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袁傲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85,(1)
清代文字学家王筠曾说:“夫:假借一门,触目皆是,不胜书也。”①假借分为两类,一类是造字时的假借,即本无其字的假借,是指语言中的某个词本来没有为它造字,需要将它形之于书面时,就借另一个现成的字来表示,这就是所谓“本无其事,依声托事,后圣所为济象形、形声、会意、转注之穷,而通其用于不穷者”。②本无其字的假借多为虚词,例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相似文献
2.
孙佩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
沈寿(1874——1921年)原名云芝,字雪君,江苏吴县人,是近代杰出的刺绣艺术家、教育家。她一生从事刺绣技艺研究与刺绣艺术教育工作,对苏绣以至对我国刺绣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她一生创作了不少刺绣作品,除流失到国外的,国内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南通博物馆都有收藏,作为一级文物加以保管。遗憾的是她后期的代表作,特别是她的成名之作,如《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耶苏像》、等,都作为礼展品和商品流出海外,对我们全面研究她的技艺特色和演变过程,增加了困难。本文仅就苏州博物馆藏的六幅沈寿绣,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朱祖延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3)
古代汉语中有许多既不是复合词,又不是成语的习惯用语,在结构、意义和用法上都比较固定,用在句子里一般可以当作一个整体来解释。它们出现于古代文籍中的频率很高,在汉语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源远流长。笔者试选录若干条加以诠释,以就正于古汉语研究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王庆元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
通假现象是文字使用时的同音替代,借字与本字(或称正字>之问意义没有联系,是它的基本特点。前人统谓之“假借”,概念含混。今人把“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造字法则称为“假借”,把“本有其字”的同音借用称为“通假”,概念就比较明确了。发明文字通假,这本是清代研究语言文字的一大贡献。戴、段、二王诸大师,打破文字形体束缚,从文字的声音推求词义,认为“字之音同音近者,经传往往假借”,故应“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见王引之《经义 相似文献
5.
龚国祥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4)
何谓训诂,《说文》日:“诂,训故言也”。“训,说教也”。张辑《杂字》说:“诂者,古今之异语也”。《尔雅》则进一步推广开来,认为训诂不仅“释古今之异言”,而且“通方俗之殊语”。可见,用通行的话对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加以解释说明,都可以叫作训诂。因此,除音训、形训、义训之外,还有多种的训诂方式值得探讨,如以音韵、方言、转注、通假、破读、校勘、语法、修辞、典章制度等等,都可以作训诂的有机组成部分,至于古书的注解,自更属训诂的范畴了,现分述如下: 一、以音韵明训诂训诂之法有音训,但音训并不能包括以音韵的方式明训诂者。古音的运用,除了利用语言的某种配合关系来构词,利用声音有 相似文献
6.
王庆元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8,(4)
通假现象是文字使用时的同音替代,借字与本字(或称正字)之间意义没有联系,是它的基本特点.前人统谓之"假借",概念含混.今人把"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造法则称为"假借",把"本有其字"的同音借用称为"通假",概念就比较明确了.发明文字通假.这本是清代研究语言文字的一大贡献.戴、段、二王诸大师,打破文字形体束缚,从文字的声音推求词义,认为"字之音同音近者,经传往往假借",故应"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见王引之《经义述?·自序》).这种方法使许多扞格难晓的文句涣然冰释,其功实甚巨.但我们认为先秦两汉 相似文献
7.
潘文杰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用典,是古典诗歌写作的重要技巧之一,它能够使诗歌在有限的文字中,包含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读者阅读古诗,不仅能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还可以学到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在这方面,唐诗可谓典范。 相似文献
8.
9.
英汉误译举隅陈叶,万宝林翻译讲求“信、达、雅”,其中的“信”指的是译者必须忠实于原文。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就在于正确理解原文。而一些初习翻译的人,由于语言基本功不扎实,在翻译的时候,往往误解甚至曲解原文。本文拟简要分析一下容易引起英译汉误译的几种语法现... 相似文献
10.
说复义——中西诗学比较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毅衡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1,(2)
一、歧解的三种存在方式 诗的语言虽然歧解纷纭,但作者写诗时只有一义入诗,读者解诗时必须尽量追出这一义,这是中西传统诗学的原则。历史上多少注疏家穷毕生精力,就是在帮助读者完成这个任务。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这个任务根本无法完成。例如:“烽火连三月”,是三月份还是三个月?“悲凉楚大夫”,是屈原还是宋玉?但这些歧解的共处是互相排斥的:×=A,或B,或C……”。 相似文献
11.
朱金顺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
考据是一种科学性的工作,要求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但是,即使如此,失误也是难免的。正如同科学试验会有失败一样,是正常现象,用不着大惊小怪,更不该受到非难和讥笑。在学术界,应当勇于纠正考据上的失误,把它看成是发展学术的负责精神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欣托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诗词曲赏析也是如此。读者如果完全没有写作诗词的经验、至少应该懂得一点诗歌创作方法。纯粹的门外汉,是很难深入诗艺堂奥的。 相似文献
14.
李迎新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46-47
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里恰当地引用文言或使用文言词语,可以充分表达某种文体色彩或感情色彩,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但是,在引用文言或使用文言词语时,要核对原文,或查阅工具书,以免出错。近读报刊,发现有误,现举例如下:已而误为巳而 周树山《曹冲之死》:“不一时,取回了一幅绢帛,展开来,见墨迹淋漓,写的是——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巳而巳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 例中引文出自《论语·微子》。查杨伯峻《论语译注》 1958年版第 200页为:“已而,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 !”这里的“已”是动词,停止… 相似文献
15.
师为公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4)
董仲舒的“诗无达诂”说揭示了诗歌欣赏中的一种特殊现象,给诗多义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武器。但是,过犹不及,如果以“诗无达诂”为口实来掩盖语言知识的浅薄,容许不该发生的歧义,那就是十分有害的了。有鉴于此,袁行霈先生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一书中谈及古典诗歌的多义性时,就提出了宣示义和启示义这两个新概念。他说:“宣示义是诗歌借助语言明确传达给读者的意义;启示义是诗歌以它的语言和意象启示 相似文献
16.
黄拔荆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
古人云:“诗如马,意如善驭者。”其实一切文艺作品何尝不是如此,不过作为抒情言志的诗词更突出罢了。王若虚在他的《滹南诗话》中指出:“文章以意为主,字语为役,主强而役弱,则无使不从。”王夫之《姜斋诗话》也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中学语文课本》里有一些病句。词义含混用词不准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从清凉山上望下去,见有不少的人顺着山上大路朝东门外飞机场走去。我们《解放日报》的同志早得了消息,见博古、定一同志相约下山,也纷纷随着下来,加入向东的人群,一同走向飞机场。 相似文献
18.
秦季勋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1)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我们在学生中大力提倡认真读书。每当在学生作文卷中发现认真读书,成效显著的典型,特别是后进生进步快的典型,就立即通过各种方式予以及时肯定和表扬。这对于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极积性,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和能力是大有裨益的。经常性的做法,是通过作文评讲和板报刊登两种方式,及时表扬认真读书的学生,推荐他们的佳作。此举在校内外影响都比较大。反过来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里以高一年级二班学生王茂林题为《我爱荷塘月色》的评改与讲评为例,介绍一下我是怎样做这项工作的。 相似文献
19.
奚佩秋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
早在古希腊时代人类就认识到了,美在于和谐,和谐在于对立的统一的艺术辩证法。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并且指出一些人“他们不了解如何相反相成:对立造成和谐……”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