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蜈蚣博弈悖论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蜈蚣博弈悖论引发的逆推归纳法困惑进行分析,逆推归纳法悖论的产生其实是源于逆推归纳法的适用范围问题,即逆推归纳法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范围内有效。逆推归纳法适用于完全且完美信息的有限博弈;其有效性与博弈的利益密切相关;博弈的结构与逆推归纳法的方法论特点一致时,逆推归纳法成立;在现实的博弈中,逆推归纳法是否有效受多种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蜈蚣博弈悖论引发的逆推归纳法困惑进行分析,逆推归纳法悖论的产生其实是源干逆推归纳法的适用范围问题,即逆推归纳法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范围内有效。逆推归纳法适用于完全且完美信息的有限博弈;其有效性与博弈的利益密切相关;博弈的结构与逆推归纳法的方法论特点一致时,逆推归纳法成立;在现实的博弈中,逆推归纳法是否有效受多种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运用动态博弈理论,通过构建动态博弈模型,分别从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和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村信用社与地方政府在支农贷款上的决策互动关系,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逆推归纳法悖论的产生其实是源于逆推归纳法的适用范围问题,即逆推归纳法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范围内有效;作者分析了逆推归纳法悖论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将生猪产业链与技术链协同中的主持企业和科研单位之间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过程抽象为两者之间的完美信息讨价还价动态博弈,利用逆向归纳法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博弈策略选择及纳什均衡解,得出:博弈纳什均衡解由双方协调耐心度和期望决定、博弈回合次数与成本成正相关、主持企业在知识产权利益分配中占据优势。基于结论及实况,提出坚持"共赢"理念,扩大知识产权利益;分散目标,避开冲突;换位思考,实现协同建议。  相似文献   

6.
制度可看作由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参与的博弈规则,规则不同博弈参与者的策略选择依据就不同,导致的收益和成本也就不同,最终决定了制度是否被遵守。通过构建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并用逆向归纳法来对该动态博弈分析可得出制度遵守的均衡解,继而得到提高制度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将企业R&D(研究与开发)战略投资分为两个阶段,即直接R&D投资阶段和产品竞争阶段,建立了两阶段博弈模型,采用博弈论中的逆向归纳法,对这两阶段博弈进行分析,对比了3种情形:R&D非合作完全竞争博弈情形;R&D不完全合作竞争博弈情形;R&D完全合作竞争博弈(RCJ)情形下企业的R&D战略投资的最优R&D投资量和最优利润,最后给出RCJ形式应在现实R&D投资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必触动既得利益者,特别是地方政府和村集体。通过构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运用逆向归纳法分析两者在上市中可能的决策倾向,有利于解释现存制度不足。研究表明,在现存税收、土地制度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会受到地方政府阻碍;要达到政策预期改革效应,须改革税费,提高征地成本,同时修订和补充现行物权法、土地管理法、税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涉及流转及利益分配原则和程序的条款,建立初次流转增值归公和城乡一体土地税制,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提供制度保障,实现和规范博弈利益的分配。  相似文献   

9.
信号传递博弈是一种比较简单而应用相当广泛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人才招聘模型是一个典型的信号博弈。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应聘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可以通过信息的传递来决策各自做出何种选择。在此过程中,在非对称信息的情况下,应聘者在向用人单位提供的信号中有可能有误,容易造成逆向选择问题,这就需要用人单位进行信息甄别。这个信号愈强,成本愈高;能力愈高的人,愈容易发出强的信号。  相似文献   

10.
地下经济的自然形成和发育是小贩们自由经济权利的确立和运用 ,基本符合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笔者利用经济博弈论知识对地下经济现象中的夜宵市场进行博弈分析 ,运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来解释小贩与警察的博弈 ,用完全但不完美信息的双价市场交易模型来解释小贩的需求者学生与小贩的竞争者学校餐厅的博弈。在此分析基础上 ,提出了解决地下经济问题的 3种方案 ,并讨论了其实际市场经济运行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