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货币。稳定货币和稳定物价是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为实现这个最终目标,需要一个可直接操作的金融变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问目标。为了有效地控制社会总需求实现货币稳定,应选择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另外,中央银行还需要改革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调控手段,特别是经济手段,如存款准备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的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有人主张“单一的”目标论——稳定币值;有人主张“双重的”目标论——发展经济和稳定物价;还有人主张“多元论”——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上述分歧集中到一点,就是我国的货币政策是采用单一目标,还是多元目标(两元以上)?亦即究竟是经济增长,还是稳定币值。笔者认为,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还不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还不是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况且,在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制度和工资制度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和运行,是无法对我国就业率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也无法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目标发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因为产品出口创汇不仅受到技术设备、产品质量的制约,而且还受到国际政  相似文献   

3.
货币政策是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通常人们把货币政策的内容归纳为两大部分:一是政策工具体系,二是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对于什么是货币政策的目标,或者说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包括哪些内容,目前我国理论界的认识尚不一致,概括起来有三种看法:(1)单一目标论,即认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就是稳定货币;(2)双重目标论,即认为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稳定货币、发展经济;(3)多重目标论,即认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物价基本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等等.我赞同第一种观点.因为,发展经济是国民经济各个部  相似文献   

4.
中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演变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尚梅 《齐鲁学刊》2003,(5):127-131
贷款规模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已基本完成了历史使命,货币供应量这一中间目标在可测性、可控性和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上均存在着明显的问题,而直接转向盯住最终目标的做法也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因此,随着我国市场化利率体制的确立,利率最终将具备独立承担中间目标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由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能直接控制和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而只能借助于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对最终目标紧密相关的中介指标的调节与控制来实现最终目标。中介指标是为达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央银行采取更直接、更具体、并有数量界限的调控指标,它是终极政策目标的过渡性或传导性指标。中介指标是货币作用过程中~个十分重要的中间环节,对它们的选择是否正确以及选定后能否达到预期的调节效果,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如何选择一个适应我国情况的有效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体系是制订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个挑战,本文拟就这一…  相似文献   

6.
房价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两个方面——人民币对内稳定与对外稳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且影响弹性都比较稳定,房价过快上涨对人民币币值稳定造成了较大的压力。房改以来,房价对CPI有较强的正向影响力,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起到了对抗通缩、拉动内需带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在近年来经济繁荣时期,由于这种正向影响力较强,房价过快上涨推动了CPI快速上扬而诱发了超温和的通货膨胀,干扰了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汇改以后,房价对人民币汇率有较强的正向影响力。这一影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热钱为获取人民币升值和房价上涨的双重收益,从而对我国人民币币值稳定构成很大的压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我国正常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7.
维护货币稳定是一国重要的货币政策目标,而要维护货币稳定,可以实行固定汇率制,使本币盯住关键货币;也可以把通货膨胀作为指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自主控制和管理货币。对我国汇率制度的浮动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我国实行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干预程度较高,并且货币当局仍不能放弃汇率稳定目标,这将不利于货币政策及目标的制定及实施。因此,有必要从前提条件、制约因素和历史经验三个方面对固定汇率制和通货膨胀目标制进行权衡,并对其适用性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考察并选择在中国适用性最强、最优的货币稳定策略,规划我国短期、中期和长期方案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名义锚的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目标制逐渐取代汇率锚和货币供应量目标成为许多国家保持长期价格稳定的一种货币政策框架.鉴于我国维持汇率锚的成本不断增加,同时金融创新和金融管制的放松模糊了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界限,且货币乘数不再稳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可观测性和可控性降低,货币供应量目标也不再适合我国;因而,通货膨胀目标成为我国货币政策名义锚可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最优货币政策规则与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政府制定的货币政策受到了国内外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的作用日益突出,但经济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会影响和削弱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如何根据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借鉴外国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实施的经验,选择中国最优货币政策,促使我国货币政策的运行有效是宏观经济能否稳定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实施的货币政策,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1980年以前采取的发展型货币政策,主要特点是着眼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主动地扩大信贷规模和货币供给,加大投资规模,促进经济增长。第二种,1980年-1995年期间实行了抉择型货币政策,明确地选择了“稳定物价、发展经济”的双重目标。第三种,1995年后实施的稳定型货币政策,把币值稳定作为优先目标,目的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宽松的外部环境。实践证明,我国的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发展功不可没。但是,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以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调控已显得难度越来越大,或者既…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学自恢复学科建制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范、不够本土化等问题,这就阻碍了学科内的沟通,影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效力。通过对483篇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社会学研究整体层面的一些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我们已经看到,当代人的行为引起了资源消耗、核废料、环境污染以及基因改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后代人的利益,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一种超越时间纬度的未来世代权利因此出现,其核心是“当代人有责任使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受到充分的保护”。现在,对于作为一种新型权利的未来世代权利如何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哲学问题。人类共同体理论能够为未来世代权利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新理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的发展不能长期依靠“负债经营” ,要逐步实现“以城养城”。经营城市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创新 ,我们不但要善于建设、管理城市 ,而且要善于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和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根本条件取决于城市的软、硬环境 ,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降低交易成本 ,建设法治经济和信誉社会。  相似文献   

14.
“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美学发生了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对立。日常生活美学肯定大众文化,主张审美回归日常生活,建立以感性快乐为本质的新的美学原则;而超越性美学则主张审美超越日常生活,应该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批判。现代性分裂为世俗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世俗现代性沦为感性异化,而审美属于反思现代性,是对世俗现代性的批判。因此,要吸收后现代主义的合理因素,重建超越性美学。对大众文化,应持一种辩证的态度:一方面,肯定其合理性,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丰富、美化了人们生活;另一方面,警惕感性异化,坚持审美的超越性,开展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建设精英文化。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作者的生平事迹、著作等论述中存在着某些疏误乖违。本文依据地方志、别集序跋、小传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提要》所论及的作者,如陈轼、彭师度、姚菱、储掌文、汤斯祚等,从他们的科第、仕历,到作品的著录、版本、卷数、存佚等,均一一作了订正和考辨。  相似文献   

16.
福柯的美学主义涉及到人自身及其生活领域中的一切"美学态度"。此一美学无疑就是一种把人自身及其生活视作艺术品来看待并实践的"精神性"的、实践的美学。其植根于人自身的自由生存实践,或"自我技艺学"之实践之中,因而亦可称之为"自我技艺学化的美学",就是"‘自身的文化’的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17.
执政价值观是执政主体对执政活动的一般价值的政治伦理判断,其内容主要包括对执政活动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模式等的认识或评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执政基础的合法性、执政活动的有效性和执政行为的规范性是评判党的执政价值的三个最为重要的量度。“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奎 《社会科学》2001,38(7):13-17
以新的视角研究政治信念 ,特别是对 8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特点进行研究 ,对于共产党人在新世纪强化理论创新、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一信念是人们对于某种学说、原则、理想的真诚信服和执著追求的态度。信念包括政治信念、道德信念和生活信念等 ,其中政治信念是人生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那么 ,今天为何去探索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的规律与特点呢 ?其必要性与紧迫性就在于 :在社会主义运动暂时的低潮时期 ,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 ,我…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发展经济学虽然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它不能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指导理论 ,所以我们必须研究中国的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主体和发展方式。以此关注中国的经济问题 ,总结中国的改革经验 ,预测中国的发展趋势。目的是建立和完善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少数人作为道德王国的成员,其尊严也应得到尊重。伦理精神与少数人权利保护存在于统一的社会秩序之中,我们要在善恶因果律中把握少数人权利保护,在价值合理性中彰显少数人权利保护,在生态整合中体现少数人权利保护。在道德哲学层次,少数人的权利保护已不再仅仅是道德规范的实现,也涉及到伦理精神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