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宗平 《民族论坛》2006,(10):63-6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包括绥宁县在内的非自治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好以下三篇文章。一、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民族经济与民族自治地区一样,大多数非自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为此,必须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资源、生态等优势条件,加快民族经济发展步伐。一要立足工业资源谋发展。绥宁县境内林业资源丰富,全县林业用地34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6.5%,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1394万立方米,硅铁矿储量达1亿吨以上。为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应建立相…  相似文献   

2.
郑长德 《民族学刊》2016,7(1):20-30, 98-99
利用人口普查数据,选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几个代理指标,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全面小康建设的进展状况发现:第一,2000年以来,少数民族全面小康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但与总人口比较,除平均预期寿命外,其余指标的实现程度离全面小康还比较远,特别是第三产业就业和城镇化,差距尤其大.第二,少数民族全面小康建设族际间显著不平衡.第三,从各地区少数民族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看,经济发达地区少数民族主要以散居为主,全面小康实现程度高,而集聚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低.因此,未来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重点也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方面,政府支持的重点在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着力于加强非农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着力于加快传统农牧业的改造,可持续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着力于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着力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乡域、县域经济一体化,夯实底部经济;着力于加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大中专教育,进一步少数民族劳动力的技能水平;着力于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3.
论以民族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民族关系是衡量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而当前我国民族关系面临着国际政治和民族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及人力资源和文化贫困、宗教、民族意识非均衡性发展等带来一些不和谐因素;鉴于此,应通过消除民族分裂隐患、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加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等措施来发展和谐民族关系,以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一、请简要谈谈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对实现四化、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意义. 在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要加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建设繁荣的边疆,巩固的边防.少数民族地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资源丰富,地大物博,我国的草原、森林和许多地下矿藏大部都在少数民族地区.我国搞四个现代化建设,非常需要少数民族的积极支持和参加.同时,在国家四个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若干规定》,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湘西自治州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湘西开发的决定》,围绕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支持民族地区开发和建设,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林业建设。我省少数民族地区一般又是重点林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我厅一贯高度重视和关…  相似文献   

6.
海南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思考文/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厅长王亚保在新的形势下,加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各民族中间倡导良好的思想道德,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自然生态利益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 ,自然生态利益是民族地区的一种重要利益。维护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利益 ,是发展民族经济 ,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加强民族团结 ,保持社会稳定 ,全面推进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需要 ,是代表少数民族群众根本利益的表现。目前 ,民族地区自然生态利益正受到严重威胁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要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大经费投入、调整产业结构、实行制度创新、运用现代科技、加强法治等方面来维护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利益  相似文献   

8.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天然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林业工作重要基地。象著名的东北大兴安岭、长白山,西北的天山、阿尔太山,西南的大渡河、金沙江沿岸、西双版纳等州,南方的海南岛等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是林木葱笼、景色秀丽的林区。这些地区气候多样、地形复杂,森林面积占全国森林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左右,蓄积量占全国蓄积量的百分之五十。森林养育了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保护了森林资源,林业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繁荣昌盛,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党员工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虽然离不开其他民族的支持和帮助,但最根本的还在于培养和造就本民族的骨干力量。因  相似文献   

10.
在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之国家认同程度如何,对于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意义特别重要。以是增强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成为我国当下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宏观看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在尊重、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加强中华文化认同建设;强化各族人民之公民意识,培养国家观念。  相似文献   

11.
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足,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广西是个多山地区,各少数民族散处其间,由于种种原因,生活尚较贫困,经济发展缓慢.然而,许多地方山多地肥,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发展林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此,广西的经济潜力在山,发展林业是振兴广西少数民族经济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一、林业"滑坡"的原因广西是发展林业的好地方,是我国南方木材主要产区之一.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致使林业仍是广西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中的一条短腿,也是当前尚未充分发挥的一个潜在优势.近年来,广西林业走向滑坡,其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2.
民族教育是指我国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是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对少数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发展民族教育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决定因素。在人类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提高少数民族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繁荣发展民族经济,建设民族  相似文献   

13.
<正> 为了解少数民族地区要业生产情况,研究林业对民族经济的影响,协调林业政策,去年十一月以来,我们对江华瑶族自治县和本地区内二十二个民族乡进行了初步调查。同时听取了林业部门的意见。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后: 我区少数民族地区土地面积382.74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26.35%.其中山地763.27万亩,占民族地区总面积86.5%。木材产量占全地区的40%以上,是林业生产的重点地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民族地区把林业生产当作发展经济的重点来抓,积极落实各项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江华瑶族自治县从一九八四年以来,投资1878.98万元用于林业生产,其中无偿的1761.14万元,有偿58.84万元,贷款  相似文献   

14.
欣闻2004年9月是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建院二十周年,值此之际,我特向贵院全体师生员工表示最衷心的祝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是国家在宁夏建设的一所部属民族高等院校。它的创建闪烁着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光辉,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关怀,是国家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的结晶。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面向少数民族、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办学方针,为提高少数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强民族团结、保持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天南地北     
海南制定12条政策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发展,使之与全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中共海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最近作出《关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一、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海南各民族的共同任务。二、逐年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三、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兴办企业,要着眼于带动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四、采取措施加速民族工业的发展。五、民族自治地方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搞好外引内联。六、加强民族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成片开发。  相似文献   

16.
坚持马列主义的民族观,制定合乎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是我们党的一贯立场。1987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民族工作几个问题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经济建设是全党的中心任务,也是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在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消除以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少数民族地区繁荣的根本途径,也是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物质基础。各级民委要把经济工作放在首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工作。”那么,民委应该如何参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工作?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根据近十年来区民委的实践,对这个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上个月闭幕的全国民委主任(扩大)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民族工作要以民族团结、民族进步、相互学习、共同致富为指导思想;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为中心任务。现在的问题是,民族工作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协助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为少数民族多办实事,少说空话。近几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建设虽有很大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速度较慢,差距在逐渐扩大。全国还有1500万少数民族人口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民族地区普遍缺乏资  相似文献   

18.
凉山州民族干部现状和需求预测研究何明伟少数民族干部是民族自治地方管理党和政府事务的骨干力量,肩负着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担,是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建设成就和工作成...  相似文献   

19.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不断强化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意识。在当前的形势下,强化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意识,对于确保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发展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社会主义意识发展的现状 建国以来,随着民族地区社会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20.
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地区党政一把手,这是我们党和国家解央民族问题,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基本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关于干部“四化”方针和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少数民族地区党政一把手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民族自治地方主要领导职务由实行自治的主体民族干部担任的目标已经实现,党政一把手的政治、业务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保证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使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等项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党政一把手的专业化水平与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要求还很不适应,特别是一些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自治地方,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