林设计者的精妙构思。  相似文献   

5.
明代白族学者杨士云的天文学成就李晓岑杨士云,号弘山,大理喜洲人,白族。生于成化丁酉年(公元1477年),卒于嘉靖甲寅年(公元1554年),享年78岁。曾中解元和进士,选为翰林庶吉士,任工科给事中,兵科给事中等职,后来称病辞官回乡,“朝不问夕,闭户读书...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位于南京夫子庙西侧,是一座馆园合壁的博物馆馆址瞻园是南京地区仅存的一组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典园林建筑群,与上海豫园苏州拙政园等并称“江南五大名园”。初为明中山王徐达府邸之“西圃”入清为江宁布政使衙署。乾隆皇帝南巡时曾驻跸于此.御题“瞻园”匾额太平天国时期曾为东王府、夏官副丞相赖汉英衙署和幼西王府。民国改元这里又成为江苏省省长公署、国民政府内政部等机构所在地。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自1950年12月开始筹建。1956年10月1日由国家化部批准成立,是全国惟一的太平天国史专题博物馆。馆内设:办公室、究…  相似文献   

7.
明代哲学真理观陶清1.明初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和“天理”真理观的确立明成祖永乐十三年(公元一四一五年),《五经大全》(一百五十卷)、《四书大全》(三十卷)、《性理大全》(七十卷)相继纂修完毕。这三部大全的修纂及其完成,标志着明初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的逐步...  相似文献   

8.
贵州历史上的人口普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史载,贵州最早进行人口普查是在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诏令户部颂行户帖统计全国户口,因当时贵州尚未平定,因此未进行统计。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贵州进行了不完全的人口普查,明王朝诏令贵州宣慰司属于少数民族地区,不编造户口,但对播州(今遵义地区大部分)通汉语的人口进行了编造。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贵州设立布政司,相当于行省。自此,贵州和其它布政司一样编造户口。在明弘治和万历年间,贵州布政司正式向朝廷户部呈报户口黄册,据《明史·地理志》卷22记载,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贵州户数为43367户,258963口;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贵州户数为43405户,口数为297720口。贵州作为行省首次进行人口普查时间虽然在全国较晚。但是仍比欧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要早一、二百年时间。  相似文献   

9.
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之比较研究黄增强公元1405至1433年,我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郑和(1371—1433)率领庞大的远洋船队七次远航西洋,历经印度洋、波斯湾、红海和阿拉伯海沿岸,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遍访亚、非30余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不...  相似文献   

10.
《中文信息》2008,(3):58-59
二苏祠位于眉山市西南隅纱彀行内,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元代改宅为祠,祭祀三苏。明洪武年间扩建,明未毁于兵火,仅存五碑一钟。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在原址按明代规模重建,尔后历代均有增益补修,现占地面积56800平方米,是一座富有四川特色的古典式的园林建筑。  相似文献   

11.
58西樵山     
西樵山位于广东省南海县境内。山中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二十八瀑布、二百零七泉之胜景,是著名的的南粤名山之一,与罗浮山齐名;自古以景色清幽秀丽而闻名。山中最为有名的景点有白云洞和云樵泉仙馆,白云洞创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现名樵园,园之周围峭壁凌空,飞泉吐玉,  相似文献   

12.
略谈西夏雕版印刷在中国出版史中的地位徐庄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在我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封建割据王朝。它与宋、辽(后为金)鼎足而立,从元吴称帝(公元1038年)到被蒙古灭亡(公元1226年,以下均为公元纪年),立国长达190年之久。西夏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3.
从17世纪80年代至18世纪50年代,清朝曾执行过一个时期支持海外贸易的国策。但是,随后就关闭了闽、浙和江苏海关。闭关政策固然反映了清政府的愚昧与国力的虚弱,但英国早期殖民者急切扩大对华贸易的行动,是清朝产生闭关政策的直接动因。这就是洪任辉事件。一、导致闭关的洪任辉事件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清朝下令取消海禁,“令出洋贸易,以彰富庶之治”(1)。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又宣布建立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和江(苏)海关,以广州、厦门、宁波和松江为四个对外通商口岸。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又废除对南洋海禁。…  相似文献   

14.
苏巴什故城     
《中文信息》2008,(5):104
苏巴什故城实际叫“苏巴什佛寺”,又名“昭怙悝大寺”,波涛滚滚的库车河穿城而过。故城遗址始建于东汉(公元1世纪),隋唐(公元6至8世纪)盛极一时,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取经西行至此,见寺庙僧侣云集,  相似文献   

15.
余荫山房,又名余荫园,位于广东番禺南村镇,是清道光年间举人邬燕天为纪念其祖父邬余荫而建的私家花园,始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同治十年(1871年)建成。该园以小巧玲珑的独特风格著称于世,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另三园为:东莞的可园、顺德的清晖园、佛山的梁园)之一。其中“深柳堂”是该园木刻工艺和书法绘画集中之地。余荫山房在四大名园中保存最完好,也最为精致,它占地仅1598平方米,犹如一颗分量不重手工却精美的钻石。它坐北朝南,布局精巧,以石拱风雨廊桥为界,将园林分为东、西两个部分,整座园林布局灵巧精致,以“藏而不露…  相似文献   

16.
歙县霞坑镇里方村始建于公元1400年间(明代洪武末期),至今已有610多年的历史,是县内集多姓氏、多民居、多祠堂等文物于一体的徽州古村落之一。其中,以呈一字型排列的古祠堂群最为突出。这里的古祠堂气势恢宏,风格别致,雕梁画栋间尽现独特魅力,仿佛就是活着的历史,可谓是微州古建筑中的璀灿明珠!  相似文献   

17.
宦官是中国三千年封建专制社会的特殊产物,尤其是明代,宦官擅权乱政,势焰熏天,历来是明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南京作为明王朝的兴国所在和江南政治中心,是仅次于北京的又一宦官聚集之地。我们就明代宦官和南京的关系加以了解,对于全面、系统地认识明代宦官制度,以及南京地方史的研究,均具有一定的意义。一、明代南京宦官的设置早在明王朝正式建立(1368年)之前,朱元璋自称吴王(1364年)之后,就已开始在当时的应天府城使用宦官并设立宦官机构了。如王世贞《群山堂别集俄八六就收录有龙凤十二年(1366年)十一月,朱元璋派内使李顺…  相似文献   

18.
常州未园     
《中文信息》2008,(3):107-107
未园是江苏省常州市著名的私家园林,位于常州市大观路原二十三中学(令市青少年科学艺术宫)内。由木商钱遴甫建于1920-1923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园林建筑极具江南园林特色,布局曲折幽深,引人入胜。有四宜厅、滴翠轩、汲玉亭、乐鱼榭、月洞、垂虹桥、长廊、挹爽亭、长春亭等景。并有雨年香樟、桂花、罗汉松等古树名木点缀其间,使园林显得古雅幽静。  相似文献   

19.
《中文信息》2008,(5):77
许三湾城及墓群位于甘肃省高台县新坝乡许三湾村,为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至唐代(公元618年-907年)遗址,海拔1488米,包括许三湾城、西南墓群、东墓群、五道梁墓群。许三湾古城具有良好的河西古文化化旅游资质,  相似文献   

20.
对阳明弟子的论述,历来多以龙溪(王畿,字汝中,公元1478-1583年)、绪山(钱德洪.字洪甫,公元1497-1574年)为主,聂双江(聂豹,字文蔚,公元1487-1583年)之学则少人问津.其实这位被同门斥为别支的双江,对心学的承继起了重要作用。双江之学以主静归寂为旨,与阳明之学确有异同,但这一方面是对王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对王学流弊的匡正。从某种意义上说,聂双江真正担负了承继阳明之学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