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之后,重建成为玉树最为急迫的问题.结合玉树的地区实际和现有资源情况看,文化产业重建成为玉树重建的重要部分.本文分析了玉树文化产业重建在自然、人文、历史、民族、宗教方面的资源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玉树文化产业重建目前面临的显性和隐性矛盾.在经过正反两方面的思考之后,本文提出了从人力开发、观念破壁以及推进玉树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等方面切实稳步拓展玉树文化产业重建之路,以恢复玉树的发展,并借此契机实现其经济与文化上的腾飞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玉树民歌—“昌鲁”嘉雍群培 藏族把民歌分为两大类,即“鲁”(山歌)和“拉伊”(情歌)。“昌鲁”属鲁体民歌,即山歌,它是在高山、原野传唱的歌。鸟瞰藏区民歌的分布情况,解放以前昌鲁主要流传在康巴藏区,尤以玉树最盛。在玉树藏族地区流传的民歌中,它是最有代表?..  相似文献   

3.
玉树草原藏舞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玉树,是青海省西南部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自治州。“玉树”系藏语音译,其含义为遗址。相传玉树族的第一代头人恳布那钦建立部落的地区是格萨尔王妃珠牡的诞生地,故部落名为玉树。玉树深居青藏高原腹地,四周群峰环峙,河流密布,祖国的两大河流长江、黄河都发源于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其地势特点为西北高、东南低,本州西部的治多、杂多、曲麻莱三县为牧业区,东部的玉树、称多、囊谦三县为半农半牧区.玉树藏族民间舞蹈主要分布在东三县。东三县地处玉树高原东部河谷地段,海拔3700米以上,气候较暖,年平均气温为零上3.7摄氏度,刚好能满足青稞、土豆等农作物成熟的需要,所以  相似文献   

4.
震后一个月的玉树结古镇,在春的希望中重现生机!街道上,运送重建物资的车辆有序行驶,两旁的危房正在拆除,挖掘机不停地“轰轰”作响;市场里,商贩的吆喝声不绝于耳;安置点内,一顶顶蓝色帐篷,升起袅袅炊炯,飘出酥油茶的浓浓奶香;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第一时间紧急抢救玉树文化遗产 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强烈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对珍贵的文化遗产造成重大破坏。玉树地区4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处损坏严重,20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多受损。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地区的藏语语音。据当地人语感,这一地区的藏话东通玉树州结古一带,南通玉树州囊谦和西藏自治区的丁青、巴青和索县一带。这里简称为玉树话。 研究目的有二:一是探寻玉树话的语音特点,并进而分析它在藏语方言中的位置。玉树州北接果洛藏族自治州,东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接壤,南邻西藏自治区,处于安多、康、卫藏三大方言区的接壤交错地带。《藏语简志》将玉树话划入康方言范围  相似文献   

7.
青海玉树地处偏远,居住于此地的藏族人世代信奉藏传佛教,玉树藏族人民十分喜欢歌舞,他们的歌舞闻名遐迩。歌舞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玉树民间歌曲内容极其丰富,而盛行于玉树地区的歌舞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从玉树对卓曲的发展,卓曲的分类及音乐特点这两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其曲式进行了较详细的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民族论坛》2010,(6):F0004-F0004
<正>①湖南省民委充分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向4月14日发生7.1级地震的青海玉树灾区捐款捐物。图为委领导们带头捐款。②情系玉树,共渡难关。4月21日,湘西州委、州政府先后举行了向玉树地震灾区献爱心捐款活动,图为湘西自治州州委书记何泽中带头捐款。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相关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了玉树赛马节,以期望为研究玉树藏族社会文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玉树马是分布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的一种小型藏马马种,它与盛产在青海大通河流域、祁连山下的大通马,以及黄河河曲地区的河曲马,并称青海三大名马。玉树马善走山路、沼泽,适应在高原生态环境中生存。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土地总面积26 7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总面积的37 2%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下辖玉树、称多、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6县 ,总人口25 2万 ,其中藏族占97 % ,以牧为主。由于地理、历史、自然等方面的原因 ,玉树经济落后 ,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目前 ,有4个县为国定贫困县。虽然近几年来 ,玉树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但到1999年末 ,全州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仍为倒数之列。西部大开发 ,对于玉树州是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玉树应重点抓什么 ,怎么抓?根据自己几年来认真的…  相似文献   

12.
哈达献给中南海———中共中央办公厅玉树扶贫纪事文/本刊记者红文晓林1994年7月,国务院召开中央国家机关扶贫工作会议后,中央办公厅迅速落实会议精神,将青海省玉树县定为扶贫点,并且抱定决心:“玉树不脱贫,中办不脱钩。”玉树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南端...  相似文献   

13.
嘉纳文化是玉树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宗教文化 ,它以嘛呢石堆、宗教庆典、歌舞为表现形式 ,旨在宏扬佛法。历史上 ,嘉纳文化对玉树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玉树既是地名,更是一个民族地方政权的名称,长期以来它的藏文名称存在两种不同的写法,使不知情的人以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或地名,对外造成误解,本文针对这种现象,对玉树藏文名称的正确写法及其由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玉树哗变是九世班禅大师返藏受阻玉树期间所发生的一次严重政治事件。文章根据有关档案记载和当事人的记述,对此次事件的处置情况、发生哗变的原因及时机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并对此次哗变所引发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清至民国初年的有关文献,对玉树藏族部落的记载较为零乱,而且在记载中有较大的差别.本文依据有关文献及民族学方面的理论,探讨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及这一期间玉树藏族部落变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7月中旬的玉树,美如仙境、清凉宜人。在全国人民努力追寻中国梦的新形势下,值玉树灾后重建决战收官之际,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来到玉树,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活动。活动期间,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为玉树人民精心准备了一场包括戏剧、音乐、曲艺、书画、摄影等门类的文化盛宴。全团成员还专门参观了玉树震后重建的禅古新村,向部分家  相似文献   

18.
玉树地区发展民族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玉树地区民族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并对进一步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还格吉 《民族学刊》2011,2(4):18-24,92
口传文献,系民间文化的活宝库、活化石,更是活着的历史记忆,对民族学和语言学为首的学科研究具有无法代替的历史和现实价值。"4·14"地震给玉树口传文献及传承人造成了重大损失。基于以上情况,本文从以往玉树民间文学、民间歌舞、英雄史诗三个方面的整理研究加以综述的同时,也对灾后重建中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申报名录,争取项目经费,有效保护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怒吼了一夜的风收敛了变彤的嘴脸 当黎明刚刚升起 就在此刻,玉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