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艺术活动的考察 ,经历了由重视艺术创作主体 ,再到对文本自身的关注这样一个过程 ,本世纪六十年代接受美学的兴起 ,开始了对接受主体的关注和研究。作为完整的艺术活动 ,艺术接受是艺术活动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是艺术活动的“终端”。从价值运行角度来看 ,艺术活动呈现了一个动态的价值结构和价值系统。本文旨在阐述艺术审美价值动态系统中审美接受这一动态环节 ,从而展现出艺术接受过程中审美价值的动态实现过程。艺术审美接受 :确立艺术创造与动态的艺术审美价值系统的存在有了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品 ,才有了艺术审美接受 ,这是一个自然的过…  相似文献   

2.
艺术创作论是符号论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质论的延伸和深化,艺术具有构形特征,其构形功能是通过制造幻象实现的,但幻象的制作还须以艺术抽象为基础,幻象是艺术抽象的必经途径,同时也是艺术品存在的基本方式。基本幻象则是艺术门类得以划分的科学依据,但要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优秀艺术品,还须在基本幻象的基础上创造次级幻象,它是艺术品产生魅力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3.
“艺术”一词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它可以指一种艺术的创造活动,亦可以指一种被创造出来的艺术对象,即艺术品。这两种含义中的前一种,又可分为两重层面:其一为具体艺术品的创造过程;其二为艺术史上的创新活动。在我看来,无论是艺术品的创造活动,还是艺术史上的创新活动,艺术的创造机制只能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艺术家的审美体验不仅是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内在根由,而且体现了艺术家的特殊素质。首先,从具体的艺术品的创造活动来看,主体的审美体验要比单纯的观察和顿悟重  相似文献   

4.
艺术生产最为直接的目的就是要表现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用美去装点人的生活 ,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艺术生产者往往只有在摒弃功利主义的前提下才能充分挖掘创造潜力。艺术生产的成败取决于艺术家精神世界诸因素的共同作用 ,表现出独特性和丰富性特征。艺术生产创造的价值主要是一种审美价值 ,这构成了它与其他产品的质的区别。艺术生产与一般生产同具的商品性使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得以交流和沟通 ,无视这一点 ,将导致艺术走向市场和追求审美价值间的错误对立。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在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后逐渐产生了双重社会效应,既加深了人们对于作品与作家生产之间关系的认识,又加速了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价值的降低。而本雅明和伊格尔顿等马克思主义者对这一理论的全新阐释,给艺术生产提供了更广泛的理论发展空间。同时,艺术生产理论也避免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再现说”、“镜子说”等过分强调客体贬主体作用的不足,而把艺术活动看成一种生产,就使得艺术创作最终走下神坛,成为可以被大众广泛参与的生产实践之一,从而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6.
艺术品是主体在艺术活动中能动地反映和改造客体的产物。研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其演变,对于揭示艺术创造、艺术品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人们把艺术创造过程分为审美感受、审美冲动、审美构思、审美物化和艺术品五个阶段。这样的划分也许稍嫌生硬,因为这五个阶段往往是交错进行、难以分辨的,但为了分析方便,我们暂且依据这样的划分。这里我们从艺术创造的五个阶段来对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其演变作一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7.
在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中,“视觉”是一个并不显见却又至关重要的议题.首先,技术作为本雅明艺术生产论得以展开的内在逻辑起点,在历史语境中的具体生成及其内在价值主要是以视觉的文化再生产方式得以呈现的.在一个关乎技术与文化再生产复杂关系的问题域中,无所不在的“视觉”因素成为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所关注的重要内容.其次,借助光晕与震惊、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政治审美化与艺术政治化等一系列关键概念,本雅明艺术生产论的现实功能指向问题,可以在视觉维度得到充分的揭示.最后,对于本雅明艺术生产论在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中的理论效应问题,不仅要立足于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全球语境,更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复杂文化生态,在视觉文化转向的视域中予以审慎考察.  相似文献   

8.
原始社会,世界上所有民族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都有属于自己的艺术家。既然有艺术,有艺术品,就要有产生艺术品的整个过程,有艺术家身心的参与。  相似文献   

9.
在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中,技术被赋予极为重要的地位.本雅明认为,技术发展导致艺术生产、接受方式的变化,使得艺术的存在形式和价值结构随之发生演变,从而改变了艺术与大众的关系,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并使作者和欣赏者成为"合作者",因此发挥了技术的"进步"作用.尽管这一观点受到阿多尔诺等人的批判,但是,对于当前的艺术和大众文化研究,它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对先锋派的理论批评中,本雅明把马克思主义和感官知觉联系起来,发展出一种具有独特先锋意义的“艺术的政治化”批评模型.本雅明肯定了先锋派的形式革新及其颠覆资产阶级文化霸权的力量,但是他认为先锋派未能摆脱静观大众的生产,因此如何摆脱静观大众的生产、如何积聚集体的革命能量成为本雅明先锋派理论批评的主题.本雅明提出艺术家在现代文化生产中必须努力革新媒介形式和技巧,以消除艺术家和无产者大众之间的界限.他试图说明艺术家在现代生产条件下如何定位自身实际成为艺术政治化的关键问题.本雅明强调现代技术不仅改变了艺术的媒介形式,而且改变了无产者大众的感知,因此艺术的政治化意味着艺术必须满足大众感知的需要,改变大众的感知和接受态度,从而生产出革命的大众.  相似文献   

11.
在本雅明的艺术思想中,有着对读者接受层面的独特认识和强调.他把作品的写作者、接受者纳入统一的阅读活动中,让接受者转化为写作的合作者,消费者转化为生产者,共同进入艺术生产的流程之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接受理论.在20世纪以前的整个西方文论基本忽略对读者接受研究的情况下,他的这一理论开启了西方文论中读者研究的先声.  相似文献   

12.
论艺术生产与艺术市场张宏对艺术品价值的分析应属于纯粹历史学的范畴,离开对艺术生产的历史发展的考察而做出的任何艺术品价值判断都只能是一种抽象。当我们在人类的价值系统中对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的本质和结构作了形而上的把握之后,我们还要把这些抽象还原为历史的具...  相似文献   

13.
在通读本雅明的《德国悲剧的起源》、《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等著述的基础上,梳理了本雅明两次艺术比较研究的理路,并对寓言与象征、灵韵与震惊等一系列解读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甚至后现代艺术的钥匙式的美学范畴进行了勘定。   相似文献   

14.
美国艺术教育家帕森斯在认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将人的审美能力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对比帕森斯的理论,我国普通本科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尚未完全达到第三阶段。大学艺术教育应从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两个方面,加强大学生审美实践中的个人体验过程,引导大学生掌握与艺术品相关的客观性因素,以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何源 《理论界》2014,(4):134-137
现代艺术产生出光怪陆离的艺术品,让人疑惑不解,甚至怀疑现代艺术的整体意义和价值。汉斯·昆以神学家的身份,对现代艺术创作的意义问题进行了伦理和神学解读。本文通过评析汉斯·昆《艺术与意义问题》一文,阐释在当下的艺术语境中艺术家和观众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共识,追问现代艺术的伦理基础和限度,尝试理解现代艺术的意义和价值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工智能在绘画、编曲、作诗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艺术创作活动的“属人性”受到极大挑战,“人工智能艺术”的可能性问题也逐渐成为艺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目前的人工智能艺术基于特定的计算机算法机制,具备了极强的“智能性”,但“智能性”并不等于“属人性”,称其为“类人性”可能更为恰切。一方面,作为人工智能艺术“大脑”的“算法”最终是由人来操控的,算法不可能真正独立于人的世界之外;另一方面,“属人性”艺术活动的“求真”“致善”“臻美”的自由本质是人工智能艺术所不可能真正企及的。从生产主体维度来看,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主体是以人类为主导因素的新型合作主体;从生产机理维度来看,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依赖于模仿、融合和创造的算法机制;从生产客体维度来看,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只具有有限的创造性,本质上是基于经验回溯机制的“类人创作”。当前人工智能艺术生产活动无法超越“属人性”意义上的自由创作,只能成为“类人性”意义上的“平庸创作”。  相似文献   

17.
从全局审视所有的艺术品——艺术家或非艺术家创造的用于审美需要的物质文化实体产品——的时候,人们对艺术品的解读只有两种方式,即有些艺术品以运动的形式被解读,而有些艺术品则以静态的形式被解读.或者说,前一种艺术品具有固定的先后解读秩序,必须严格按照时间顺序、遵从艺术品的构成秩序方可解读,如文学、电影、电视、戏剧、音乐、舞蹈等;而后一种艺术品则以纯粹的静态形式被直观,如绘画、雕塑、摄影、建筑等.依据艺术品的构成秩序和解读秩序将艺术品划分为动的艺术和静的艺术两大类,标准清晰,更易被一般艺术接受者所掌握,而且这一标准也能够揭示各种艺术品的本体特征,涵盖力、统摄性强,所以我们倾向于按照这一分类标准构建新的艺术格局.  相似文献   

18.
本雅明对视觉文化的思考中最重要的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讨论视觉技术变革对艺术的影响.以(机械)复制技术为代表的视觉技术成为视觉文化来临的技术支撑,大众传媒技术已深刻影响到艺术(文学)写作技巧,作家也由此而成为作为生产者的作家;在机械复制技术主导之下,艺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是传统艺术的新变,另一方面则是新艺术样式的出现(全景艺术),并由此引发整个艺术生产机制的变革.更为重要的是,本雅明将自己与超现实主义息息相通的艺术气质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意象的辩证法”的理论运思方式,将拱廊视为资本主义的纪念碑/废墟便是其最为经典的辩证意象.  相似文献   

19.
论艺术成规     
艺术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建立在艺术成规之上。艺术成规产生于艺术传统之中,它为人类的艺术活动制定一整套活动规则,并影响着人们对艺术品的评价。艺术成规是文学交流过程的重要调节机制,它通过对创作活动和接受活动的制约和导引,实现了在艺术品的创造者和接受者之间建立协调默契关系的功能。独创性是艺术品的基本特性,然而艺术创新并不能完全脱离成规进行,艺术的独创性只能从艺术创新与艺术成规的矛盾关系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20.
当下,艺术创造作为概念,俨然已被文化创意所替代。其原因主要有三:现代技术的革新、审美经济的勃兴和艺术自身发展对"美的艺术"观念的打破。在艺术创造向文化创意转化的过程中,对艺术创造形成内在规定性的美的神圣性并未得到有效延续,从而使艺术审美中潜藏的审美悖论凸显出来:艺术是呈现真理、引导本真生存还是创造"美丽学"之"美";艺术的价值取向是注重审美价值还是追逐经济价值;艺术审美活动对人的主体性是审美超越与还原,还是审美满足与强化。由此,艺术创造转化客观上带来了现实感性的充盈,同时也造成文化垃圾的充斥。这两者无论在审美实践层面,还是在美学理论层面,都引发了诸多问题。在20世纪早期,西方诸多理论家已对此关注并深入反思,尤以海德格尔、本雅明为代表。虽然两人理论的基础、进路等存在着根本性差异,却从不同维度对当下如何突破艺术创造转化所造成的理论困境提供了启示。这种启示在于,重树美的神圣性对艺术创造及文化创意的内在规约,实现美从认识性对象到生存方式的转换,促成美学学科由认识论美学向生存论美学的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