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998年印尼排华风潮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印尼排华浪潮的发生具有深刻的原因。一是国情原因———印尼政治体制的缺陷、国内安全关注的偏颇和发展困境、种族结构分布和经济地理不一致;二是政治原因———对华人的歧视性法律法规、倾向性明显的宣传和上层的排华意识形态、苏哈托的个人观念;三是社会经济因素———歧视性经济政策和贫富分化、经济发展步调与现代化要求的矛盾;四是文化观念因素———强制性同化政策、被错误传播的观念。此外,亚洲金融危机加剧了印尼国内的矛盾,国外援助不能到位,国内既得利益集团阻挠改革,使得共同发展非常困难,民族矛盾问题恶化,某些反华人势力趁机利用这种混乱局面,使华人惨遭洗劫和侮辱。  相似文献   

2.
全球许多国家的政府均将遏止“种族与宗教冲突”视为主要的外交政策目标。例如,2006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发出警告:“种族冲突势必会四处蔓延,或者演变成人道主义悲剧乃至无政府的混乱局面。”不过,种族冲突绝不会凭空产生,大多数种族冲突应归咎于政治精英的决策失当。由此推究,种族冲突也不会自行蔓延。面对当前全球的跨国种族冲突,  相似文献   

3.
欧洲的非法移民现象愈演愈烈是由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促成的。其政治原因是,冷战政治、后冷战时代的左右摇摆的移民政治、对待非法移民的不利政治因素和种族因素;其经济原因是,全球化发展不平衡、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外国移民;其社会原因是,完善的移民网络和国际人口走私集团的强力介入。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不发达国家经济加速发展过程中腐败现象的蔓延,具有非常复杂的原因。经济加速发展所引起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矛盾冲突都可能诱导腐败现象的产生。本文从经济、政治、历史文化和主观心理四个层面探讨了不发达国家在经济加速发展过程中腐败现象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以来,一股种族冲突的浪潮席卷了东欧、原苏联和非洲部分地区。目前广泛为流传的有关种族冲突的定义是不全面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种族冲突并非直接源于集团之间的差异,“古老的仇恨”,历史悠久的不和,或经济全球化给现代生活带来的压力。也不是因为长期被原苏联和东欧的共产主义高压体制所抑制的种族激情随冷战的结束而完全开启。  相似文献   

6.
明代话本小说生动展现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及争斗、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和睦及冲突。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友好主要表现为频繁密切的商贸活动、外交往来、文化交流;而种族、文化、习俗的差异导致国家间的隔阂,为了争夺丰富资源国与国发生战争。国内各民族之间总体上相处融洽,各民族在文化、风俗方面相互影响;政治和经济问题是造成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解决矛盾的方式以武力与求和为主。明代话本小说所反映的内容,对于深入研究古代经济、文化、外交、民族关系提供了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7.
当前美国城市社会冲突出现阶层政治转向与身份政治、种族冲突相互叠加影响的新趋势,其背后的结构性根源不仅在于经济不平等的日渐扩大与政党政治的意识形态冲突,还在于美国民主制度长期缺乏适应性改革,特别是城市政治与政策因被长期忽视而缺乏实质性改革,难以应对城市发展转型挑战。其中,新自由主义城市政治学及其治理失败、城市空间政策失误、警察系统的种族歧视困境是美国城市社会冲突的三大根本动因。拜登政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包括短期经济刺激与社会发展项目在内的“大基建”计划,虽然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国社会内部矛盾,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城市政策层面的较高执行风险。  相似文献   

8.
在后苏哈托时代,印尼华人曾一度受到歧视和种族迫害。而当一九九八年五月爆发的“五月风暴”后,苏哈托总 统正式下台,印尼的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社会的发展陷入了一片混乱的状态之中。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 发展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而后来印尼政府提出并且制定了多项相关的政治制度,同时进行了政治制度的改革, 渐渐淡化种族歧视,赋予华人平等的权利,使得印尼华人的生存处境以及政治地位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提升,印尼也逐渐走向民 主化。针对后苏哈托时代印尼华人政治地位的变迁进行论述,明确指出印尼华人要想改善和提升自身的政治地位,需要政府 和其他方面的努力。只有这样,印尼华人才有机会争取到更多民族平等的利益,才有可能顺利地提升其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9.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印尼社会无论是发生政治危机还是经济困难,印尼华人首先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经常遭到巨大冲击,因而形成了严重的华人问题.本文在分析印尼华人问题的成因的基础上对如何使印尼华人走出当前困难处境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协调我国区域法制冲突是完善我国区域法制建设的基本需求,也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复杂的经济、历史和政治因素,我国目前存在着中央与地方冲突、区域平行冲突和法域冲突这三大类型的区域法制冲突。通过制定区域法制冲突协调规范,建立起一套以区域平等协商、自由合作为基础的区域法制冲突的协调机制,是解决我国区域法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近年来增速下降的原因在于经济增长中的路径依赖出现了偏差,即经济增长中过度的依赖资本形成。造成这种路径依赖的深层次的根源在于过度投资与过度竞争的转轨特征。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关键是改革中国经济长期以来遵循的经济增长模式,一是要解决经济增长中的技术选择偏差,提高要素的产出效率,二是要改革造成过度投资与过度竞争这一现象的传统体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20世纪全球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20世纪60年代绿色运动的蓬勃发展和法国“五月风暴”运动的政治影响,安德烈·高兹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萨特“自在-自为”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和法兰克福学派技术理性批判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构建了自己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批判是高兹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显著特征,经济理性批判是高兹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核心议题,生态理性构建是高兹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价值指向。经济理性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产生而逐渐形成,其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以谋求利润最大化或无限追求最大经济利益为生产动机的工具理性。经济理性具有导致人的虚假需求和异化消费、加剧生态危机以及造成“生活世界殖民化”和“新奴隶主义”出现的危害,而生态理性与经济理性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构建以生态理性为核心的生态社会主义是超越经济理性的有效措施和根本路径。高兹的经济理性批判理论启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生态理性对经济理性的扬弃,构建遵循生态理性的生态政治观、文化观、消费观和幸福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个体工商户数量大幅度下降,这其中有经济发展的原因,但绝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个体工商户数量锐减更主要的原因是体制性原因,是制度性原因。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不协调和制度冷漠是导致个体工商户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仍然需要个体工商户的存在,在重构和修正个体工商户制度时,应当充分理解和认识个体工商户所具有的“经济人”本性,以更加人性化的制度设计来扶植和鼓励个体工商户,以相互照应与相互协调的制度安排来规范扣引导个体工商户。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经济人假设"中的"自利"和"理性"都具有不可检验性和非现实性,因而"经济人假设"历来是经济学界一个永久的争论话题.提出用"动态发展的广义经济人假设"来取代传统的"经济人假设",并依然沿用"自利"和"理性"两内核,只不过引入"广义自利"和"广义理性"的概念,而且强调要用动态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广义自利人"和"广义理性人",这一新的视角应该说是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使用新疆1985--2006年的统计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Gm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新疆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和进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疆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新疆的出口、进口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新疆经济增长是拉动新疆出口和进口的Granger原因,新疆的进口是新疆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新疆的出口却不是新疆经济增长的Granger成因。因此,应多方位加强出口产业与出口产品的工作,实现新疆对外贸易和新疆的经济增长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环境问题所遇到的困难入手,指出纯粹的经济理性不仅不能解决而且恰恰导致了现实的环境问题。通过分析生态理性、法律理性以及二者与经济理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我们必须实现从经济理性到生态理性和法律理性的转向,只有将三者结合起来,才有望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严重的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17.
试论政府利用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政府独家提供公共物品的传统体制是导致这种困境出现的制度性原因。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为解决这个困境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其原因是由于公共物品的公共性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技术条件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而当公共物品具有某些私人物品的性质时,市场就可以有效提供。政府利用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理论基础是公共物品提供的经济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重视解决收入差距问题是宏观经济向好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连续数年实行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目前继续依靠扩张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制约我国内需扩大和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而消费需求迟迟无法全面启动的根本原因在于近年来迅速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非法非正常收入是造成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根源;因此,无论从经济增长还是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现在都是突出地提出和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9.
消费文化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消费需求的疲软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解决消费需求问题 ,经济手段已失灵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消费文化。我国消费文化滞后于经济与市场的发展 ,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 ,需要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努力 ,创造、培育、规范新型的消费文化 ,并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以纯粹利己理性为行为基础的经济行为对市场经济制度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而对利己行为的外在的制度约束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些危害 ,只有市场中行为主体具有内生的道德理性 ,才能使社会的制度约束对经济行为的调节更为有效。在经济社会 ,人们从利己理性向道德理性的转变是一个历史过程 ,而迅速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逐步减少不同文化间的排异 ,大力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 ,是实现这个转变所必需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