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绩效审计指的是对经济系统运行的状况和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绩效审计包含三个重要的要素: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开展绩效审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审计业务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内在要求.作为现代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银行更离不开绩效审计的检验.文章在分析绩效审计内涵的基础上阐述商业银行开展绩效审计的意义,然后探讨商业银行绩效审计的流程,最后提出完善商业银行绩效审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李东 《东南学术》2011,(5):194-197
我国的绩效审计伴随审计事业同步发展,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绩效审计已经势在必行。本文对商业银行开展绩效审计进行探索,阐明绩效审计的内涵,提出了开展绩效审计的必要性、绩效审计的内容与重点以及开展绩效审计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关于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投资领域开展绩效审计 ,对于提高建设资金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关系重大。开展绩效审计要注意国有产权代理制度下的审计风险 ;审计的滞后性与跟踪审计的条件限制 ;对“公共工程”进行绩效审计的审计重点 ;“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重复建设的政府决策与审计的两难境地 ;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准则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极其必要:是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的需要,是建设高效廉洁政府的需要,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比较薄弱,从内控测评入手实施政府绩效审计,督促机关事业单位完善内控制度;实施政府绩效审计需要注意把握好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审计环境的改变,国家审计逐渐开始对公共服务的绩效进行审计,绩效审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英国是是国有企业私有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也是较早开展绩效审计的国家。由于国有参股企业甚至私营企业涉及公共政策或公共资金的原因,英国在绩效审计方面有所创新。中国国家审计机关在对国有企业开展审计过程中,应借鉴其先进经验,在立法、立项、审计重点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6.
在政府绩效审计评价实践中,价值导向是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根基和灵魂,指标体系是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躯干和载体,二者具有紧密的互动关系。为实现价值取向与指标体系在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中的有效耦合,沿着"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的发展脉络,追溯价值取向的变迁——公共性价值定位的回归与服务理念的升华,为政府绩效审计评价的公民导向诉求与目标重构提供理论支点,同时借用绩效棱柱模型这一绩效管理工具,系统探讨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的维度设计、指标设置和权重分配,以期对当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最核心的内容是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瓶颈”问题是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本文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特点,结合建设项目绩效审计实务,构建实用且可操作的绩效审计评价模型,设计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相关性、效率性、效果性、可持续性、合规性、安全性等六大类项目三级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以图有效解决绩效审计评价存在的现实问题,为一线绩效审计人员提供实务操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绩效审计在国外的研究和发展已有近40年的历史,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很多学者也已着手研究绩效审计,但至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绩效审计理论体系,也导致审计人员在开展绩效审计时缺乏真正的理论指导。以此为契机,本文拟从绩效审计的概念、动因、内容、标准、程序、方法以及发展趋势等角度对绩效审计的理论进行探索,希望能对构建绩效审计的理论体系和开展绩效审计实务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关键环节——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指标体系正在探讨之中。文章在借鉴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绩效审计指标体系设计的六项原则,结合我国实际,把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和“4E”贯穿于审计指标体系之中,初步探讨设计了政府绩效审计指标体系,从多方面反映政府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绩效,指标彼此之间构成完整的多层次体系,以期对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的主流,也是中国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深化发展的方向之一。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提出构建中国人民银行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并以2010年G省外汇管理绩效审计为应用案例,验证了其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