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工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技工教育的教学质量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及其社会声誉.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中职人才的培养.因此,针对现代学生学习特点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迫在眉睫.学校只有紧跟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使教学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笔者结合多年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的经验,以所在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研究实际为出发点,提出了"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法,旨在为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琳 《职业》2012,(26):133-134
本文通过对职业学校学生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中职学校为学生提供一个找回自信、享受快乐、充分发展的舞台,并倡导通过有效教学、项目教学等具体措施,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吴丹辉 《职业》2014,(3):85-86
宁波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城市,其特定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外贸人才培养提出了个性化要求,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宁波地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需要结合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特点和宁波外贸市场的特点,切实地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行业需要、地区需要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由此国际贸易专业五年制高级工班应运而生,其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国际贸易专业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与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带有一定"问题"的学习困难的学生.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虽然投入很大的精力,然而效果却不理想.笔者在分析职业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职业学校构建专业德育的必要性,并根据学校实际经验,探讨如何实施开展专业德育,为新一轮培养社会技能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5.
赵景新  边茂伟 《职业》2017,(22):55-56
兴趣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职业教育课堂一定要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自信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一、中职学校学生现状 职业学校(含技校)的学生主要是基础较差的初中毕业生,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由于生源紧张,在还没有完成初中学业就被"分流升学"进入了职校.中职学校这种生源现状,给中职教育带来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金属切削机床与夹具>是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高级工、技师班)专业中的一门专业课,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虽已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但对于多数中职学生来说,理论知识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复杂机构平面图的识读、工作原理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指导学生学习,提高专业知识的学习质量与效率,是每位专业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笔者利用PowerPoint多媒体演示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7.
庞子靓 《职业》2023,(20):51-54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县域中职学校作为最接地气,距离乡村振兴最近的培养各方面专业技能人才的职业学校,必须担当起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新使命,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中职学校培养专业技能人才过程中,专业建设是总抓手,专业建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基于对四川省相关县域中职学校服务乡村振兴专业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提出县域中职学校服务乡村振兴专业建设的主要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8.
常磊 《职业》2012,(23):19
维修电工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应用范围广泛、专业技术更新发展快的学科,是各职业学校重点扶持、发展的重点专业。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行一体化教学成为亟待中等职业学校该专业教师解决的新课题。一、技工学校维修电工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的现状与需求1.从教学对象来看当前中职学校在校学生呈低龄化特点,他们文化基础、自控能力和学习能力差,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现代职业学校教学的需求,也很难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胡娃娃  胡微微 《职业》2020,(10):79-81
中职德育课教学把"融合学生专业"与"培养职业精神"相结合,可以体现职业教育的专业特点,顺应中职学生学习方式和职业培养模式的变化要求.依据校本实际,立足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践,探求德育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职业精神的最佳契合点和结合方式,构建生本课堂,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落实德育课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科育德功能,助力学生未来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毕承炀 《职业》2017,(12):49-50
随着职业教育的普及,面对职业学校生源质量的现实状况,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成为学校工作的严峻课题.本文着重探讨在新时期职业教育背景下,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成因,并据此提出培养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职业》2007,(21)
目前,河南洛阳高级技工学校约有高级工在校生700名,涉及模具钳工、机床切削加工、机电一体化、汽车维修等四个专业,以机械加工专业为主。学制有五年制(招收初中毕业生)和三年制(招收高中、中专、技校毕业生)两种。五年制在第三年、三年制在第一年开设《专业数学》,总学时80~120个。  相似文献   

12.
毛军 《职业》2016,(17)
青年教师是职业学校发展的生力军,在职业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加强对职业学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已成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对职业学校青年教师的培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职业学校应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维度入手,全方位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笔者所在学校开设了<职业素养>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意识、社会意识、成长意识和创新意识,为他们参与今后的职业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要在课堂教学的评价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其重要方法之一就是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徐峰 《职业》2018,(25):38-39
濉溪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87年,是安徽省首批国家改革与发展示范性中职学校,安徽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学校,濉溪县唯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学校办学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管理机制健全高效,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专业建设面向市场,德育工作扎实有效,教师队伍稳定敬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相似文献   

15.
刘亮 《职业》2017,(32)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维修专业作为热门专业,成为职业院校的重点专业.信息技术变革表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方法难以适应新时代中职人才培养要求.本文根据笔者多年专业教学经验,以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剖析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现状、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旨在为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鑫 《职业》2009,(20)
中职学校"双师素质型"教师是指既有教师资格职称又有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即"教师资格职称+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双师素质型"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职业学校加强"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建设,越来越为迫切.  相似文献   

17.
于瑾 《职业》2017,(1):112-113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社会对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定单培养"的办学宗旨,中职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应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出发,依托校企合作平台,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通过模拟企业真实工作情境的综合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有效地发挥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作用,体现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8.
蔡晁 《职业》2016,(34)
电子电工行业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促进中职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的发展,推动社会发展,我们需综合考虑,并从实体教学中进行探讨. 一、我国中职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的发展现状 1.中职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内容 电子电工专业,是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电气工程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维护、制造和应用,电力生产和电气制造、维修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学科.  相似文献   

19.
李淑然 《职业》2011,(23):27-27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普遍,普高升温,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大部分的中职学生文化基础不是太好,对语文不感兴趣,厌学、厌教,学习习惯差,缺乏自信心,导致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而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是至关重要的,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通过语文学习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改变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职语文教学可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乐”学语文。  相似文献   

20.
刘凤林 《职业》2011,(33):153-154
中职学校物理课既是文化基础课,又是相应专业的基础课,物理教学承载着实施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双重任务。因此,中职物理教材应体现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目前我国职业学校的物理教材为2001年编写,内容陈旧落后,教材整体知识面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