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寒 《老年世界》2009,(18):F0002-F0002
9月8日,由内蒙古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联合主办的“我和我的祖国”区直机关离退休老同志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歌咏比赛颁奖演出在呼和浩特市隆重举行。何耀、云照光、云曙碧、沙驼、王秀梅、乃登、格日勒图等老同志出席,内蒙古党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张忠致词。  相似文献   

2.
我爱内蒙古     
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我作为一名八十五岁的老共产党员,在内蒙古这片土地上生活和工作了近七十年,见证了内蒙古人民六十年的光辉业绩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我一直工作战斗在邮政战线上,亲历了内蒙古邮政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秦士萍 《老年世界》2010,(13):20-20
1965年7月28日,我深深地记着这个日子。那时我16岁,是人的一生中最绚丽的花季,我响应党的“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的伟大号召,投入历史大潮的热流中,从天津市昊家窑中学毕业到内蒙古五原县插队落户。  相似文献   

4.
凌培珍 《老年世界》2008,(13):42-4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上内蒙古老年大学已有两年时间。两年,在人生的长河中微不足道,但对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感想颇多。两年的学习,不仅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拓展了视野,而且增强了体质,结交了新的朋友,提高了艺术修养和生活质量,焕发了第二青春。  相似文献   

5.
那是一张熟悉的脸, 是我痛失亲人后看到的最亲切的笑脸, 她眼里闪着泪花,话里充满着力量。 那一刻,我感到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相似文献   

6.
儿时,我就时常做着一个美梦:如有机会饱览祖国的大好山河,那才叫不枉此生啊!  相似文献   

7.
彭梅川 《老年人》2007,(10):25-25
我珍藏着一副绣有“八一”军徽的碗套。这是我母亲当年送给我的礼物。带着这副碗套,我参军入伍,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和祖国的和平建设。不过,说起这副碗套,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苍爱珍 《老年世界》2006,(18):18-18
早有耳闻:内蒙古老年大学办得很好,知识性强,科目齐全,设备完善,环境优雅。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当我步入内蒙古老年大学的大门.接待我的同志诚恳地建议我先到各教室去看看,再确定自己所学的课目。我爱好的课目很多,但,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最后选择了文史班。  相似文献   

9.
我这六十年     
观秋翁 《老年世界》2009,(19):16-17
1949年10月9日,当吉林四平街还沉浸在庆祝开国大典的欢乐中,我在炮火中残存的铁路员工宿舍出生了,房门外、房顶上各捕着一颗未炸响的哑炮弹。我父亲在门把手上拴了一根绳子,限定房门开启程度,确保不碰响那颗炸弹。建国伊始,百废待兴,我父亲全身心投入新中国铁路事业,带着一家老小到内蒙古东部铁路小站工作。  相似文献   

10.
小小我的爱     
<正>当你唱着"花园里花朵真鲜艳"的时候,你一定会想到少年儿童,幼儿园的孩子。她们是花朵,她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不能不歌颂她们,多么希望她们健康成长,多么企盼她们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下面我就作一首《小小我的爱》的歌来唱和赞美他们吧。诗以"我"为中心,突出了一个"爱"字,宣染了幸福快乐的我,被家庭、社会和政府所关爱,也反映了自己的一点小委屈、小情绪——"打我骂我是爱我?"党和政府允许生二孩后,他们有了哥哥(姐姐),或妹妹(弟弟),他们是多么的幸福。作为祖国的花朵和未  相似文献   

11.
董福民 《老年世界》2014,(12):14-15
我今年73岁,属马,曾与马打了6年交道。1961年6月3日,年满18岁的我应征入伍,原单位内蒙古毛纺厂为我们举行欢送大会。我代表33名入伍的同志在大会上讲了话。毛纺厂多数是女同志,有一位女同志问我是什么兵,武装部部长王义大声告诉她:“是骑兵,骑上那高头大马,可神气啦!”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高科技飞速发展,算盘作为祖国几千年来延用至今的传统计算工具,将要慢慢地被人们置于遗忘的角落。然面,对于年逾古稀的我,它始终和我有着特殊的情结。我从童年起就与算盘结缘,参加工作后,与它打了近40年的“交道”。到了退休后十多年的家庭经济生活中,无论是购物买房,还是计算存款利息,只要涉及“数”的计算,我都拿出那老掉牙的红木框大算盘噼里啪啦地咔嗒计算。多年打算盘的实践告诉我,用算盘做加减法就是比计算器甚至计算机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3.
每当看到学员们穿着统一的服装出现在课堂和舞台时,我的心中都会有一股暖流涌动,是欣喜,是感激,是几十年对舞蹈事业放不下的情愫。老年大学,是我退休后精神的寄托和艺术人生的平台,这里承载着我的梦想,我的热情,我和学员之间心心相印的友情,还有与学校管理团队之间的思想交融。1964年,16岁的我跟随内蒙古代表团赴京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文化艺术观摩演出会”,受到布赫等领导同志的认可,汇演结束就进入了内蒙古自治区歌舞团,成为一名正式的舞蹈演员。  相似文献   

14.
红卫 《老年世界》2009,(21):22-23
我是作为随军子女来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 刚来时,我在师部的中学上学,后来看到大批的北京知青浩浩荡荡地开进军营,喧天的欢迎锣鼓、震耳的歌声口号,把我那颗从小就不安分的心,激荡得早就飞出了校园。  相似文献   

15.
王育兰 《老年世界》2009,(24):11-11
我是一名离休干部,有过在北平参加“学运”和亲临“开国大典”的经历;上世纪50年代也曾被授予“内蒙古直属机关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荣誉称号,也可以说,“为人民服务”了一辈子。如今年愈古稀,依旧愿将余热充分运用而不想赋闲在家“颐养天年”。也许,这就是我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王大方 《老年世界》2006,(10):20-21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的北部边疆,我国著名的东风航天城(又名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就设在内蒙古最两部的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在内蒙古党政部门和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东风航天城卫星发射基地从内蒙古草原拔地而起,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卫星发射基地。当年曾指挥航天基地建设大军的聂荣臻元帅对官兵们说:我们生活在内蒙古,不能忘了内蒙古人民啊!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退休老干部,已进人古稀之年,从身体上说,本人背不驼、腹不隆、眼不花,行动自如,每年都到祖国各地旅游,攀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我闲暇之余,还爱好摄影,写点小文章,每年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豆腐块”百余篇。经常有人问我的养生之道是什么,我总是乐呵呵地告诉他们,除了坚持不懈地锻炼身体和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好色”,我健康。  相似文献   

18.
叶思孔 《老年世界》2008,(11):32-32
众所周知,蒙古族是一个世代生活在祖国北方内蒙古大草原的古老民族。他们以游牧为生,能歌善舞,体魄强健,并以豪放的性格和精湛的骑术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19.
万明 《老年人》2013,(7):24-24
年轻时,我曾经是个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教书匠,后来在著名作家未央的影响和扶持下,成为了一名文学工作者。我与未央相识,源于他的一首诗——《祖国,我回来了》。1950年代初,未央的抒情诗《祖国,我回来了》在《人民日报》发表后,反响热烈,引起全  相似文献   

20.
我很享受     
我是上个世纪6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年近70岁。1964年夏我从南京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科学报》编辑部工作。1978年春我被调到人民日报社当记者。1991年春我又回到中科院,任《中国科学报》副总编辑,一直干到退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