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咨询与决策》2013,(9):1-1
全省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会议强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要求,以“四化同步”为引领,进一步突出重点,以更大力度、更大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为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马磊 《决策探索》2014,(10):13-13
近年来,漯河市委、市政府把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漯河提升到城市品牌战略地位,突出生态建设“水”和“绿”两个主题.确立了“突出滨河城市特色、培育绿色文化景观、统筹城乡一体绿化、建设生态宜居名城”的城市发展定位。他们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努力将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坚持防治并举的方针,强化措施,标本兼治,严格执法,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城乡环境持续得到改善,城市的知名度、关誉度和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3.
湖南     
《领导决策信息》2010,(50):18-19
深入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改革建设.规划和实施好试验区第二阶段的改革建设.着力实施好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和保护、“两型”产业振兴、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全覆盖、示范区建设、城乡统筹示范、长株潭公交一体化及“三网融合”等八大重点工程。加快建立“两型”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4.
《咨询与决策》2013,(9):4-5
9月11日,全省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会议在襄阳召开。会议总结了全省五年来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张昌尔作工作报告。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要求,以“四化”同步为引领,进一步突出重点,以更大力度、更大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为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现将工作会议上领导讲话和典型发言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5.
《决策导刊》2006,(9):I0004-I0004
近年来,沙坪坝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加大国民收入分配、城乡发展规划、主导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统筹力度,在做好统筹城乡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建设和谐新农村这三篇“文章”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初步成效,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唯一的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区,走出了全区工作“一盘棋”、城乡发展“一体化”、主导产业“一条龙”、经济社会“一齐抓”、三个文明“一齐上”的新路子,“三农”工作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  相似文献   

6.
2007年.中央作出了建设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部署,这是缩小重庆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奉节县紧紧抓住重庆市委、市政府实施“一圈两冀”均衡发展的战略机遇,以乡镇“10+1”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8年12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健康重庆”建设。市爱卫办紧贴“健康重庆”要求,坚持城乡统筹,突出重点任务,抓住关键环节,明确责任目标,精心谋划和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牢牢把住新形势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发展的新机遇,为减少相关疾病、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健康重庆”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夏树 《决策》2009,(8):I0001-I0003
目前,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合肥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推进“工业立市”的重要内容,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点,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牵引,壮大县域经济、增强财政实力的重要途径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该市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如此强劲、迅猛,是全市广大干群彻底解放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带来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9.
邓永红 《决策导刊》2010,(10):18-20
万盛区于自2008年启动森林工程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统筹城乡林业发展为主线.按照建设“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系统稳定、生态文化丰富、人居环境优良”的目标要求,把林业作为万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接续产业来培育.加大政府投入,大力招商引资,开展植树造林大会战,推进城乡绿化大发展.森林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10.
《决策导刊》2007,(11):I0006-I0006
按照统筹城乡实现“加快”和“率先”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名城,五金汽摩之都,现代农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的总体目标,大足县农业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努力打造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工作,强化服务,努力提高农业综合实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忠县围绕“求突破、出特色、显亮点、见实效”的目标,在“农户万元增收”、“双轨住房保障”、“户籍改革”、“土地科学利用”、“要素流通”、“城乡养老保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创新,以改革思维抓城乡统筹,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09,(14):19-19
继全国两会期间与国家安监总局签署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备忘录》之后,3月29日,重庆市召开“平安重庆”建设动员部署大会提出.到2012年.主要指标要达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水平.把重庆建设成为治安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投资者安全放心的城市.为落实“314”总体部署.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社会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中央提出“五个统筹”.并把统筹城乡发展放在首位。完全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既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又充分发挥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逐步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城乡之间全方位、自主自由交流与平等互利合作的体制和机制,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良性互动,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对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4.
《咨询与决策》2011,(9):23-24
近年来,武汉理工大学党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文明一起抓,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龙头、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以校同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建设和谐校园为目标,紧紧围绕校园文明创建工作,广泛动员,齐抓共管,持之以恒,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学校各项改革事业发展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导致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这种体制和结构,割断了城乡之间的联系,既阻碍了城市化进程,也制约着农村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历时两年多深入“两翼”逐县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启动“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是建设城乡统筹直辖市的战略部署。对于城镇化率不及全市整体城镇化率一半的“两翼”地区来说,县城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承接和传递大中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中枢环节,兼具集聚、枢纽和服务等诸多功能。为此,“两翼”地区应更好地实施“五个重庆”建设,完善和拓展县城功能,助推衣户万元增收。  相似文献   

17.
“十五”时期,綦江县委、县政府坚持“两翼共振、整体腾飞”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取得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快、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多、社会政治保持稳定的可喜成绩。“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綦江县“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的关键时期。面向“十一五”,必须更加重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视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更加重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城乡和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更加重视以人为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团结和谐氛围;更加重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永葆党的先进性,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形成推动綦江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10,(25):26-26
民政部网站6月10日公布了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各项民政工作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城乡社区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各类社区服务中心达到17.5万个;城乡低保覆盖面持续扩大,低保人数共计7105.6万人。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2,(33):20-21
在探索和创新社会管理实践中,甘肃省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围绕城乡户籍一元化、社会管理扁平化、平安和谐细胞“三大工程”,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平安和谐细胞”工程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三个意见”,健全完善了“六项机制”,全力打造全国中小城市社会管理样板市。  相似文献   

20.
林晓波  宋延涛 《决策》2010,(2):64-65
村庄合并社区建设就是农村改革的“敲门砖”.统筹城乡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