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压力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存在"生活知识、生存知识、交际知识、自我调适知识"的学习和能力实践的断裂性特质,通过"认知困境的解构、诠释意义的建构、生活秩序的重构、社会资源的整合"的工作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刘向晖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4(2):90-95
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近年来受到普遍重视。但是专门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应对方式的研究极少。本研究以此作为切入点,对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就业压力的来源及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了解他们应对就业压力的方法和特点,并从高校层面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3.
4.
人力资本对就业地区、就业行业、单位性质和承诺月薪的影响力分别为3.08%、10.4%、2.89%、12.38%,总影响力为7.19%;社会资本对以上四项的影响力分别为17.57%、3.54%、3.48%、1.82%,总影响力为4.69%。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成为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双轮驱动力。就业质量差异扩大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力资本的影响是合理的,而社会资本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大学生要努力积累人力资本,高校应开展就业能力导向的教学改革,政府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以改善大学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资本结构、关系、认知三维度研究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关联是一片空白。文章认为社会资本三维度与大学生就业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的关系,并对关联效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文章尝试从社会资本三维度的崭新视角分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来研究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关联模型。 相似文献
6.
7.
8.
9.
针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失信问题,从现状入手,根据产生问题的根源来找寻相应对策,以求能提出建设性的建议。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失信问题,不仅损害了大学生自身的形象,而且扰乱了就业市场的正常运作,必须加以重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问题日益为社会所关注。本文从分析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入手,从河南省经济发展现状、用人单位、高校、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产生的原因,并相应地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能否有效管理情绪,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成长成才都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就需要掌握各种情境下的压力应对策略,从而拥有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2.
13.
14.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不少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这对于整个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都具有重大消极影响.因此,对大学生就业和失业保障的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普遍的就业难是当前的一个共识。影响因素很多,其中主观方面主要有心态、人格、就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大学生认知的缺乏、社会的压力,家庭的影响以及学校专业和就业教育的缺失等。相应的调适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对策应该从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观和择业观;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完善就业市场,拓展就业渠道;家庭应成为孩子坚强的后盾,父母应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学校应加强专业设置,同时完善大学生素质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背后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寻找大学生的比较优势,进入开放动态的价值增值型垄断行业,开发潜在的需求进而缔造新一轮的需求曲线是大学生的价值之所在,也是大学生进行创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从当前就业现状来看,一方面是部分毕业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是部分企业招聘不到满意的员工,这种供需矛盾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没有结合社会与企业的需求,导致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欠缺.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探究了企业对大学生能力的需求,并指出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基于企...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中的人际关系归因分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298名大学生人际关系归因倾向和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之间的关系作了测量分析。结果显示:人际归因和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越是将人际关系倾向归因于外部不可控的因素,以及失败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原因(能力)的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就越少。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失业大学生压力源与压力反应问卷》对当今失业大学生压力源与压力反应进行调查,发现失业大学生的压力源包括"就业形势预期与职场担忧"、"缺乏自信源"、"自身竞争力"和"社会比较与家人态度"四个方面;主要的压力反应有"消极情绪反应"、"消极自我评价"、"紧张敏感"、"浮躁迷茫"、"愧疚"、"身体不适"和"另谋出路"七个方面。失业大学生压力源与压力反应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压力源越多,压力反应越明显。应从失业大学生及其家人和朋友等不同角度,减少失业大学生的压力来源,降低压力水平,减少压力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