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学信息     
张世文在《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撰文,认为科学的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包括五个部门。一是“社会生理学”,就是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二是“社会病理学”,就是社会结构及功能所发生的种种病态的研究,也就是一般所说的社会问题或社会失调的研究。三是“社会医学”,关于社会病态的治疗及预防的研究。四是历史社会学,研究社会生活的发展史及人类对社会生活的说明与认识的有系统的发展史。五是社会学方法论。这五部分组成了“科学的社会学”的体系。  相似文献   

2.
政治社会学:对象·界限·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社会学是20世纪50年代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尚处于开创阶段。它是研究政治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解释社会现象的科学。其基本任务是考察社会与政治、政治与社会的互动及其规律。政治社会学与政治学、社会学在研究对象、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等方面都有区别和联系。政治社会学扩大了人类对社会政治生活的认识范围,提高了人类驾驭社会政治生活的能力,还具有进行科学预测的功能和价值。在我国开展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将为我国社会与政治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有利于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相交织的“社会政治问题”的解决,还可为民主政治的稳步发展和政治稳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在“一国胜利”和在“一国建成”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问题,前一问题已有了完满的回答,后一问题则是一个并未答完的课题。这就需要我们深入认识社会制度变革的超前性和文明基础的滞后性的矛盾,从而对现实社会主义进行彻底反思。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从历史的发展和现时代的的国际大环境中认清其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为跨世纪的战略抉择,其实质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借助于由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去否定前资本主义的文明,进而构造高于资本主义的文明,实现人类文明史的一次新的否定之否定。  相似文献   

4.
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视为社会学中的经济流派,从而把“经济决定论”强加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头上,这是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相当流行的做法。这样给人以某种错觉,似乎马克思、恩格斯只注重经济生活,而无视其他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上,由于当时的特殊原因,马克思、恩格斯不得不强调被论敌们否认和忽视的最主要、起决定作用的方面,即经济方面,但是他们从不否认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对于整个社会有重要意义。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唯物主义者即马克思主义者是首先提出不仅要分析社会生活的经济方面,而且要分析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问题的社会主义者”。(《列宁全集》第1卷第141页)必须对人类的整个社会生活进行经济、社会两方面的分析,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立场(这里的社会分析指的是不包括经济分析在内的那种狭义的社会分析)。在本文中,我们把这种在考察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社会发展时所作的经济生活与其他社会生活的综合分析,称为“经济(?)社会分析”。本文试图从这点出发.来探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传统及其继承和  相似文献   

5.
生态人类中心社会学即将来临[俄]T.M.德里德泽生态人类中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同其借助社会结构和社会基础设施表现出来的自然文化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富于重大社会意义的后果。“人—(生活和社会文化)环境一及其建立在沟通基础上的相互作用”这种格局取...  相似文献   

6.
当今,以微处理机和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这场革命正越来越深入到社会领域,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面临着新的挑战,而与社会生活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反映着社会生活种种发展变化的社会学也同样经受着一场严峻的考验。马克思主义在研究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时从来是放在历史的基础上,“这就是说不仅要解释过去,而且要大胆预察未来,并勇敢地从事实际活动以实现未来”。(《列宁全集》第21卷第52—53页)因此,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必须而且能够科学地回答社会生活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社会预测功能,对于促进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宏伟纲领,使我们致力于医学社会学研究的同志无不感到极大的振奋,决心做开创新局面的创业者。作为现代社会学一个分支的医学社会学,它面临的任务是更加光荣、更加重大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需要不只是“衣食住行”,医疗保健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高级需要,这种情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短短几年过程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随  相似文献   

8.
《社会》1985,(6)
这篇文章看似是“纯”经济的文章,但仔细一想,造成和解决这些“纯”经济问题的关键却正是在“社会学问题”之中——要搞好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深入研究那些关于“科僚制”、“权力关系”等等传统的社会学课题,还需要就诸如“企业自主和社会负担”等课题进行深入的社会学调查和分析。许多读者向我们呼吁,要本刊直接投入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现实运动中去,正视生活提出的课题,发展社会学理论,并逐步形成“经济社会学”的分支社会学。我们以本文为开端,作为响应。在下一期中,将比较深入细致地分析其中一、二个问题,欢迎同志们积极来稿和给予指点。  相似文献   

9.
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他撰写这本著作的目的,是向社会、文化界和科技界介绍妇女解放运动思想及其与社会科学、特别是社会学的“激烈交锋”的特点,并推动有关方面的讨论。“本书所要探讨的主题——妇女解放运动对社会学的影响,是现代社会运动与社会科学辩证关系这一广泛而又复杂问题的一部分”。这里我们探讨社会学与妇女解放运动的关系。在确定社会学与妇女解放运动的关系和强调社会学与妇女解放运动激烈交锋的过程中,作者合乎逻辑地陷入了二者择一的境地:妇女问题研究是意识形态的积极活动抑或纯理论的精神活动?与其说妇女问题研究活动的兴起是受了男女平等运动的影响即妇女们意识到了社会上的男女不平等和她们有改变这种不平等的要求,不如说是适应了“参与理论”的需要。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分析斯大林、高尔基、卢那察尔斯基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写真实问题的有关论述出发,探讨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何以从要求写真实开始,结果却恰恰缺少真实的原因。将现实主义区分为肯定的现实主义和否定的现实主义的“肯定”、“否定”之说,事实上割断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同以往现实主义之间的联系,摒弃了作为现实主义之灵魂的历史理性批判精神。真实是从生活本身中得出来的,而不是从某种率先设定的观念中产生出来的。抽象地追求所谓“第三现实”或“富丽堂皇的宫殿”,不管现实状况如何,都要写出“使生活走向社会主义的东西”,都要说出“肯定的‘是’”,只能使文艺脱离现实生活,导致回避矛盾、粉饰现实的创作倾向的泛滥,导致现实主义精神的退化。  相似文献   

11.
一、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矛盾或者说社会问题的学科。矛盾即问题。除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外,凡是社会上出现的已经构成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秩序,影响安定团结,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劳动的矛盾现象,都是社会学的研究课题。人类社会充满着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又有新的矛盾产生。没有矛盾的社会是不存在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贯穿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主要表现为新与旧、先进与落后之间的矛盾。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在去年十二月召开了一九八一年年会。市委书记、市社联主席夏征农出席了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于光远在会上作了题为“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社会问题,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生活与社会关系,是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的长篇报告。中国社会学研究会会长费孝通教授也应邀在会上作了报告,他介绍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会成立以来的工作和中国社会学目前的发展情况,并就大家  相似文献   

13.
社会学理论体系新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我国要创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学,以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问题,笔者断断续续地探讨了十年。其间,较早地提出了要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学问题,认为社会学的学科体系由社会主义社会学、资本主义社会学、社会管理、分支社会学(不包括与其他母体学科交叉的分支,如教育社会学等)、社会学史等构成;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学是以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社会  相似文献   

14.
社会生态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生物基础,进而对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学理论模式进行抨击和分析。尽管当代的理论观点在中心论题、人类观及分析模式上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对符号和意义的强调却是相同的。这就使得它们成为“社会学”的事件之  相似文献   

15.
刘益 《学术交流》2006,(1):61-64
从历史上看,劳动力所有制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范畴。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是自由人这一本质规定决定了劳动力归个人所有。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追求自由的历史,只有在共产主义的“自由人联合体”中,人们才获得真正的自由。否定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其实就是否定共产主义的自由本质。  相似文献   

16.
重建社会学学科以来,人们遇到了一些暂时不易很好解决的问题。如何认识和介绍外国社会思想史,就是其中的一个。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什么叫做社会思想。对此,解放前传入我国的几种社会思想史专著的作者们的观点,是不甚明确的。例如,爱尔伍德认为,社会思想不同于社会学学说,而是社会哲学,是“人对于人生关系与人类的起源与运命的思想的故事”,不是社会学的故事。波格达斯则说:“严格言之,社会思想即是人群思想的产物”,“即是等于各个人论及社会问题的思想。”但从所著的体  相似文献   

17.
在实际生活中“二保一”的理象也许确是存在的,但是只有代表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东西才是合理的和值得提倡的。我认为“二保一”不宜提倡,因为它是与社会主义的家庭原则、婚姻基础以及妇女解放的历史任务相违背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夫一妻制家庭是在对私有制社会中的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否定中建立起来的,这个否定包括打碎了私有制  相似文献   

18.
《社会》1981,(1)
《社会》(社会学丛刊)出版了,这是值得庆贺的事情。我相信,它一定会推动社会学研究工作的迅速开展。我多年来从事报刊编辑工作,同社会学有着“不解之缘”。不过这种缘分仅仅是一种“遥远的爱”,似乎可望而不可及。因之也就更加深了向往之情。报刊要适应读者需要,先要知道读者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不少同志努力运用三论(即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和数学以及其他各种自然科学的术语来分析社会现象和预测社会的发展,这给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向度。对于具有实证主义传统的社会学(从世界范围说),这无疑是一个始终富有魅力和广阔前景的课题。回顾社会学史,社会学不断地受到自然科学成果的推动、更新和充实,但另一方面,自然主义的社会学方针也不断地为人文主义方针的学者所批评和反对。双方的论战不是徒劳的,也不是简单的重演,不断更嬗和变异纷繁的杜会学流派之间的论争大大开拓了人们的社会学视野。认真反思历史经验,在坚定不移地相信自然科学最终同社会科学是一门科学这一前提下,付全力研究由具有主体性的人所构成的人类社会的特殊之点,付全力找到人类社会不同于非人类社会的自然界之间的不同之点,从而逐步建立和发展研究社会的特有的理论和方法论,是进一步吸收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促进跨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本刊有志于此久矣,只是此类文章尚得之不易,所以这一期先就社会学史上的老问题作为引子,我们在上海大学文学院现四年级学生学习《西方社会学史》的文章中选了一篇。狄尔泰的观点未必正确,但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探索研究人类社会的特殊理论和方法论。某些言之有理但往往失之偏颇的观点为本身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社会学家所吸收,在不同层次的社会学(以及未来学等)领域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分析方法。“《小的是美好的》中的人学观点”和“《第三次浪潮》内在分析结构简析”两文介绍了这两本书的作者分析社会点”现象的方法论,我们这次也同时刊登,目的是借他身来说法,看一看他们是如何把“人的因素”纳入他们的分析结构中去的。确实,国外自七十年代以来,人文主义的方针渐占优势,对定量化、社会系统等五、六十年代风行的自然主义方法颇多抨击,但我们决不是赶潮流,而是恳切地希望同广大的社会学工作者共同探讨这一重要问题。所以,我们不但欢迎观点持中的文章,而且将刊登“纯”自然科学方法或“纯”人文方法写成的作品,只有充分把问题展开,才能真正深化我们的认识,建立有马克思主义水准的社会研究方法论。而在今天,各门科学的特有方法论及其共同的方法论之重要,已使人们称现代为方法论的时代。单凭这一点,就敬请您耐心地把这些略见枯燥的文章读一遍吧。  相似文献   

20.
袁方  陈宇 《社会》1988,(11)
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题。对劳动的探讨和研究必然要涉及到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实践正是这样,在我国的学术理论界,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劳动为中心的学科群,包括劳动经济学、劳动管理学、劳动法学、劳动美学、劳动生理学、劳动理学和劳动统计学等等。劳动社会学也是这众多的劳动学科中的一题。那么,劳动社会学在关于劳动的学科群中处于什么地位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劳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劳动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概括的说,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