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继礼的《皇明后纪妃嫔传》是万历年间陈于陛主持的官修“国史”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之一,现有清抄本,存于北京图书馆。由于杨继礼在史书中没有专传,在《明史》中甚至没有出现他的名字。因此,本文将有关记载他生平的零星资料经过综合,作出介绍。同时对该书的收藏过程也进行了详细考证。《皇明后纪妃嫔传》作为第一部根据原始资料而写成的明朝后妃传记集,内容丰富,具有很多的优点。不过,其中也有一些不足。但总的来说,该书不愧为成功的传记史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于建安初期的荀悦《汉纪》与作于东晋中期的袁宏《后汉纪》合称《两汉纪》,是两部编年体史学巨著,其史论在全书中均占据重要篇幅,在艺术上各具特色。通过比较,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史学家论史之宗尚、著述之目的与文质之观念对其史论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东晋袁宏,史称“一时文宗”,其史学巨著《后汉纪》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其中史论部分约占全书的十二分之一,仿《汉纪》形式,引玄入史,不拘一格,创立了较为灵活的史论写法,具有立论抽象概括、论证严密透彻、感情洋溢、语言朴实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西域风土记》本名应为《西域图》,即甘英出使大秦见闻的汇编,其书包纳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甘英出使大秦路线,即《后汉书》载及皮山至安息路线,《汉书》之中乌戈山离至安息路线为其中支线,乃后人不经修改搬入《汉书》,以致与原文文句出现抵触;二是甘英葱岭之西的所见所闻,隐含在《汉书》之中,明载于《后汉书》《后汉纪》《魏略》之内。《汉书》之中西域史料如此丰赡,其中部分史料或由班超采摭而来。  相似文献   

5.
《洞纪》叙事始自传说中的伏羲氏,下迄汉献帝建安二十六年。对刘歆《三统历》既颇相讥弹又多所因循的它,以日蚀星变及与之相对应的人间变故为考述对象,无论形式抑或性质,皆与《隋书·天文志》所谓的"灾变应"或《晋书·天文志》所界定的"史传事验"别无二致。然而,该书尽管突破了传统叙述模式而将原本附骥于史书的"史传事验"之文扩展为专书,其立意构思却并无新特可言,从而表明以史才见称当时的韦昭,其实仅长于融汇而拙于创新。  相似文献   

6.
晋惠帝元康八年,陆机以著作郎身份参与《晋书》限断的讨论,此为其日后撰写《晋纪》之肇端。陆机《晋纪》成书于晋惠帝太安年间(301—302)为平原内史时,而非元康末、永康初(298—300)为著作郎期间。该书由《三祖纪》和《武帝纪》二部分组成,其中《三祖纪》成书较早,且曾单独流传。因《晋纪》之《三祖纪》不以编年体而以纪传体形式撰写,加之陆机曾参与惠帝元康八年关于《晋书》限断的讨论,故陆机《晋纪》又多被称作《晋书》。  相似文献   

7.
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石渠余纪》点校本的点校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以其卷一、卷二中的部分篇目为例予以说明并订正。  相似文献   

8.
张志和 《东方论坛》2001,(4):59-59,65
关于《事物纪原》的成书年代与作者 ,《四库全书》所收本及具有权威性的工具书《中国丛书综录》均题为“宋·高承撰”。本文通过对该书的内容作具体地考证指出 ,生活于明正统年间的阎敬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中 ,谈到该书的来历并说“作者逸其姓氏不可考”。从该书引用的材料来源看 ,其中有相当多的内容出自《宋会要》,且叙述语气亦明显是宋朝以后的人 ,该书的两次刊刻出版都在明中叶 ,由此 ,可以证明 ,该书的成书时间应在明代。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明朝经宫西域的大背景下,论述陈诚出使西域,历尽了艰难途程、奇寒气候和思乡之情的考验,圆满地完成了使命,写出《西域行程记》和《西域番国志》.并创作《奉使西域往回纪行诗》七十余首.表现了他的拳拳报国之忱,受到时人的赞扬。虽然《明史》未为他立传,但他的功绩得到了历史的肯定。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主客之谊的关注,是维吉尔史诗《埃涅阿斯纪》叙事的一条重要线索。为了更深入地读懂维吉尔史诗叙事的基本模式和特点,通过对《埃涅阿斯纪》中的主客之谊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并将其与《荷马史诗》等作简单比较,可以看到受到尤比特保护的主客之谊在埃涅阿斯流亡途中,发挥了重要功能。特洛亚覆灭以后,失去家园的埃涅阿斯以客人的身份受到作为主人的当地人款待、驱逐或攻击。最终通过战争,埃涅阿斯的身份在拉丁姆实现了由客人到主人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通纪》历史叙事的特点与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叙事是中国传统史学的主流,本为中国史学正宗,这是一笔优秀的史学文化遗产。陈建《通纪》在编年叙事上有五大特征,说明纲目体编年史也可以成为历史叙事的有效载体。仅有叙事也是不够的,《通纪》同时也是一部致用性、学术性相结合的优秀史学作品。  相似文献   

12.
陈诚的《西域番国志》、《西域行程记》是明代惟一的亲历西域实录。比勘《西域番国志》与《明史.西域传》,确定《明史.西域传》采摭《西域番国志》的版本系统,进一步评述《西域番国志》的文献价值,以探讨《西域番国志》在《明史.西域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清代西藏方志《藏纪概》"卷之初"中有著者李凤彩所撰"行军纪程"一篇,主要分三部分记述清军北路军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四月至九月由西宁出发入藏驱逐准噶尔军队的经过,其篇幅为首卷另一内容的两倍多,与此书"卷之次"也基本相当。"行军纪程"对北路清军入藏的记述与清代一般的纪程之作有很大不同,内容较丰富也颇具史料价值。其第二部分中,在北路清军行至木鲁乌素时所面临的困境、渡木鲁乌素及继续进兵的准备情况以及渡过木鲁乌素后北路清军途中驻营防袭措施与准噶尔军队三次大袭营等方面,李凤彩所记不仅真实可靠,而且较为详细。除以上几方面外,"行军纪程"中还有不少值得注意的具有史料价值的记述。分析《藏纪概》各卷内容后可以认为,"行军纪程"是《藏纪概》中最具史料价值的内容之一,其中第二部分史料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程士廉生平史料目前虽然不详,但其作品今存本跋文作者“泥蟠斋”显然是其前辈友人,他称道程“渔猎百家,纵步词林”,可见其乃当时的曲家名流无疑。就思想内容而言,《小雅四纪》继承了汪道昆杂剧注重历史上贵族和文人士大夫风流轶事、暗寓批点的传统。体制上分别由一折南曲构成,即所谓单折戏,实际上是四部独幕剧。作者追求的是文人家班场上演出的观众效果,且特别注重抒情意味浓厚的曲辞,无论从时代剧场还是从文学中的剧诗角度考量,均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康州署篆笔纪》《圭山从事笔纪》两本笔纪文献,出自清末光绪年间署德庆知州赵承炳之手。笔纪对清末广东德庆的社会经济、衙门运作、司法审判、对外事务、创办新学、社会弊政、筹办保甲团练、城乡社会控制、风俗民情等有较详细的记录,是了解和研究晚清粤西城乡社会面貌的一手资料,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事物纪原》是宋代高承编纂的的一部小型类书。该书内容丰富,分门别类搜录了天地万物的起源来历,保存了大量的民间风俗,对民俗学的学术研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说甘英不渡“西海”的“最原始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的一段希腊神话》一文,其结论赖以成立的所谓“最原始的材料”,其实并非是最原始的,本文对此作了分析,并由此而进一步对有关甘英出使大秦的史料使用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吕氏春秋》在成书之后,在汉代流传过程中,篇目次序发生了变化。《吕氏春秋》中的"十二纪"各篇的编排依据,不是按"春生夏养秋收冬藏"的思想而来的,而是按照《序意》篇所说的"天曰顺,顺维生;地曰固,固维宁;人曰信,信维听"的原则编排的。《季秋纪》下属四篇与《孟冬纪》下属四篇之间位置颠倒,这是人为的,性质与《十二纪》"纪首"割为《月令》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印证"春生夏养秋收冬藏"的阴阳家思想。  相似文献   

19.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珀涅罗珀纪》将话语权给予以珀涅罗珀为代表的上层女性和以十二女仆为代表的底层女性,从女性视角改写荷马史诗《奥德赛》,女性话语逐渐将男性话语挤压出文本。这两种女性话语在解构和颠覆男性话语的同时,在女性话语内部也引起话语权力的争夺。本文从两种不同的女性叙述声音入手去分析《珀涅罗珀纪》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变化和不同阶层的女性话语对峙,以及对底层女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清史列传》和《碑传集》在所传人物范围、资料来源、称谓、履历详略、公私事以及皇帝的恩谕的记载上都有差异,其史料价值各有长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