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充满感性意味、情节张力和语言魅力的小说很容易进入青少年学生的心灵世界,在他们的心灵成长和人格定位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即使是优秀的作家,他们在讴歌真善美的同时也会在作品中留下自己的偏颇和局限。这些也就成为了青少年学生阅读小说的副作用。对铁凝小说中的自恋情结的分析,能够因势利导,帮助青少年学生阅读各类小说于一二。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穿越小说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穿越时空这类文学作品借助网络这一平台迅速走红,成为21世纪以来最引人注目的大众文学题材之一。穿越小说大多融汇历史、言情与玄幻等多种元素于一体,讲述穿越时空的"爱情故事",由于其浓郁的梦幻色彩,受到了青少年特别是女性读者的青睐。在一定程度上,"穿越"像一场华丽而旖旎的"心灵旅程",以白日梦的形式起到了舒缓现实世界压力的作用。但是,从"穿越"的风靡走红,也折射出了当今青少年世界的一些现象,如偏执的世界观和视角、对现实的迷失及幻灭感、"拒绝长大"的逃避倾向、严重的功利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等,穿越小说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及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需要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各方面积极关注并加以适当引导。  相似文献   

3.
阅读动力学充分重视读者的阅读活动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它可以被视为阅读过程中读者心目中各种假说的形成、发展和修正,也可以被视为某种框架的构造及其变形和分解。从读者反应的角度探讨在阅读《祝福》的过程中,小说中的故事和话语层面所呈现出的"原初效果"、"近期效果"和"终结假说",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者高超的叙述技巧和文本...  相似文献   

4.
对于残雪那晦涩难懂的小说文本,评论界历来褒贬不一。她虽有着"东方卡夫卡"之称,但其小说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上,都不能与卡夫卡的小说比美。残雪的小说不仅以其对异化世界的个人化书写,更以无逻辑、碎片化、模式化的文本形式忽略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和审美心理,以致于其小说创作走上了个人化写作的歧途。  相似文献   

5.
《庄子》与中国小说起源的关系密切,"小说"和"小言"等小说概念出自《庄子》,概括中国古典小说审美精神的"志怪"一词出自《庄子》,《庄子》寓言中含有《山海经》"奇说"式的小说内容,这些使《庄子》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重要源头。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小说》、《志怪》为名的第一批小说专著,是《庄子》对中国小说起源深远影响的必然结果。从出土的先秦小说可看到《庄子》小说内容的历史背景,也显现出《庄子》的独特之处,它是中国小说的理论源头。  相似文献   

6.
汪曾祺小说无论作为"京派"代表作,还是作为80年代"重放的鲜花",都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在80年代文化探讨的热潮中,他的文章如同一股清风,唤起了人们对被遗忘的角落的记忆。本文从其小说"文化味"着手,揭示汪曾祺小说世界与现实的关系,以及汪曾祺本人通过小说所传达的思想讯息,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作一注脚。  相似文献   

7.
"性的苦闷"被认为是郁达夫自传体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从钱杏邨1928年评论《沉沦》时首次提出开始,"性的苦闷"便被后来的研究者们不厌其烦的使用。《沉沦》是的创作,也确实与郁达夫留学日本时遭遇的"性的苦闷"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有名的文学家,他不仅在小说创作方面有自己的独创性,而且在作为业余爱好的汉诗创作方面造诣也很深。夏目漱石自幼颇受中国文学的影响,在他的小说创作里处处可以见到他深受中国文学思想影响的痕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草枕》。在这部小说里,表达作者的"非人情"审美观方面,汉诗这种文学表现形式承担了主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话本小说序跋在为通俗小说"正名"以及"创作定位"和"创作规律"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理论探索,从而在明清之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系统的通俗小说理论体系,并以大量的创作实践充分发展了这一理论,这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芥川龙之介的小说《将军》属于具有反侵略意识的战争小说,它是由ABCD四个文本组成的故事组。《将军》本身无文字,它是一个总体性的效果文本。芥川龙之介所著《中国游记》一书可视为B文本的延伸,它集中谴责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在这四个文本中有一个无处不在的行动素N将军。《将军》的主题思想是,通过描写N将军对日本部队的巧妙指导,表现了日本士兵的愚忠,展示了中国侦察兵的牺牲精神,暴露了日本军营文化的粗俗,谴责了日本青少年接受愚忠思想时的不自觉,从而把忠实执行军国主义路线的日本军人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欣赏小说那近乎荒诞的描写时,读者的思想也自然发生倾斜,从而认识到军国主义的危害。作品的思想倾向暗传于叙事之中,这是芥川龙之介叙事艺术的精要所在。    相似文献   

11.
从轻小说的定义入手,从萌芽期、发展与多元化、与时俱进几方面论述轻小说的发展轨迹,分析轻小说的社会影响与原因。阐述轻小说在中国的推广和发展只是刚刚起步,面临着产业配套、国内政策以及网络小说的竞争等挑战。研究网络小说在日本的发展状况,对轻小说的未来进行展望与探索,指出从发展的角度看,由于过度的商业化开发,网络小说和轻小说在文学性、思想性等方面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如何进一步达到商业与文学思想性的平衡,将是它们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最重要的发展主题。  相似文献   

12.
作者从中国传统小说叙事的角度讨论了"幻想小说"的文类概念,指出幻想小说的叙事习规是非写实性的,是呈现"文本现实"的一种叙事方式。提出要反思既往的研究尤其是近现代和当代文学领域中对写实性小说的极端关注和对非写实这一类型的失语。指出研究20世纪幻想小说的幻想资源的转化、叙事方式的改变、幻想内容的集中和丰富等问题,可以清晰地呈现出中国小说向现代性转型的蹒跚足迹,也可以改变以往研究中对人物形象过于纠缠的现象,从而有利于对文学发展的整体趋势进行把握,对研究中国现代小说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范本意义。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中国小说大规模传播到了周边的朝鲜、日本、越南,直接促进了东亚地区汉文小说创作的全面兴盛.中国小说在东亚的传播与东亚各国汉语学习的旺盛需求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汉语学习尤其是汉语口语学习便成为明清通俗小说得以在东亚各国广泛流传的重要契机.对中国体制的模仿及文化崇拜,给中国小说在东亚的广泛传播带来了机会,也为东亚汉文小说的创作和发展创造了契机.正是在吸收和改编中国小说的过程中,朝鲜、日本及越南的汉文小说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本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4.
《古今集》中的比喻受到了《万叶集》、日本汉诗和中国汉诗多方面的影响。它在继承《万叶集》诗思的同时,也从日本汉诗和中国汉诗中汲取营养,最终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本文考察了《古今集》四季卷中"波"与"花"和"霞"与"衣"两个比喻。  相似文献   

15.
鸳鸯蝴蝶派小说在叙事方法上也是有很多积极的方面的。最明显的就是它在作品结局上的悲剧性安排,就不同于传统的"大团圆结局",这与中国人传统的惯于"曲终奏雅"的欣赏模式和崇尚"中庸之美"的社会哲学是极为矛盾的。虽然鸳蝴派作家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创作的手段,但他们在创作方法上的认知以及这种独特的结构处理方法却推动了悲剧意识在中国小说创作中的确立,意味中国小说在审美意识上出现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古代小说在它产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它的口头传播,唐宋"说话"传播的繁荣是小说口头传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笔者在结合传播学与文学的基础上,以史料为依据,对"说话"这种口头传播方式的渊源进行了探讨:首先对"说话"这一传播方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结合史料,对"说话"进行了溯源;再次从传播学角度对"说话"这种传播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小说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小说在日本的传播影响是在汉字和汉文化,包括大量汉文典籍输入日本并对日本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背景下发生的。本文考察了中国古代小说传入日本和日本对中国古代小说的接受情况,提出日本古代小说的“早熟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借助了中国古代叙事艺术的积累和中国古代小说的传入:不同历史阶段陆续传入的中国古代小说,促进了日本古代小说文体的创造更新和艺术上的进步,使日本古代小说的阶段性发展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对应。本文认为,“翻案小说”和“汉文小说”也应该是日本古代小说中不应被忽视的组成部分;日本古代小说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仍然能够坚持和发展自己的民族特色,则是值得称道的。  相似文献   

18.
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的代表作之一。它在日本和国际文坛上的畅销足以见出作者创作的成功。小说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并非是几个都市青少年的不幸,它有着深刻的现实压力和时代烙印。木月、直子、初美的自杀,渡边、永泽、敢死队的孤独空虚,都是有着深层的社会原因。村上春树以其举重若轻的笔调,触及到了孤独的底蕴,揭示出了孤独的可怕。读者可以从那些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中,领略到孤独的旋律,品味到孤独的气息。  相似文献   

19.
雅与俗是中国文学乃至文化批评史上的重要概念之一,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有着政治的、道德伦理的、文化的、文学的、艺术的等丰富内涵,雅俗不仅仅是衡量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文化与社会乃至人、事、物的重要标准。雅俗问题是冯梦龙"三言"研究的核心问题,雅就是道心、天理,俗就是人心、人欲。冯梦龙提倡"奏雅"与"适俗"并重,大力提高小说的地位,其"三言"的成功带动了世情小说持续的热潮,《型世言》、《石点头》、《豆棚闲话》,特别是《红楼梦》等一大批世情小说杰作相继问世,冯梦龙不愧为世情小说的伟大先驱与教主。  相似文献   

20.
依照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法则,一种新兴的文学只有在获得了垄断作家合法定义的权利后,才能获得自身的合法生存权。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因全面打破传统"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彻底扭转传统小说由"写什么"到"怎么写"的表达方式及由此引发的对传统审美趣味和阅读机制的全方位颠覆,先锋作家自我话语权的确立经过了相当错综复杂的过程。首先,先锋作家取得作家身份上的认证,然后又力求通过先锋批评家的话语支持、创作谈、座谈会、散文随笔、访谈录、对话录、演讲等多种方式和途径确立自我话语权,最后经当代文学史各家对先锋小说在当代文学史上地位的定位和塑造,先锋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合法性地位显然业已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