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的一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是为我们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终生的战士”。为了改造中国,他付出了全部心力;领导辛亥革命,则是他一生中最富意义最有影响的丰功伟绩。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它不但推翻了帝国主义走狗清朝政府,还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虽然这个共和国只是昙花一现,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主觉悟,推动了民主精神的高涨,成为中国政治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孙中山和辛亥革命是紧密联系互相渗透的两大历史课题。研究孙中山就不能不研究他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也不能不了解孙中山的思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与辛亥革命关系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史学界认为辛亥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已经成为一个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者。根据《毛泽东早期文稿》和《毛泽东自传》等原始资料对此一时期毛泽东的政治思想进行了重新探讨。毛泽东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并不密切,他参与辛亥革命不是一种自觉的革命行动,而只是一个具有远大志向的热血青年的政治冲动;辛亥革命后,他排斥暴力革命,主张用和平手段改造中国。此一时期,是毛泽东由改良向革命转变的过渡期。  相似文献   

3.
《水浒》中的宋江宣扬造反有罪,是地主阶级的忠臣孝子,地地道道的儒家信徒。他阴谋篡夺梁山农民起义军的领导权,大搞修正主义、投降主义,是钻进革命营垒中的蛀虫、地主阶级的代理人。他接受招安、投降以后,就去打方腊,是残酷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宋江的所作所为,表明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封建王朝的忠实走狗、彻头彻尾的投降派。就是这样一个家伙,《水浒》作者却为他歌功颂德。宋江大搞修正主义、投降主义活动时,作者写他有着非凡的政治、军事、组织才能,各次大小战役的胜利,都是他直接指挥取得;写他“招贤纳士”,八方英雄豪杰,都是仰慕他的名望投来;就连对宋江的平素生活作风也不忽略,着意刻划成“正人君子”的形象。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家,他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民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最重大的胜利,是孙中山的丰功伟绩。但是,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后,又被帝国主义和中国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联合力量所扼杀。无数革命党人用头颅和热血换来的民国政权,很快又落入帝国主义的新走狗、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手中。尽管袁世凯复辟帝制最后没有成功,但国家政权还是被北洋军阀所控制,孙中山大半生奋斗的成果——中华民国已名存实亡,只剩下一块空招牌。辛亥革命失败后,“在孙中山面前就摆着两条道路:或者是承认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相似文献   

5.
光复会与同盟会等革命团体一样,为辛亥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当站在一定的时代、地域和社会条件造就的历史舞台来探析时,其政治、军事、组织活动及思想倾向,就表现出不同于同盟会等团体的特点:更注重采用传统学术手段以至语言,作为发动、宣传和推动革命的主要思想武器;斗争内容上更加强调反满,表现出浓厚的种族论色彩;在对近代民主政治的理解和解读方面存在不小的偏差。这些特点也影响了它斗争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之际,笔者想重新提起辛亥革命史的下限问题。辛亥革命有狭义、广义之别:前者指辛亥年的武昌起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省光复风云;后者则指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组织革命政党,宣传革命理论,发动武装起义,从而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并为维护这一成果进行不懈斗争的全过程。人们通常所说的辛亥革命时期,当然是指的后者。关于辛亥革命史的下  相似文献   

7.
阿Q革命与辛亥革命是紧密相联的。阿Q革命发生于辛亥革命之中,也只有辛亥革命这样的历史事变才会促成阿Q 这样的“革命”。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说,阿Q 革命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某些本质方面,特别是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弱点和缺点,是辛亥革命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8.
革命是一场激烈的阶级斗争。历史上每经过一次革命,不可避免地要引起一场阶级变动。在辛亥革命中,有些封建老朽顽固不化;也有一些人经过革命的冲击,终于看清了时代的趋势,逐步转变了态度,变成资产阶级或地主资产阶级。曾经在民国时代两任大总统的黎元洪,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物。探讨一下黎元洪在辛亥革命后的阶级转  相似文献   

9.
谭延 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之一。在长沙光复、焦陈罹难后,继任湖南都督。在此期间,他顺应时代潮流,拥护民主共和,稳定湖南政局,对推动辛亥革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一方面论述了谭在湖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外交各方面的政策和措施,说明其政权基本上是一个具有革命性质的政权;一方面论述了谭放眼全国,经略各地,推动全国革命的积极举措,充分肯定他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后,民族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主导力量”。辛亥革命时期,章太炎以传统观念看待“异族”统治者,引经据典宣传反满;在推动革命爆发的同时,又模糊了革命的最终目标。孙中山则把反满口号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始终联系在一起,而且还把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紧密结合起来,在提高国人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程度的同时,也为辛亥革命规定了基本正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深切缅怀辛亥革命上将军赵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辛亥革命发生95周年。革命运动离不开杰出领袖人物的领导,但也需要一批勇于献身,敢于冲锋陷阵的革命志士。辛亥革命时期,起着这种先锋和桥梁作用的,是20世纪初新崛起的一批富有朝气的革命先锋,他们具有一定的先进科学知识,而且政治意识比较敏感,是首先觉悟的社会力量,他们在辛亥革命的洪流中身体力行,用自己的满腔热血演出了一幕幕悲壮感人的历史剧,赵声就是20世纪初期中国历史舞台上这样一位风流人物。追溯他的革命历程,缅怀其革命业绩,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很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与辛亥革命,在政治思想上有传承关系,在历史的演进上有逻辑联系。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使中国出现了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和有利于思想解放的文化环境,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有利条件。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专制统治建立,国民党已经无法承担领导中国革命重任的现实,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客观历史条件已经成熟,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成为历史的必然。中国共产党十分珍视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辛亥革命没有认清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中国共产党明确指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辛亥革命缺少一个集中统一且思想理论正确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使自己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核心力量;辛亥革命党人没有组建自己的军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完全归于自己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军队,从而继承、发展、超越了孙中山的思想和辛亥革命所取得的成就。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客观上帮助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3.
清末时期,满清王朝在形势逼迫下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被动开放出一个类式西方社会转型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公共领域”,急速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空间结构”.既造成了一个实力不济的资产阶级政治集团,也逐步形成了一个从王朝中分离出来的实力派官僚集团.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创建民主共和国的斗争遭遇了三个利益集团的对抗.这一格局决定了同盟会革命策略的选择和建立民主共和国目标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一个突出口号是“革命排满”,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个口号,至今仍然存在不同看法。“革命排满”口号的实质是什么?它的历史作用怎样?有必要进行探讨。本文试图就此问题提出一点看法,以就教于史学界。一、“革命排满”口号的实质是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朝封建政权。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中外反革命势力绞杀后,他所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名存实亡。为了捍卫民主共和国,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袁世凯、段祺瑞、张勋等大小军阀官僚进行了坚决斗争。在斗争中,尽管他勇往直前,从不灰心退却,但他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总是不能实现,使他感到十分痛心。正当孙中山在绝望中艰难前进时,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才开始他一生中的伟大转变,放弃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接受了人民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并为之英勇奋斗,直至病逝。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辛亥革命,他不仅是辛亥革命的积极参加者,还仔细研究了辛亥革命的全过程,科学地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辛亥革命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因此毛泽东对辛亥革命的研究,就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份。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中外反革命势力绞杀后,他所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名存实亡。为了捍卫民主共和国,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袁世凯、段祺瑞、张勋等大小军阀官僚进行了坚决斗争。在斗争中,尽管他勇往直前,从不灰心退却,但他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总是不能实现,使他感到十分痛心。正当孙中山在绝望中艰难前进时,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才开始他一生中的伟大转变,放弃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接受了人民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并为之英勇奋斗,直至病逝。  相似文献   

18.
《光明日报》(1978年2月16日)《史学》刊载了《辛亥革命史》编写组所写《辛亥革命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一篇史学动态报道。其中有关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农民的关系,特别是二者是否建立过联盟关系的争论意见。这个问题,是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通过辛亥革命在四川的具体史实,进行初步探讨。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指出:“清朝,早被推翻了。什么人推?孙中山领导的党和人民一起推。”孙中山领导的党——同盟会,在四川保路同志军起义的准备和发动阶段,在较大程度上起了领导人民革命的作用,并与农民结成过暂时和脆弱的联盟。这一联盟的政治基础是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朝反动统治,纽带是会党,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同志军。“这次革命是经过资产阶级和农民、工人及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同盟而取得胜利的。”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我国各族人民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朝统治的伟大民主革命运动。在这次革命运动中,尽管汉族资产阶级所提出的“驱除鞑虏”口号的政治影响,曾使局部地区的满汉民族关系一度紧张;但从总的来看,广大受清朝八旗制度奴役的满族人民对革命是同情、拥护和支持的。民国初年由满人主办的《旗族》杂志说得好: “旗人者,前清皇室之奴仆而兼兵士者也,其优于汉人之权利惟在官吏之一途……然也不尽人人能任官吏”,“革命成功而后,旗人奴仆兵士之羁绊解除,出奴入主,义利平均,正为还我自由!”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这场激动人心的革命运动里,中国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部分,在革命中发挥了先锋的和桥樑作用,形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个特点。长期以来,由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常常被有意或无意的贬低,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也就往往被忽视。本文仅就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问题发表一点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