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陈利 《国际论坛》2011,(3):75-78,81
1932年泰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泰国在名义上确立起了民主政治和宪政制度。然而,泰国民主进程反反复复,不时出现军人政府,政权频繁更迭。尤其是2006年军事政变以来,泰国持续了将近四年的政治动荡,折射出了泰国民主制度的脆弱与宪政观念的淡漠。本文就将从传统文化、民众意识、政党制度、军队与王室等几个方面分析泰国民主制度脆弱性的根源,并展望了泰国民主进程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政党是推动独立后非洲国家政治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政党制度的健全与稳定,又直接影响着政治发展的进程。非洲国家独立后政治发展的跌宕起伏,与政党体制的频繁变迁以及政党政治的剧烈动荡有很大关系。莱索托王国独立后政党政治的发展历程与特征以及对政治发展的影响,可被视为大多数非洲国家政治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从1993年到2017年,莱索托政党政治呈现频繁分裂、体系不稳、碎片发展、联盟嬗变、外部干预等特征,使得莱索托政治发展在曲折中前行,由此得到几点启示:第一,政党的制度化水平,决定了国家政治发展的程度;第二,强大的政党和政党体系是政治稳定的首要条件;第三,在国家发展的优先前提下,秩序比民主更重要;第四,政党与军队关系处理的失衡,可能导致政权的倾覆。  相似文献   

3.
世界政党政治发展表明,政党制度与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存在密切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由于拥有强大执政党及和谐稳定的政党关系,并且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整合功能,从而对于保持我国政治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并不断完善这一政党制度,是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4.
泰国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是东盟十国的第二大经济体,至今实行君主立宪制。泰国有着不同于东南亚或世界其他国家军事政变频发的一些特点,其主要原因是:在泰国,军队历来有凌驾于政府之上的传统;军队内部的争权夺利也是导致军事政变的因素;军队发动政变的直接原因往往与其地位和利益受到损害或威胁有关;军事政变也与军方长期形成的政治"使命感"和政治倾向有关。由此也可看出,泰国的"街头民主"所引发的动乱,其实也是导致这类不成熟民主举动被军事政变所终止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其影响也早已超越了最初的经济领域和层面,而深入到了更深层的政治和文化领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变革进程的差异,全球化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政治发展的冲击和影响往往充满了悖论和不均衡的色彩。就非洲而言,全球化一方面从整体上极大地推动了非洲政治民主变革的步伐,促进了政治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一些国家政治和社会的动荡,造成了政治衰败或政治不发展。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传统上是一个多党制国家。政党林立,政府更迭频繁,是意大利国家的政治特色。目前,意大利的政党制度已由一党居优型多党制向两极化多党制发展。其制度的演变,是意大利的政治文化传统、社会阶级结构、政体形式、选举制度和社会的政治需要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实的社会环境、非政府组织的蓬勃发展、不完善的政治参与制度、社会分配和保障制度弱化了政党的软实力。而政党必须在做好硬实力建没的同时,注重自身软实力建设。上海市闵行区大走访活动增强了政党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政党的亲民性、包容性,树立了政党的良好形象,从而有效增强了政党软实力。可以从大走访中取经,从方式方法、成员结构、增加利益表达途径、制度层面等增强执政党的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8.
政党制度与中国民主:基于政治学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政党制度源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政党制度与中国民主成长的互动关系,中国的政党制度建设只有有效地嵌入国家制度体系,并融为一体,人民民主才能得到巩固与发展;同时,政党制度才能适应国家制度体系运行的内在要求而获得充分的保障与巩固,而政治协商是国家、政党互动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 ,是由它的国家体制所决定的。所谓国家体制 ,实质上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问题 ,而政党制度则是指政权构成的形式问题。因此 ,政党制度必须和国家体制相适应。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种国家体制就决定了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点所谓政党制度 ,就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党行使政权或干预政治的方式、方法和程序等形式 ,同时也规定着政党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地位。由于各国的“国体”及其“国情”不…  相似文献   

10.
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某些“精英”人物说:“执政党是可以选择的”,甚至有的鼓吹中国应由国民党来领导。后一句话的反动性不言而喻,前一句话并不全错,包括政党在内的一切社会政治集团都概莫能外地要经受历史的考验和选择,问题在于谁来选择、怎样选择。 执政党的选择是一种客观的历史运动过程。对政党来说,它是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各个政党特别是对立阶级的政党交互作用、互相斗争、互相消长、地位互相变化或互相取代的过程。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它是一个比较、鉴别、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代表反动阶级利益、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政党  相似文献   

11.
军人过问政治,政治家干预军事,利用军队解决政治问题,大多数国家的历史上从古代起就时有发生。军事阴谋和军事政变数以千计。俄国史上也为数甚多。军队推翻一些皇帝,把另一些扶上帝位。在苏维埃时代,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时期都发生过最高政治领导人和军事领袖之间的冲突。也许只有勃列日涅夫时期没有出现过这类冲突,因为他愿意履行将军团和军事工业综合体领导人的任何要求。  相似文献   

12.
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生态催生出特质独具的政党协商制度,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其在国家政权中领导者和执政党身份与地位的确立,中国政党协商制度经历复杂的历史演进,这种演进既印证了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亦推动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成长和确立。以协商政治的视角解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党关系,从其发生、顿挫、发展与实现的路径考察我国政党协商制度的历史进程,对于新时期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党关系和谐具有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期,经济领域的变革推动着社会价值趋向多元,价值多元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个体价值的过度膨胀,由此而出现的价值冲突在政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发生着消解作用,影响着政治和社会结构的稳定与均衡,在国家、政党与社会层面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认同匮乏问题。在社会生活领域,认同匮乏的具体表现就是公共精神短缺。由于公共精神短缺而导致的社会分裂会从根本上破坏国家和执政党生存、发展的土壤。执政党价值整合语境下的价值,其内在构成是以认同为核心,包括国家认同、政党认同和社会认同三重维度,分别指向共同理想、行动力量和公共精神。执政党价值整合的路径在于通过建构国家价值体系、建设良好的公民生活空间、强化公民教育来强化国家认同,通过强化意识形态认同、形象认同、情感认同和行动认同来强化政党认同,通过建构公共价值规则、协同个体价值目标、强化社区认同来强化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协商民主有别于西方的协商民主思想,但中西的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含有共同的核心价值。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的周恩来为中国协商民主设计了合理的制度架构:平等合作的政党间关系、组织化的对话平台与体制内的政党监督,这种制度设计为中国的政治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架构。但早期的协商民主制度设计源于执政党的政治自觉,存在着国家主导而缺乏社会参与的弱性。现实中国的协商民主推进需要国家与社会的共同力量。  相似文献   

15.
在非洲人的心目中,恩克鲁玛是“新非洲的象征”;西方政治家赞同恩克鲁玛的国家现代化政策,继续保持了加纳的对外开放,有的政治家甚至颂他是一位伟大的反殖民主义斗士、一位“希望用社会主义理想来改造加纳的政治领袖”。这样一位使加纳人曾引以自豪的共和国缔造者在1966年一场轻而易举便获成功的军事政变就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位一代非洲人的领袖从成功转向失败?是社会变革的政策过于激进或是不够彻底?是军队政变集团的阴谋或是政治腐败引起的社会普遍不满?历史学家能从他的政策中寻找失误来解释恩克鲁玛政治领导…  相似文献   

16.
政党政治是现代国家政治的一个重要现象 ,而现代政党政治的核心 ,是政党通过争取成为执政党、掌握国家政权来实现党的政纲和政策。但当代俄罗斯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 ,恰恰是“无执政党的政党政治”。这种政治逻辑根植于俄罗斯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中 ,是其政治转型过程的必然 ,但它既与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相背离 ,又不利于俄罗斯的政治整合和民主巩固。一年多前正式出台的《政党法》在多大程度上完善俄罗斯的政党体系和政党政治 ,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相似文献   

17.
在 2 0世纪的政治舞台上 ,包括传统资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政党、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民族民主政党、法西斯主义政党和从环保运动发展而来的绿党在内的各种各样的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发展 ,不仅从多党合作和政党制度多样化、代表本国人民根本利益、与时俱进、以新型政党关系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方面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而且还从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党、反腐倡廉、一些执政党的失败以及一些执政党党政职能分开的执政方式方面给了我们必要的鉴戒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在这种政党制度内,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议政党,表现为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共存、平等合作、民主协商、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政党关系。这种政党关系既不同于前苏联的一党制,也不同于当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在中国政党制度中,政党地位的体现,政党关系的形成,蕴含着政党和谐的积极因素,这样使得中国政党间的合作与协商,既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一致性,又反映各阶层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和谐政党关系,奠定了中国社会和谐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9.
竞争是西方国家政党之间关系的内容之一。竞争存在的原因是西方社会的多元化、执政权的诱惑、统治阶级为了显示民主,而竞争形式主要有争夺政治人才、争取选民的授权、对执政党政策的维护与批评;但西方国家政党的竞争也受到维系社会存在、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及统治阶级整体利益需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执政能力是对一定政党的执政目标实现程度与实际效能的界定。执政党的意识形态、组织状况、执政体制等都会对一定政党的执政能力发生影响。人类政治实践表明,在现代化进程中有的政党执政能力得到了发展,有的则走向了衰朽,而执政党自身组织、体制、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不适应性是这种衰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